【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7 跳水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7 跳水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1 09: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跳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你们喜欢看跳水比赛吗?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各种赛事的跳水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跳水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激趣导入
跳水
谁跳水?
为什么跳水?
结果如何?
读课文题目,思考:
放肆  桅杆  撕咬 
吓唬  瞄准 龇牙咧嘴 

wéi


miáo

liě
字词识读
讲授新知

笔顺
组词
造句
一艘
一艘小船从远处驶来。

笔顺
组词
造句
放肆 肆意
横穿马路这种放肆行为是很危险的。
书写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以“水手拿猴子取乐”为例,用一句话说清楚人物之间发生的事。
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救起
结构梳理
起因(1):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2 ~ 4):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险。
结果(5 ~ 6):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救起。
学习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默读第 1-4 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体现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分别一个词概括他当时的心情,在文中作好批注。
开心
哭笑不得
恼怒
害怕
生气
愤怒
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做了什么举动,使得“孩子吓唬他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生气
如果你是那个孩子,面对猴子如此放肆的举动,你会是什么心情?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会非常生气。
此时孩子的心情就可以用“生气”来概括。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恼怒
愤怒
这两处都是在说孩子“生气”,但“生气”的程度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不一样,程度是递增的,从“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样的表述来看,孩子已不是一般的“生气”,而是“恼怒”了;之后,“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已经失去理智了,非常“愤怒”。
这两处孩子的心情可以分别用“恼怒”和“愤怒”来概括。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害怕
这时候水手们都吓呆了,有的人还大叫起来,惊醒了孩子,孩子这才发现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可怕,这时孩子的心情可以用“害怕”来概括。
孩子的心情变化依次为开心→哭笑不得→生气→恼怒→愤怒→害怕。
再读课文,思考:
(1)孩子心情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除了猴子,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心情变化?
(3)请从猴子和水手两方面将孩子心情一步步变化的原因说清楚。
猴子
水手
孩子很开心是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孩子“哭笑不得”是因为猴子摘了他的帽子戴在头上,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孩子生气是因为猴子咬、撕他的帽子;孩子恼怒是因为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孩子愤怒是因为猴子把孩子的帽子挂在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孩子害怕是因为他站的位置非常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在甲板上。
猴子的放肆举动,水手们的哄笑,都刺激着孩子,考验着他的自尊心,最终使他情绪失控,不顾后果地走上险境。可见,水手们的“笑”也是促使孩子不顾一切去追猴子的原因之一,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板书设计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除
结果: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救起
孩子心情变化:开心→哭笑不得→生气→恼怒→愤怒→害怕
跳水(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
孩子的心情变化:
开心
哭笑不得
生气
恼怒
愤怒
害怕
学习故事的结果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用什么方法使孩子脱离了险境?默读第 5 自然段,画出描写船长动作语言的句子,把你的感受与理解在书上作好批注。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船长果断、机智、镇定
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真的会开枪吗?
父亲不会开枪,父亲只是用枪逼迫儿子跳水。
船长观察到了哪些情况才决定用枪逼孩子跳水的?
不利的状况:孩子正心惊胆战地站在横木上,横木下是硬邦邦的甲板。
有利的条件: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自己手里有枪。
船长作出决定时会想什么?
孩子站得那么高,如果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现在风平浪静的,水手们又都在甲板上,只有让孩子跳进水里,才会有一线生机,还是用枪逼他跳水吧。
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一是跳进海里,海水有缓冲作用,不至于摔死。如果摔在甲板上,必定粉身碎骨。二是当时风平浪静,人跳进海里容易被救起来。三是勇敢的水手们都在甲板上,抢救孩子的人多,把握大。
作者为什么没有把船长的这些想法写出来?
体现了情况的紧急,以及船长的沉着、机智、果断。
你从船长的表现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船长看见儿子身陷险境,没有惊慌失措,他镇定、果断地想到逼迫孩子跳水的办法,救了孩子一命,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梳理全文,讲述故事
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尝试完整讲述《跳水》这个故事。
(1)要交待特定的环境。
(2)要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3)要讲清船长在危急时刻怎么说,怎么做。
板书设计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
经过:猴子逗孩子生气,孩子追猴子遇除
结果: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救起
孩子心情变化:开心→哭笑不得→生气→恼怒→愤怒→害怕
船长:沉着、机智、果断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在yì sōu(    )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有只猴子fànɡ sì(    )地sī yǎo(     )孩子的帽子,孩子xià hu(     )它也没有用。
2.船长从chuán cānɡ(    )里出来,拿枪miáo zhǔn (    )了一只hǎi ōu(    )。
一艘
放肆
撕咬
吓唬
船舱
瞄准
海鸥
课堂练习
A.(  )平(  )静  B.(  )(  )不得
C.心(  )胆(  )  D.龇牙(  )(  )
E.(  )(  )大笑  F.摇摇(  )(  )
二、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字母填入括号里。












课堂练习
1.顽皮的猴子对着孩子(  )做着怪样,逗得水手们(  ),只有那个孩子(  )。
2.孩子(  ),站在横木上(  )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D
E
B
C
F
课堂练习
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_____把船长儿子戴的______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______一头,________为了追回________,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_________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____________。
猴子
帽子
横木
孩子
帽子
船长
转危为安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百字练笔
读完本篇课文,想象一下,楚国人当天的生意好吗?他卖掉矛和盾了吗?听了旁人的议论后,他会怎么做呢?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这个故事。
请你展开想象,从下面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试着围绕其动作、语言、神态等,续写一下孩子被救上来后的场景。
孩子和船长 那个逗猴子的水手
百字练笔
课后作业
示例:那个逗猴子的水手紧张得发白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红润。他边拍胸脯,边庆幸地说:“幸好你没事,不然我怎么向船长交代啊!如果今天不是船长机智,想了妙法救你的话,那不知道多危险呢!我为今天逗猴子的行为向你道歉,我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同学们,下课啦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注:本课件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