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档属性

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9 12:41:00

文档简介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石门县第六中学 陈集富 电话:13975627663
石门县楚江镇二完小 鄢琼 电话:13469157668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词派的基本特点。
3、掌握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调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的意境,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研读——拓展”的教学模式。
2、综合运用诵读法,比较法,问题导读法,讨论归纳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品评课文,领悟作品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把握本词写景、怀古、抒怀完美结合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苏东坡“人生如梦”的感慨。
【教学准备】
CAI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在必修一中,又学过他的《赤壁赋》,因此,学生对苏轼及其人生观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是学习本词的基础。
【信息整合】
本课教学内容属古典诗词,时空跨度大,学生对所涉及的人物及场景不是很熟悉,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
二、走近作品
1、作者简介
①播放视频:《子午书简·宋词十家·苏轼》介绍苏轼的片断。
②文字介绍:见投影。
2、写作背景
见投影。
三、整体感知
1、诵读全词
①听读课文(播放配乐朗诵视频);②自由朗读;③个别朗读;④集体朗读。
2、基础积累
学生对照投影梳理重点字词。
3.信息筛选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要点:上片写景,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下片记人,抒发个人感慨。
四、细致品读
(一)上片第一句
1、“大江东去”,读此四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联想到了哪些与它类似的词句?
2、 你有什么感受?作者联想到的是什么?
◇投影展示相关背景图片,学生齐读,回答问题。
◇教师作简要分析,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二)上片第二句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你读出了什么意味?
——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2、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投影展示相关背景图片,学生齐读,回答问题。
◇教师作简要分析,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三)上片第三句
1、这一句从哪些角度来写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2、整个景象有什么特点?
◇投影展示相关背景图片,学生齐读,回答问题。
◇教师作简要分析,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四)上片第四句
1、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投影展示相关背景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作简要分析,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学生诵读上片内容,齐声背诵上片。
五、合作探究
(一)学生诵读下片
(二)人物形象分析探究
1、词中的周瑜是一个什么样形象?
关键词:爱情美满、事业有成。
知识补充:小乔、周瑜的相关文字介绍与图片。(见课件“相关人物”投影)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将重点归结在“风流人物”上。
2、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从“年龄、形象、生活、职位、际遇”等角度进行对比,弄清“怀古”是为了“思今”(词人赞美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3、思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选部分同学分享探究成果。
◇教师作简要点评,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六、全词小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风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千秋绝唱”。
七、拓展延伸
◇赏析《江城子》,体会“豪放和婉约不是绝对的,豪放的苏轼也有柔婉的作品”的特点。
八、课后练习
1、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2、完成《同步辅导》上本课的练习。
3、预习《水龙吟》。
【教学反思】
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把诵读与鉴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去赏析,在赏析中去诵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自己去体悟诗歌的内涵,避免课堂上游离于学生感受之外的毫无诗味的理性分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运用CAI将全词内容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 瑜
咏——慨——怀
苏 轼
课件18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演唱:杨洪基回望历史的天空,你,我,大家,也许会一些内心莫名的悸动……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石门六中 陈集富 石门楚江镇二完小 鄢琼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豪放词的创始人◆书法上为“宋四家”
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走近作者 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本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矶时所作。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洞悉背景 “乌台诗案”是苏轼平生遇到的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 ?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配乐朗诵◇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聆听大师的心灵交响……怀古:追怀古昔。即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感慨。
风流:有才华有功绩。
淘 : 冲洗。
纶巾(guān):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 qiáng lǔ ):桅杆,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大。
这里代指曹操的军队。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作者神游于古战场。
尊: 通“樽”,酒杯。
酹(lèi):以酒洒地,用以祭祀。整体感知2.信息筛选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1.基础积累上片写景,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下片记人,抒发个人感慨。细致品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风流人物”,指出色的英雄人物。细致品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人道是”意谓“据人们讲”。周瑜大败曹兵的赤壁战场究竟在哪儿,向来众说纷纭,现一般认为是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说是在蒲圻县西北的,苏轼在此不过是姑且借景怀古以抒感而已。“周郎”,即周瑜。 细致品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形声色比喻拟人雄奇壮阔
气势磅礴 这一句从哪些角度来写景,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整个景象有什么特点?夸张细致品读◇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分析:这句属于过片,“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合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爱情美满
(美女配英雄)事业有成
(少年遇英主)风流人物合作探究●词中的周瑜是一个什么样形象?合作探究●作者从下面几个角度与周瑜进行比较,请找出具体内容。年龄:生活:形象:职位:际遇: 周瑜早生华发24岁45岁幸福美满屡遭不幸英俊儒雅东吴都督团练副使功成名就功业未成苏轼合作探究● 思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 一般认为结尾消极,但诗人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及时行乐。诗人只是感叹“人生如梦”,用酒来祭月来慰藉自己内心的郁闷与不得志,但并不甘于消极。
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表现他不忘世情的积极“入世”精神(心境旷达)。因而这一句既含有对人生失意的慨叹,也抒发了作者向往古代英雄,想要建功立业的抱负。课堂小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风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千秋绝唱”。拓展延伸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完成《同步辅导》本课的练习
●预习《水龙吟》课后练习 小乔,乔玄之女,大乔之妹,娇俏可人,灵秀自蕴,绝色美人。有落雁之貌,知书达礼,通晓音律诗文。和其姊大乔并称“江东二乔”。
二乔的丈夫都是英雄,大乔的丈夫是孙策,小乔的丈夫是周瑜。
周瑜是孙策的好朋友,结婚那年他二十四岁,小乔十六岁。
周瑜与小乔的结合真是英雄美人,才子佳人!周瑜与小乔相关人物周瑜(175~210), 三国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建安三年(198)还江东,任建威中郎将,屯牛渚,准备西进。时年24岁,吴中皆呼“周郎”。
五年,孙策死,与长史张昭等共辅孙权。
十三年秋,与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军,这也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也因此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十五年,周瑜于行军途中病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周瑜文武兼备,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对三国的鼎立和孙吴政权的巩固影响很大。他指挥若定,善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作战不畏艰险。精音律,待人宽宏大度。
所谓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致死,纯属“演义”类的故事。相关人物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石门县第六中学 陈集富 电话:1397562766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这个单元所选宋词均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作者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人生如梦”的慨叹,被视为宋词豪放派代表作。继上一课欣赏了柳永词的婉约柔美之后,这堂课转入品味苏轼词风的雄浑豪放,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领略宋词两大词派的风格神韵。这首词应作为本课乃至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念奴娇·赤壁怀古》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可谓文质兼美。学习这首词对学生提高鉴赏评价古典诗词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由此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②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词派的基本特点。
③掌握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充分调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的意境,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研读——拓展”的教学模式。
②综合运用诵读法,比较法,问题导读法,讨论归纳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②引导学生品评课文,领悟作品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③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由此,我把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词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者的语言之美,把握本词写景、怀古、抒怀完美结合写作手法,感受作者抒写胸中块垒的豪壮情调,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体悟作者的心灵世界,提高自主鉴赏评价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所学古典诗词也颇多,但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一层面上,缺乏体验作者情感,品味诗词语言的方法,也不懂得从意象、意境和技巧等方面鉴赏评价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的写法很典型,因此我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情感与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和评价诗词的能力。
2、学法指导
①诵读法:通过反复听读诵读,逐步融入诗境,品味词的语言美,体悟作者的情感。
②比较鉴赏法:比较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遭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比较豪放和婉约两种词风的不同。
③问题探究法: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逐步深入地读懂本词,读懂作者。
3、教学方法
钱理群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古典诗词是最具有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文学形式。根据古典诗词这一特性以及本班的学情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①诵读感悟法
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品味语言,感悟意蕴。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可以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②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配以形象的视频与图片,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感受意象特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③合作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
2、走近作家
①播放视频:《子午书简·宋词十家·苏轼》介绍苏轼的片断。
②学生通过投影了解写作背景。
3、整体感知
①诵读全词,首先播放配乐朗诵视频,然后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最后集体朗读。(朗读时均配有背景音乐)
②基础积累,学生对照投影梳理重点字词。
③信息筛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两片的主要内容。
4、细致品读
①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细致品读上片四句。
②应将品读与诵读相结合。
③上片品读完后应当堂检查验收。
5、合作探究
①学生诵读下片。
②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探究。
探究一:词中的周瑜是一个什么样形象?
◇知识补充:小乔、周瑜的相关文字介绍与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将重点归结在“风流人物”上。
探究二: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从“年龄、形象、生活、职位、际遇”等角度进行对比,弄清“怀古”是为了“思今”。
探究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选部分同学分享探究成果。
◇教师作简要点评,相关要点呈现在投影上。
6、全词小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风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千秋绝唱”。
7、拓展延伸
赏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会“豪放和婉约不是绝对的,豪放的苏轼也有柔婉的作品”的特点。
8、课后练习
①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完成《系统集成》上本课的练习。
③预习《水龙吟》。
9、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 瑜
咏——慨——怀
苏 轼
四、教学资源运用
本课教学内容属古典诗词,时空跨度大,学生对所涉及的人物及场景不是很熟悉,所以运用了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具象化,一是播放《三国演义》片首曲创设情境,二是通过投影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熟悉历史人物,三是剪辑《子午书简》中名家的朗诵视频并插入到课件中,四是在制作课件时选择一些与诗句相关的图片做为插图,使课件图文并茂,五是选择恰当的诵读时使用的背景音乐,一系列手段的运用延伸了课堂的空间,节省了教学的时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欣赏激情,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了对本词意境与情感内涵的理解,提高了鉴赏与评价能力。
五、教学反思
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把诵读与鉴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诵读中去赏析,在赏析中去诵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自己去体悟诗歌的内涵,避免课堂上游离于学生感受之外的毫无诗味的理性分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课件20张PPT。念

娇赤

怀
古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材分析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单元所选宋词均是脍炙人口的精品。◆本词属宋词豪放派代表作。◆继欣赏了柳永词的婉约柔美之后,这堂课转入
品味苏轼词风的雄浑豪放。◆有助于引导学生领略宋词两大词派的风格神韵。◆这首词应作为本课乃至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材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念奴娇·赤壁怀古》思想内容艺术技巧语言形式典范性代表性文质兼美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知识与技能 教材分析①充分调动现代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诗的意境,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研读——拓展”的教学模式。
②综合运用诵读法,比较法,问题导读法,讨论归纳法等。 ①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②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词派的基本特点。
③初步掌握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材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词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词的艺术境界和炼字用词的妙处,品味作者的语言之美,把握本词写景、怀古、抒怀完美结合写作手法,感受作者抒写的豪壮情调,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体悟作者的心灵世界,准确理解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思想情感,提高自主鉴赏评价的能力。①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②引导学生品评,领悟作品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方法高一的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所学古典诗词也颇多,但多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一层面上,缺乏体验作者情感,品味诗词语言的方法,也不懂得从意象、意境和技巧等方面鉴赏评价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的写法很典型,因此我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情感与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和评价诗词的能力。①诵读法:通过反复听读诵读,逐步融入诗境,品味词的语言美,体悟作者的情感。
②比较鉴赏法:比较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遭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比较豪放和婉约两种词风的不同。
③问题探究法: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逐步深入地读懂本词,读懂作者。1、学情分析2、学法指导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方法3、教学方法①诵读感悟
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品味语言,感悟意蕴。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可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②情景教学
利用多媒体,配以视频与图片,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感受意象特征,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③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使得语文学习更为自主、互动。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
——钱理群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拉近时空距离
进入学习氛围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过程走近诗人◆播放视频
了解苏轼生平及作品。
◆播放投影
了解本词写作背景。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过程整体感知◆诵读全词◆基础积累◆信息筛选◇欣赏视频
◇自由朗读
◇个别朗读
◇集体朗读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过程 细致品读
①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细致品读上片四幅画面。
②赏析与诵读相结合。
③上片品读完后可当堂检查诵读情况。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过程合作探究◆词中的周瑜是一个什么样形象?
◆作者为何思慕周瑜?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风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千秋绝唱”。全词小结教学过程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拓展延伸◆赏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体会“豪放和婉约不是绝对的,豪放的苏轼也有柔婉的作品”的特点。教学过程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周瑜咏怀慨教学过程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完成《系统集成》上本课的练习。
◇预习《水龙吟》。◆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资源运用◆播放《三国演义》片首曲创设情境;
◆通过投影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熟悉历史人物;
◆剪辑《子午书简》中名家的朗诵视频并插入到课件中;
◆选择一些与诗句相关的图片做为插图,使课件图文并茂;
◆选择诵读时使用的背景音乐。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教学反思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统教学手段诵读赏析诗歌
内涵 湖南省石门县第六中学制作:陈集富谢谢欢迎作客湖南屋脊——壶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