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情境导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目标
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8个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王昌龄(698—756) 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他擅长七绝,人称“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fú róng
luò
芙 蓉
洛 阳
我会认
讲授新知
芙
蓉
洛
fú
luò
róng
壶
lú
我会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讲授新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讲授新知
芙蓉楼送辛渐
说说从诗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送”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芙蓉楼”是送别的地点;
“辛渐”是送别的对象。
诗题的意思: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透着寒意的雨:点明季节
天刚亮:点明时间
诗人的心情
诗意: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讲授新知
结合画面和诗意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不舍
伤感
孤独
天气的寒冷让人感到寒意和伤感,更让人伤心与不舍的是与朋友的离别。
寒雨连江
平明送客
孤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如何理解诗中的“寒”与“孤”?
寒
孤
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诗意: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想象:诗人和辛渐会说些什么?
您千万保重身体。此地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有什么口信需要我捎给您的家人吗?
感谢您的惦念,我王昌龄为官一世,风清月朗。如洛阳的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诗人对自己纯洁心迹的告白。诗人虽遭贬官,依然保持着内心思想的纯洁高尚和对生活坚强乐观的心态。他不会屈服于生命中的坎坷与磨难。
讲授新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默写时,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完成背诵后,你能试着默写这首诗吗?(课后第1题)
课堂小结
《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对清晨秋雨、远山的描写,烘托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表明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塞下曲
塞
曲
sài
qǔ
◎边界
它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多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歌曲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著作:《卢户部诗集》。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自由朗读,然后与同桌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单”在这里读chán。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夜晚
夜黑风高
狼狈不堪、惊恐万状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
诗意:没有月光的夜晚,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跑。
从这两句诗中不难看出,单于的溃败与逃跑时的狼狈,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讲授新知
你来结合图片说一说前两句诗介绍的环境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环境: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
事件: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讲授新知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率领轻骑追赶
环境恶劣、英勇无畏
一场大雪飘然而至
诗意: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时,一场大雪纷飞,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讲授新知
“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
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讲授新知
单于在“逃”和边防守军在“逐”,从这两个字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什么精神?
守边将士: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
课堂小结
《塞下曲》描写了一个 、 的夜晚,将军率领 追击逃敌的情景,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 热情和 的精神。
月黑 雁飞高
轻骑兵
爱国 大无畏
古诗三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同学们,梅花是君子花,没有人不喜欢,今天我学习一首描写梅花的古诗《墨梅》。
情境导入
讲授新知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指王冕家
边
诗意: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这两句诗似乎让人看到池水旁边的梅树,梅花盛开,想到洗砚池,觉得这些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梅花的颜色不浓
讲授新知
“淡”这个字说明梅花的颜色不浓,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染成的,它是那样朴素淡雅,让人喜欢。象征着作者的洁身自好。
讲授新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弥漫在天地间
清香之气
夸奖
诗意: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讲授新知
诗人真正赞美的是墨梅卓尔不群的气节吗?
诗的最后两句是借梅喻人,梅的清气即人的正气。诗人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这正是“人与梅花一样清”,表现他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课堂小结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讲授新知
诗名
作者
朝代
类别
描写景物
诗人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王昌龄
卢纶
王冕
唐
唐
元
送别
边塞
题画
寒雨、江、楚山
月、雁、雪、弓、刀
墨梅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赞美威武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卓尔不群的气节
对比三首古诗,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了吗?
芙( ) 蓉( ) 洛( )
扶( ) 榕( ) 络( )
一、形近字组词。
芙蓉
扶手
蒜蓉
榕树
洛阳
联络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作家冰心的笔名来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 , 两句。
2.卢纶《塞下曲》中描写我军将士追击敌人场面的诗句是: , 。
3.王冕在《墨梅》一诗中用“ , ”来赞美梅的高洁品性。
二、根据提示填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变化,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学们,下课啦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