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的对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6页---57页
二、教材分析:在加减法验算的学习中,教科书不仅要交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希望能帮助学生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在验算方法发面,教科书给出了多样化的方法。在体验验算的必要性方面,教科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让学生结合实际背景体会验算的必要;另一方面从单纯的计算的角度,让学生结合常见的错误,体会验算的必要性。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但计算不够准确,时常发生错误,对计算错误不以为然,通着这节课的学习,让孩子明白验算的必要性,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进行验算。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现实情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数学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体验验算的必要性培养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问题解决:能用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和计算发生错误时,自纠自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培养自觉验算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培养自觉验算的习惯。
七、教学准备: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笑笑去图书馆买书的情境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应付多少钱?售货阿姨算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贴近孩子生活,让孩子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体验验算的必要性。】
(二)新授:(加法验算的方法)
1、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阿姨算的对不对?
2、把自己的想法写出竖式计算,来验证。
3、集体交流验证方法。共四种方法,可以帮助售货阿姨所得对不对,(板书:算的对吗(验算))
4、总结加法算式的验算方法(1、再算一遍,2、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3、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5、练习:让学生来通过验算的方法来判断老师在计算367+254=521对不对?说验算方法,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老师计算的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通过售货阿姨算的对不对,引发孩子思考,寻找方法解决售货阿姨算的对不对,并引导孩子总结出加法算式的验算方法,并体验验算的必要性】
(三)(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第二幅情境图:笑笑付给售货阿姨300,找回44元,对吗?
2、小组合作:根据刚才学习经验,独立思考完成题卡,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验算方法是什么?
3、展示学生作品:并总结出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
4、练习:判断老师计算732-186=556算的对不对?并说明验算方法,怎么判断老师计算的错误的。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总结加法验算的方法的学习经验,让孩子独立总结出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并体验验算的必要性】
(四)练习:
完成课本练一练1、2、3、题
1、找同学来读题,明确要求。
2、提醒孩子要验算。
设计意图:【了解孩子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习验算的必要性:
学习验算有什么用吗 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有时候因为计算的错误会使人们付出惨重的代价,请同学们看这两则报道
短短9个月,英国18家医院内竟有15名新生婴儿死亡或受到严重伤害。
调查发现:致命原因是药量计算错误,使药量超过了十倍甚至一百倍。由于计算的错误,15名新生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就离开了我们,
美俄卫星相撞,美国承认计算失误导致美俄卫星相撞,美国和俄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老师也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计算后请自觉验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重复”现象。你能再举一些例
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简短的实例,让孩子真正体验到验算的重要性。】
(六)、检测
检测
1、 填空题
(1)验算加法可以用交换( )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 )减一个( ),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 )。
(2)验算减法可以用( )加( ),看得数是否等于( ),也可以用( )减( ),看得数是否等于( )。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36+574= 147+289=
九、板书设计:
算的对吗(验算)
加法的验算方法: 减法算式的验算方法:
1、再算一遍。 1、在算一遍、
2、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减数+差=被减数
3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3、差+减数=被减数
4、被减数-差=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