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5 10: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当中84、85页内容,本课的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的变化规律。学生通过对主题图中的彩旗、气球、花盆等的观察,寻找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出表示规律性的问题的一些方法。教学旨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练习中让学生体会规律的共同点是“重复”,并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重复”现象,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观察,能够顺利的找出规律,大致明白什么是规律,但是抽象出用符号表示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并且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力图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魅力:口头语言的准确,精炼;书面语言的直观、简洁;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
体会简单的规律。
2、基本技能: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
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基本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观察、思考、表达、运用的过程中,感受规律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规律、创造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简案)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与学生进行击掌游戏,节奏为: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
【设计意图】
课前进行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有节奏的拍手游戏中渗透重复的规律。
二、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最强大脑(比比记忆力)。
游戏规则:男女生进行比赛,相同时间内记忆数字。
比赛内容:男生 198456392771
女生 432143214321
2、揭示课题——重复的奥妙。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益智类节目《最强大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挑战欲望。在比比记忆力的活动中唤起学生对简单重复排列规律的回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交流思考、发现规律。
1、观察主题图,对图中事物进行有序的描述。
2、探究、发现图中事物的规律。
A、探究彩旗排列规律,感受重复现象。
B、探究、描述灯笼排列规律。
C、在探究欲描述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引出省略号。
3、探究、描述其他事物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描述事物,初步体会有序描述的优越性:不重复、不遗漏。随后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通过交流,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结合情境、表示规律。
1、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
A、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B、展示学生作品,感受表示方法的多样性。
2、了解符号和数字的表示方法。
3、学生再次用不同方法表示事物规律。
【设计意图】
自主探究图形排列规律的表示方法,体会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利用几何直观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4、交流讨论表达方式的优点,思考探究规律的共同点。
A、交流讨论表达方式的优点。
B、想一想: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
比较表达方式优点的过程中渗透优化思想,体会规律的共同点——重复。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2、课件播放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感受重复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阐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你知道红色气球后面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3、5、1、7、3、5、1、7、( )、( )、( )、( )。
3、●○★☆●○★☆……
(1)接下来画什么?
(2)第16个图形是什么?
(3)第38个图形是什么?你能算一算吗?
【设计意图】
从看一看、想一想到算一算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定、巩固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拓展延伸运用所学。
七、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今天我们不但发现了事物中蕴藏的规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规律,还运用图形的规律现象解决了数学问题,现在谁能来谈谈这节课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2、 重复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多留心可以发现更多的奥妙哦!
课后作业:
利用简单的图形,根据重复的规律创作一幅有规律的美丽图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巩固。
最后,带着问题走向课外数学更加广阔的世界。
八、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实物图
图 形
文 字
数 字
字 母
教学过程:(详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课前活动 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我 们先来玩一个击掌游戏,请看老师示范: 教师示范击掌游戏,节奏为: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 2、今天,能够与二(X)班的同学一起上课,老师非常开心,你们呢? 让我们连拍三下欢迎一下彼此吧! 3、大家今天上课前的表现都非常棒,倍有精神,连拍三下,鼓励一下自己。 1、学生跟着教师尝试进行击掌游戏。 2、预设学生:开心。 学生进行击掌游戏: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 3、学生再次进行击掌游戏。 课前进行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有节奏的拍手游戏中渗透重复的规律。
二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最强大脑 ——比比记忆力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智力比拼——最强大脑,比比记忆力。男女生相同时间内分别记忆一组不同的数字,看谁能记住! 课件出示: 男生: 198456392771 女生: 432143214321 师:时间到了,有谁记住了,来汇报一下吧? 师:男生有想法,你来说说。 2、揭示课题 课件只留: 432143214321 师:有规律真好,可以便于记忆,像这样 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生活中重复现象的规律及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 重复的奥妙 1、学生观看课件,进行记忆比拼。 预设学生: 女生很快能够记住,男生有困难。 预设学生: 女生的这组数字是有规律的,重复的。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益智类节目《最强大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挑战欲望。在比比记忆力的活动中唤起学生对简单重复排列规律的回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交流思考 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 2、探究、发现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些事物都有什么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展示及小结: A、探究彩旗规律,引出省略号。 师:哦!老师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说它的颜色有规律的。它是按照红旗红旗蓝旗的顺序排列的。像这样红旗、红旗、蓝旗重复出现,3次或3 次以上,我们就说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师:刚才我们是从旗的颜色来找规律的,你还能从什么方面来找规律? 引出省略号: 师: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将彩旗的规律表示出来了,真好!可是老师有个疑问: 彩旗有这么多,那我们在画长方形和三角形时也要画这么多吗?好麻烦呀!我不想画这么多的图形了,你有好方法帮帮我吗? 师: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师:大家真能干!不仅发现彩旗的排列有规律,还想到了我们在表示事物规律时可以请省略号帮忙,这样会简单许多! B、探究灯笼规律 师:其他事物有规律吗? 师:我们把一个大灯笼和一个小灯笼看成一组,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说:灯笼的规律,是按一个大一个小,每 2个一组重复的顺序摆放的。 C、探究其他规律 师:还有吗? 谁来说说? 师:我们发现跳舞的队伍从性别上来找规律,是按一男一女的规律重复的。 预设学生:有彩旗、灯笼、花盆、气球…… A、探究彩旗规律: 预设学生1: 我发现彩旗的排 列是有规律的, 按照:红旗、红 旗、蓝旗、红旗、 红旗、蓝旗 … 预设学生2: 我还能从旗的形状来找规律。 预设学生3: 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为一组,重复出现。 预设学生: 省略号! 预设学生: 彩旗的规律都是按照2个红色的旗、1个蓝色的旗在不断的重复。后面和前面一模一样。 预设学生: 我发现灯笼的规律是按照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顺序摆放的。 预设学生1: 我发现跳舞的队伍是按照一个女一个男的顺序不断重复的。 预设学生2: 柱子上的气球、草坪上的花、花盆里的花、花盆的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描述事物,初步体会有序描述的优越性: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通过交流,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 结合情境表示规律 1、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些规律表示出来吗?为了交流方便,我们先来表示灯笼的排列规律。如果想好了,就在手中的白纸上写一写,画一画。 A、表示规律。 教师巡视,发现有代表性的表示方式。 (画实物图、文字、图形等) B、展示交流。 师:分享的时间到了。 依次展示学生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式表示灯笼的规律的 (随机板书实物图、文字、图形) 2、了解符号和数字的表示方式。 师:在你们表示的时候,老师也表示了一些物品的规律。想猜猜吗 课件出示: a.√√××√√××√√××…… b.112 112 112 112 …… 师:猜猜我表示的是什么?我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随机板书: 符号、数字 3、表示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巡查,并找出每种规律的表示方法。 4、交流讨论表达方式的优点,思考探究规律的共同点。 A、交流讨论表达方式的优点。 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觉得这些表示方式怎么样? 师:老师也觉得这些方法比较简洁,而且还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灯笼的排列规律。我们就要追求这种简洁的表达方法。 B、想一想: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师:我们发现了规律就可以根据规律推断出后面是什么。 A、表示规律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自主进行灯笼的规律的表示。 B、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学生: a表示的是花盆的排列规律。 b表示的是彩旗和气球的排列规律。 学生自主表示其他规律。 预设学生1: 我觉得文字和图形的表示方式很快,很简单。 预设学生2: 比直接画灯笼要简单多了。 预设学生3: 文字的方法能让我们能看得更加清楚。 …… 预设学生: 它们都是有规律地重复着出现的 自主探究图形排列规律的表示方法,体会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利用几何直观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引导学生在比较表达方式优点的过程中感受方法的最优化,渗透优化思想。 引导学生体会规律的共同点——重复。
五 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生活中的重复现象也有很多,你能举一些生活中重复的例子吗? 2、重复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的。 课件播放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学生欣赏规律,感受美感。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学生观看课件,欣赏美丽,感受美感。 通过学生的阐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运用重复的规律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练习 习题1: 师:你知道红色气球后面是什么颜色的气球吗? 习题2: 师: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3、5、1、7、3、5、1、7、( )、( )、( )、( )。 习题3: 师:接下来画什么? ●○★☆●○★☆…… 师:第16个图形是什么? 师:第38个图形是什么?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 黄色气球,因为 气球是按照红 色、黄色、蓝色、 紫色为一组在不 断重复。 预设学生: 3、5、1、7 预设学生: 接下来是●,因为这组图形是按照●○★☆4个图形为一组在不断重复的。 预设学生1: 第16个图形是☆,因为第16个图形是第4组的最后一个。 4×4=16(个) 预设学生2: 第16个图形是☆,因为: 16÷4=4(组) 预设学生1: 第38个图形是○,因为: 4×9=36(个) 38-36=2(个) 预设学生2: 第38个图形是○,因为: 38÷4=9(组)……2(个) 从看一看、想一想到算一算这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定、巩固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拓展延伸运用所学。
七 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师:今天我们不但发现了事物中蕴藏的规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规律,还运用图形的规律现象解决了数学问题,真棒!掌声送给自己。 (教师带领学生拍桌击掌: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 师:现在谁能来谈谈这节课你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师:重复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多留心可以发现更多的奥妙哦。 课后作业: 利用简单的图形,根据重复的规律创作一幅有规律的美丽图案。 学生进行击掌游 戏。 学生畅谈感受。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巩固。 带着问题走向课外数学更加广阔的世界。
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实物图 图形 文字 数字 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