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1.4 核能
导学目标: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2)知道核能的转变及核能的应用。
(3)知道核反应堆和核电站。
重点: 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的实例。
难点: 从某些宏观热现象中推断出微观本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原子核、核能: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它们通过“核力”相互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 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 出巨大的核能。
2.核裂变能及其利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 的原子核,叫做裂变。 如果释放的 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叫做 反应。应用有 ;核电站利用可控 反应(核反应堆)工作时 能量使水 ,推动蒸汽轮机带动 发电。
3.核聚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 的原子核,释放核能,叫做 。聚变要足够高的 “点火”。相同燃料聚变比裂变释放能量 。应用: 、 。
课堂导学
一、原子核、核能
1.原子核、核能: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它们通过“核力”相互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 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 出巨大的核能。
二、核裂变及其应用
2.核裂变能及其利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 的原子核,叫做裂变。 如果释放的 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叫做 反应。应用有 ;核电站利用可控 反应(核反应堆)工作时 能量使水 ,推动蒸汽轮机带动 发电。
3. 对于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 物质,一定要防止其 ,人体切莫随便 ;在放射性实验室中,要用 、有机玻璃等材料做好 防护。在遇到核反应堆出现泄漏、原子弹爆炸等突发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和建筑物作为 ,以减少 危害。核废料也有 的放射性,目前一般都是将其放入特制的容器内深埋 ,待以后研究出有效办法再做处理。
三、核聚变
4.核聚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 的原子核,释放核能,叫做 。聚变要足够高的 “点火”。相同燃料聚变比裂变释放能量 。应用: 、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通过“核力“的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C.根据牛顿理论,重核裂变或氢核聚变将释放能量
D.轻原子核裂变成较重原子核叫做裂变
2. 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B.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
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于氘核的聚变
D.目前人类已建立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3. 在核电站中 ( )
A.发生的是可控的链式反应
B.厚重的保护层,是为了避免核原料从内部逸出
C.要获得同样的电能,消耗燃料与火力发电厂相当
D.需要把核燃料加热到极高的温度
4.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对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防止扩散,人体不靠近
B.在放射室工作要用铅板做好隔离防护
C.核废料和其他废料一样处理
D.遇到核泄漏等突发事件,以建筑物为掩体,减少辐射危害
5. 核反应堆是核电厂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持续、安全、可控产生核能,并将核能转化为( )
A.电能
B.机械能
C.内能
D.化学能
参考答案:1.B;2.B;3.A;4.C;5.C。
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质子、中子、作用、爱因斯坦、释放。2.轻、中子、链式、原子弹、链式、释放、汽化、发电机。3.重、聚变、温度、大、太阳、氢弹。
课堂导学
1.质子、中子、作用、爱因斯坦、释放。2.轻、中子、链式、原子弹、链式、释放、汽化、发电机。3.放射性、扩散、靠近、铅板、隔离、掩体、辐射、很强、封存。4.重、聚变、温度、大、太阳、氢弹。
课堂练习
1. B;2.B;3.A;4.C;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10.4 核能
教科版 九年级下册
制作 高文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2)知道核能的转变及核能的应用。
(3)知道核反应堆和核电站。
2.过程与方法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2)观看核裂变模拟动画,获得对核裂变过程比较直观的了解。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常识性介绍可控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通过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体会探索微观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点:
原子核的组成和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
原子核的转变。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原子弹、氢弹为什么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新知导入
原子弹、氢弹为什么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新知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是原子组成的,起初人们以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小球,即原子内的物质是均匀的。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了人们认识原子世界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原来小小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
质子 +
中子
新知讲解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原子太阳系模型”、“原子核式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
质子 +
中子
英国卢瑟福
新知讲解
原子核那么小、是否还存在内部结构呢?这是在发现原子核式结构后,物理学家们关心并思考的一个问题。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
新知讲解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到1932年,物理学家终于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组成的,它们通过一种叫做“核力”相互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原子核
(质子,中子)
电子
新知讲解
实践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新知讲解
大部分元素的原子核是牢固稳定的,而有些原子核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出射线,变成新的原子核(这样的性质称为放射性)。要人为拆分原子核或将几个原子核组合起来,并不容易。然而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nuclear energy),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子能(atomic energy)。
新知讲解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nuclear energy),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子能(atomic energy)。
爱因斯坦
新知讲解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fission)。人类有效地获得大量核能,是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裂变开始的。
新知讲解
当一个中子轰击一个铀核引起核裂变开始释放能量的同时,还释放2-3个中子,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如果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使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chain reaction)如图所示。
链式反应的示意图
新知讲解
链式反应如果是在一瞬间进行的,那将是剧烈的爆炸,原子弹的爆炸就是铀核或钚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
链式反应的示意图
新知讲解
链式反应如果是在一瞬间进行的,那将是剧烈的爆炸,原子弹的爆炸就是铀核或钚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
新知讲解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大西北地区试验-爆成功。
新知讲解
基于和平的目的,我们需要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的装置。利用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的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如图所示。
新知讲解
利用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的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一座1.0×106kW的核电站,每年消耗的30t铀燃料,而同样功率的火力发电厂却要消耗约3.0×106t煤。所以核电站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另外,核能发电没有燃烧放出的硫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铀 1辆
煤 105辆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大亚湾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大亚湾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岭澳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岭澳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岭东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不会污染大气。
岭东核能电站
新知讲解
大家一定发现,核反应堆有厚层大的保护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于核反应燃料(如铀235),是具有强烈放射性的物质,能够发出射线。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当今世界核电领域最为先进的核电技术之一。
新知讲解
用于核反应燃料(如铀235),是具有强烈放射性的物质,能够发出射线。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这些射线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当今世界核电领域最为先进的核电技术之一。
新知讲解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强震引发剧烈的海啸,对日本沿海地区造成了灾难的冲击。其中,位于福岛县沿海的福岛第一核反应堆遭到破坏、这一突发事件使附近区域居民甚至周边邻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大家的担心是什么?这样的事故能够避免吗?请了解相关事件的背景,与同学讨论核能安全利用的条件。
新知讲解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核泄漏事件。一般情况下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进如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放射物质在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间化学键,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最容易伤肠胃、骨髓细胞。最大长期风险是癌症。
新知讲解
核泄漏造成一系列的变异,不光是动物变异,植物变异,很多人也都受到了感染,福岛核泄漏后变异女人生出来的孩子也都是变异的,这绝对是可怕的悲剧。
新知讲解
核废料具有极强的放射性,残留时间长、毒性剧烈的特点。核废料即使贮存过百万年,其残留物质中的核辐射剂量仍能超过允许剂量的一千万倍以上。世界本身不稳定特性,必将给核废料的安全贮存带来难以预测、不可避免的破坏。原来率先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正在考虑停建缓建核电站。因为核技术不仅是用于军事上才会威胁到人类安全,核技术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
新知讲解
对于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一定要防止其扩散,人体切莫随便靠近;在放射性实验室中,要用铅板、有机玻璃等材料做好隔离防护。在遇到核反应堆出现泄漏、原子弹爆炸等突发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和建筑物作为掩体,以减少辐射危害。核废料也有很强的放射性,目前一般都是将其放入特制的容器内深埋封存,待以后研究出有效办法再做处理。
新知讲解
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也会释放核能,这种核反应叫做聚变(fusion)。
新知讲解
例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其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就可能聚合成氦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新知讲解
裂变将中子射入重核的原子核中,由于中子不带电,不需要费太大力气。聚变就不一样了,原子核带正电,两个较轻的核在靠近过程中,彼此排斥,难以接近。目前的办法,是把它们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这些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其剧烈,以至于会有原子核在碰撞过程中靠得足够近,从而发生聚变。因此聚变也将称为热核反应。
新知讲解
可能有的同学会产生疑惑:使反应物获得极高的温度,要消耗不少能量,一旦发生聚变,获得的核能能弥补之前的付出吗?不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吧?事实上,聚变释放的核能远大于我们“点火”所需要的能量。太阳的能量,就来自核聚变——这把“火”自从46亿年前“点燃”后,至今未熄。
新知讲解
太阳内部发生的聚变反应,每秒钟把7×108t的氢变为氦
新知讲解
在消耗相同质量核原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氢弹就是根据聚变原料制成的,它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新知讲解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已在实验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可控核聚变的利用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海水中储藏着丰富的核聚变原料——氘。因此,这项技术一旦攻克,就可能解决人类社会长远的能源需求。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通过“核力“的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C.根据牛顿理论,重核裂变或氢核聚变将释放能量
D.轻原子核裂变成较重原子核叫做裂变
B
课堂练习
2.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B.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
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于氘核的聚变
D.目前人类已建立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B
课堂练习
3.在核电站中 ( )
A.发生的是可控的链式反应
B.厚重的保护层,是为了避免核原料从内部逸出
C.要获得同样的电能,消耗燃料与火力发电厂相当
D.需要把核燃料加热到极高的温度
A
课堂练习
4.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对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防止扩散,人体不靠近
B.在放射室工作要用铅板做好隔离防护
C.核废料和其他废料一样处理
D.遇到核泄漏等突发事件,以建筑物为掩体,减少辐射危害
C
课堂练习
5. 核反应堆是核电厂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持续、安全、可控产生核能,并将核能转化为( )
A.电能
B.机械能
C.内能
D.化学能
C
课堂总结
一、原子核、核能: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通过“核力”相互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二、核裂变能及其利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 如果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叫做链式反应。应用有原子弹;核电站利用可控链式反应(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三、核聚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释放核能,叫做聚变。聚变要足够高的温度“点火”。相同燃料聚变比裂变释放能量大。应用:太阳、氢弹。
板书设计
一、原子核、核能: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们通过“核力”相互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二、核裂变能及其利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 如果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叫做链式反应。应用有原子弹;核电站利用可控链式反应(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三、核聚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释放核能,叫做聚变。聚变要足够高的温度“点火”。相同燃料聚变比裂变释放能量大。应用:太阳、氢弹。
作业布置
1.P54T1、T2、T3
2.家庭作业:P54T4。
物理在线 α粒子散射实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1.4 核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2)知道核能的转变及核能的应用。
(3)知道核反应堆和核电站。
2.过程与方法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2)观看核裂变模拟动画,获得对核裂变过程比较直观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常识性介绍可控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通过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体会探索微观世界的乐趣
教学重点:
原子核的组成和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
原子核的转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起初人们以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小球。即原子内的物质
是均匀分布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人们认识原子世界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原来小小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原子核、核能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是原子组成的,起初人们以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小球,即原子内的物质是均匀的。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打开了人们认识原子世界的视野,使人们认识到,原来小小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原子太阳系模型”、“原子核式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那么小、是否还存在内部结构呢?这是在发现原子核式结构后,物理学家们关心并思考的一个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到1932年,物理学家终于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组成的,它们通过一种叫做“核力”相互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实践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大部分元素的原子核是牢固稳定的,而有些原子核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出射线,变成新的原子核(这样的性质称为放射性)。要人为拆分原子核或将几个原子核组合起来,并不容易。然而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nuclear energy),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子能(atomic energy)。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fission)。人类有效地获得大量核能,是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裂变开始的。
(二)核裂变及其利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fission)。人类有效地获得大量核能,是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裂变开始的。
当一个中子轰击一个铀核引起核裂变开始释放能量的同时,还释放2-3个中子,如图所示。
如果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使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chain reaction)。
链式反应如果是在一瞬间进行的,那将是剧烈的爆炸,原子弹的爆炸就是铀核或钚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大西北地区试验-爆成功。
基于和平的目的,我们需要对链式反应加以控制。
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的装置。利用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的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核电站(nuclear power plant),如图所示。
核电站消耗的燃料很少,一座1.0×106kW的核电站,每年消耗的30t铀燃料,而同样功率的火力发电厂却要消耗约3.0×106t煤。所以核电站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另外,核能发电没有燃烧放出的硫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大家一定发现,核反应堆有厚层大的保护层,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于核反应燃料(如铀235),是具有强烈放射性的物质,能够发出射线。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这些射线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裂变:重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链式反应——不控制:原子弹;
核反应堆——控制:核电站。
讨论交流 核泄漏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强震引发剧烈的海啸,对日本沿海地区造成了灾难的冲击。其中,位于福岛县沿海的福岛第一核反应堆遭到破坏、这一突发事件使附近区域居民甚至周边邻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大家的担心是什么?这样的事故能够避免吗?请了解相关事件的背景,与同学讨论核能安全利用的条件。
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核泄漏事件。一般情况下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进如体内,引起内辐射,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放射物质在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间化学键,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最容易伤肠胃、骨髓细胞。最大长期风险是癌症。
1896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能够发出某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元素。铀、钋、镭。
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放射线:α射线——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
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γ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的电磁波。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1)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可以显示它存在的踪迹。在农业和医学作为检测工具、育种和杀死癌细胞。
(2)能杀伤人体的细胞。破坏人体器官,严重时致人死亡。
①实验室,用铅板、有机玻璃各类防护。
②遇到原子反应堆出现泄漏、原子弹爆炸等突发事件时,用地形和建筑物作为掩体,减少危害。
③核废料特制容器深埋封存,有技术再处理。
核废料具有极强的放射性,残留时间长、毒性剧烈的特点。核废料即使贮存过百万年,其残留物质中的核辐射剂量仍能超过允许剂量的一千万倍以上。世界本身不稳定特性,必将给核废料的安全贮存带来难以预测、不可避免的破坏。原来率先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正在考虑停建缓建核电站。因为核技术不仅是用于军事上才会威胁到人类安全,核技术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
对于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一定要防止其扩散,人体切莫随便靠近;在放射性实验室中,要用铅板、有机玻璃等材料做好隔离防护。在遇到核反应堆出现泄漏、原子弹爆炸等突发事件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和建筑物作为掩体,以减少辐射危害。核废料也有很强的放射性,目前一般都是将其放入特制的容器内深埋封存,待以后研究出有效办法在做处理。
(三)核聚变
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也会释放核能,这种核反应叫做聚变(fusion)。
例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其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就可能聚合成氦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裂变将中子射入重核的原子核中,由于中子不带电,不需要费太大力气。聚变就不一样了,原子核带正电,两个较轻的核在靠近过程中,彼此排斥,难以接近。目前的办法,是把它们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使这些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及其剧烈,以至于会有原子核在碰撞过程中靠得足够近,从而发生聚变。因此聚变也将称为热核反应。
可能有的同学会产生疑惑:使反应物获得极高的温度,要消耗不少能量,一旦发生聚变,获得的核能能弥补之前的付出吗?不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吧?事实上,聚变释放的核能远大于我们“点火”所需要的能量。太阳的能量,就来自核聚变——这把“火”自从46亿年前“点燃”后,至今未熄。
太阳内部发生的聚变反应,每秒钟把7×108t的氢变为氦。
在消耗相同质量核原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氢弹就是根据聚变原料制成的,它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已在实验室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可控核聚变的利用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海水中储藏着丰富的核聚变原料——氘。因此,这项技术一旦攻克,就可能解决人类社会长远的能源需求。
聚变:轻原子核分裂成较重的原子核——太阳能、氢弹,能量更大。
三、板书设计,整体提升
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通过“核力“的相互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C.根据牛顿理论,重核裂变或氢核聚变将释放能量
D.轻原子核裂变成较重原子核叫做裂变
2. 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B.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
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于氘核的聚变
D.目前人类已建立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3. 在核电站中 ( )
A.发生的是可控的链式反应
B.厚重的保护层,是为了避免核原料从内部逸出
C.要获得同样的电能,消耗燃料与火力发电厂相当
D.需要把核燃料加热到极高的温度
4.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对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防止扩散,人体不靠近
B.在放射室工作要用铅板做好隔离防护
C.核废料和其他废料一样处理
D.遇到核泄漏等突发事件,以建筑物为掩体,减少辐射危害
5. 核反应堆是核电厂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持续、安全、可控产生核能,并将核能转化为( )
A.电能
B.机械能
C.内能
D.化学能
参考答案:1.B;2.B;3.A;4.C;5.C。
五、作业:1.P54T1、T2、T3
2.家庭作业:P54T4。
物理在线 α粒子散射实验
教学反思:
原子物理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现象,它不像宏观世界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因此研究起来也就更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多借助多媒体,如利用课件模拟微观世界的现象,让学生获得感性上的认识以帮助理解。
核
能
原子核、核能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通过“核力”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将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核能裂变及其应用
重原子核分裂较轻的原子核,叫做裂变。 如果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叫做链式反应。应用有原子弹;核电站利用可控链式反应(核反应堆)工作时释放能量使水汽化,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核聚变: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释放核能,叫做聚变。聚变要足够高的温度“点火”。相同燃料聚变比裂变释放能量大。应用:太阳、氢弹。
核聚变
核能
及其
利用
裂变:重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
聚变:轻原子核分裂成较重的原子核
核能
裂变:链式反应——不控制:原子弹;核反应堆——控制:核电站。
聚变:
利用
聚变:太阳能、氢弹,能量更大,污染小。
聚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