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塞腰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7 18: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安塞腰鼓》说课 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杨建伟说课流程说教学内容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方法
说学习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生命与活力。
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所选课文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的形式美,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所营造的磅礴气势。
能力目标:
品味文章的内在美,感受作者对黄土高原上那种原始生命力的赞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民间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课文,学习反复、排比手
法及 作用;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
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难点: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
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说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一些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重点赏析,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更理性的认识。说学习方法多读,让学生在准确把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的基础上,感受文章的音乐美和节奏美,从而更深入的地感悟文章的形式美与立意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A.安塞腰鼓的相关视频,B.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C.一段广场舞视频。) 
课前几分钟,播放一段四分钟左右的安塞腰鼓视频,让从未见视过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教学难度。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2009年我们在国庆庆典的群众游行方阵中发现这样有一个方阵,它们敲着腰鼓,迈着雄健的步法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为国庆献上了一份厚礼。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方阵吗?
2、安塞腰鼓简介
3、走近刘成章说教学过程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课文
2、交流读课文后的第一感受
3、掌握新词汇
4、文章层次火烈的场面 激越的鼓声表演的后生 梦幻的舞步 说教学过程合作探究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本小组最副喜欢的一幅画面。
A.我们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B.我们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从中我们品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1)文章的形式美(表现手法),
比喻、 反复、 排比
(2)文章的内在美(主题与情感的表达)
对黄土高原上那种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的喜爱与赞美 说教学过程语言赏析
课内小结
拓展延伸
漂亮的服饰,整齐的舞步,火热的激情。每天晚上七点开始,我们羊角塘的车站广场,大家福广场都能看到这样的场面:一群阿姨奶奶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开展积极健康的娱乐健身运动。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段广场舞视频,借鉴《安塞腰鼓》的写作方法,写一段三四百字的观后感。说教学反思如何用文字来描述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一此图片和视频,然后紧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有效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我结合本地出现的积极健康的健身运动(广场集体舞)让学生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开拓农村学生视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课件制作图文结合,既美观又适用,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起到了四两拔千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