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
总目标: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跳动的音符。学生们在歌曲演唱、乐曲欣赏等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感受作品中愉悦的情绪和对箫的热爱。并通过学习单簧管与箫感受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连贯的气息,用舒展、流畅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2.通过聆听、演唱、诵读、表演等形式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3.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优美抒情的情绪,体验所蕴含的对箫的热爱之情。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唱准最后一乐句。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性格活泼开朗,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课堂常规纪律渐好,有自控能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但在创造能力和对音高音准的把握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进行发声练习:常规lu(音阶)和小跳音(lu)
2.初识民族乐器——箫
同学们能认一认这里面哪个乐器是箫吗?
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箫(出示图片并讲解箫)
二、新授
同学们已经对箫有了一些了解,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关于箫的歌曲吧!
1.初听歌曲伴奏,请同学们模仿吹箫的动作。(播放《箫》伴奏,同学们模仿吹箫动作)
2.歌曲中的小宝宝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学习吹箫的呢?(再次播放歌曲,同学们认真聆听)
3.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聆听,这首歌曲中有没有一样的乐句呢?(播放第三遍歌曲)
引导学生用wu来模仿箫的声音,老师用wu哼唱旋律一样的乐句,学生模仿。
同学们哼唱的真好听,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把剩下的乐句也来哼唱一下吧。(旋律接龙,老师一句学生一句)(遇到困难句老师范唱,学生模仿)
难点解决:
老师问:同学们,刚才在哼唱旋律的过程中哪里跟不上或者不会唱呀?
最后乐句中出现附点节奏,并有连线,指导学生连贯的哼唱延长最后一句。
2拍附点节奏:学生温习1拍附点节奏X.X(用手划节拍),
根据以往学习的1拍附点节奏小组合作讨论,试着划出2拍附点节奏,老师给予纠正。|X.X|
代入旋律,轻轻哼唱。
4.老师弹琴,学生跟着琴哼唱全曲。
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宝宝是怎么学习吹箫的!(出示歌词,并播放歌曲)
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小宝宝是如何学习吹箫的。(解决个别字的读音,并分析歌词,引学生进入情景)
请同学们朗读歌词后,老师播放歌曲音乐,请学生随音乐来按节奏唱读歌词,并说出区别,进一步巩固对歌曲节奏的掌握。
6.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小宝宝学习吹箫的快乐!我们跟着小宝宝一起唱一唱吧(歌词分组接龙,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老师一句学生一句)
(遇到困难句,弹琴范唱,让学生反复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表情、唱姿、感情)
3、 拓展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唱了《箫》这首歌曲,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关于箫的音乐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箫演奏视频《桃花渡》,请同学们欣赏。
展示其他民族乐器。(图片声音)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与小宝宝学唱了《箫》,感受到歌曲的优美与抒情,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箫的喜爱之情。
箫作为我们的民族乐器,音乐大家们为之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同学们你们能下课后找一找有关于其他的民族乐器的作品吗?下节课可以跟我们一起分享!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