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进行曲》教案
授课教师:
学 校:
年 级:二年级
课 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四册第六单元《兽王》中欣赏曲目《狮王进行曲》
教材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曲。乐曲采用对比性中段的单三部曲式,先由两架钢琴以适度的快板奏出狮王行进的节奏,接着弦乐奏出狮王进行曲主题。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由低音区半音阶经过句组成的模仿狮子吼叫的对比性中段,最后钢琴在高音区再现狮王主题,并在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的强弱、快慢、节拍、曲式结构等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了解,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教具准备:单响筒、串铃、铃鼓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律动、图谱等音乐实践活动,能完整聆听
乐曲,体会乐曲威武的情绪;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律动表演、运用图谱、加入打击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
体验、表现狮王以及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形象;
3. 知识与技能:能听辨出乐曲中演奏狮子吼叫的乐器;能用“bēng”哼唱出乐
曲的主题旋律;能用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中狮子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
能完整聆听乐曲,能听辨出乐曲中演奏狮子吼叫的乐器;能用“bēng”哼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能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狮子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能用“bēng”哼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能用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中狮子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完整聆听,初步体验
在乐曲引子部分,师随音乐讲故事创设情境;从A段开始在学生背上做律动,引导学生聆听,揭示课题《狮王进行曲》。
【设计意图】借助教师用故事以及律动现场表现的直观形式,快速地吸引
学生,使学生对乐曲的曲式形成初步印象,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学习A段音乐
1.初聆A段音乐,师生随着图谱的提示发现主题旋律的分句并模唱。
2.复听A段音乐,师生随着音乐律动发现用重音表现狮坚定的步伐。
3.在旋律线的指引下,用“bēng”哼唱出乐曲的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循序渐进地聆听与模唱,加强对主题旋律的巩固,
让学生熟悉A段主题音乐,体验感受音乐的特点。
(三)学习B段音乐
1. 初听B段音乐,设问:你听到狮王的吼叫声了吗,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吼叫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2. 分析B段音乐的力度变化,启发学生用铃鼓和肢体动作去表现。
3. 复听B段音乐,加入分组铃鼓、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在层层深入中变换不同方式体验音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并表现B段中音乐强弱的变化。
(四)学习A'段音乐
1. 初听A'段音乐,引导学生对比这段乐曲与前面哪段旋律有什么联系?
2. 复听A'段音乐,师生随乐律动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和动作的提示,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加深对乐
曲结构的理解。提取狮王行进和吼叫的不同动作,让学生或模仿或创编地表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六)完整聆听,完整表现
1. 完整聆听乐曲,师生随图谱的提示表现狮王的音乐形象。观察除了有
代表狮子们的步伐以外,还有什么图案?它们会代表什么?尝试用串铃表现。
2. 再次完整聆听《狮王进行曲》,请学生用刚刚所学的表现方式,大胆
地表现每个乐段的情绪,完整表现乐曲。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再次完整聆听作品,利用所学的律动、图谱、乐
器等体验方式,在愉悦的心情中大胆地表现整首乐曲的情绪,完整表现《狮王进行曲》。
(七)拓展延伸
介绍本首乐曲的作者及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八)教学总结
师生小结,共同提出爱护动物的倡议。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野生动物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