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选择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 )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 )我是国家主席,( )要搞特殊。( )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 )我的儿子,( )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A.因为 所以 不是 不仅 也是
B.因为 就 不是 是 也是
C.因为 可是 总是 是 还是
2.《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泽东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泽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万仞(rèn) 肥沃(wò) 一声不吭(kànɡ)
B.堪称(kān) 晕车(yùn) 企望(qǐ)
C.由衷(zhōnɡ) 审视(shēnɡ) 羌笛(qiān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灾难,中国力量最可信赖。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端正了错误。
C.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5.《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 )(只填序号)
A.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二、填空题
6.品析句子。
(1)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这句话是对军长的________描写。此时的军长_______________,所以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2)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句话是对主席的________描写,体现了主席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隹】:________主 ______开 为______
【肖】:______烟 ______售 ______微
【登】:板______ ______澈 ______眼
【反】:______手 ______变 往______
8.成语小能手。照例子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例:(洋洋)得意
( )有味( )自喜( )玉立( )私语
( )不舍( )不断( )益善( )动听
我发现这些成语都是式,真有趣!
9.看拼音,写词语。
毛岸英被父亲送去农村duàn liàn____( )____,他积极劳动,从不gǎo tè shū____( )____。后来他又bēn fù____( )____朝鲜参加战斗,不幸英勇牺牲。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0.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11.第①段中,画“______”的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画“﹏﹏﹏﹏”的部分是一位________的心声。这样复杂多变的心理,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
12.结合以下两则资料,分析主席心理活动复杂的深层原因。
资料一:关于“毛岸英” ★1937年,毛岸英到国际儿童院学习,担任少先队大队长; ★1939年,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支部书记 ★随后,他到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秘书,工作积极。 ★1950年,毛岸英主动参战,牺牲时年仅28岁。 ★这已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失去的第六个亲人。 资料二:关于“抗美援朝” ★1950年,战争爆发,先后有240万志愿军援助; ★这些战死的人,原则上都葬在朝鲜,亲人难见最后一面。 ★2013年,中朝各地举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活动,中朝友谊永存。
13.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忠骨”指的是忠烈之士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这两句既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于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历史上众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C.“马革裹尸”指的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D.这两句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C
6.神态 对老战士因为没有棉衣而冻死感到非常愤怒 神态、动作 对处理毛岸英遗体的迟疑以及对毛岸英的无限思念
7.雇 推 难 硝 销 稍 凳 澄 瞪 扳 叛 返
8.(津津)有味 (沾沾)自喜 (亭亭)玉立 (窃窃)私语
(依依)不舍 (源源)不断 (多多)益善 (娓娓)动听
AABC式
9. 锻炼 搞特殊 奔赴
10. 心理 动作 神态 语言
11.父亲 国家领导人 踌躇
12.因为毛岸英到国际儿童院学习和主席聚少离多,而如今年纪轻轻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这是毛主席在革命战争中失去的第六个亲人,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内心是多么痛苦。但主席同时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想到自己作为领袖不能搞特殊化,想到岸英的牺牲是为朝鲜人民作贡献的,岸英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应该让爱子和志愿军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
13.C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