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5 11: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四季之美各有不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在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的独特韵味。
板书课题: 四季之美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简介作者。
清少纳言,日本女作家。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日本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四: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1.在课文中划出课后生字格中的生字。
2.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四季之美的?
反馈交流。
出示词语认读。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愈发 心旷神怡 凛冽 闲逸 未免
出示生字,指导字形。
黎的书写时右上不要多一撇。 黎和漆的下边不是水。
幕与暮对比字形 晕多音字,本课读四声。
逸里边是兔,和免区别。
小组合作:
朗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中,春夏秋冬最美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时候?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回答。春天--黎明 夏--夜晚 秋--黄昏 冬--早晨
比较黎明和早晨,黄昏和夜晚时间的微妙变化,体会作者感受细腻。
齐读第一句,比较句型,点名中心句。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过度: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视角,走近春天的黎明。请大家读第一段,尽可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自由读。
2.指名读。
A、提问:
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黎明天空的颜色有哪些变化?在描写天空时运用哪几个动词?(提示动态描写)
这是突然发生的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指导朗读。节奏整体舒缓,才能读出黎明时分的安静,一点一点读慢点,才能让人仿佛看到天空颜色正在发生变化。
出示图画,学生想象,练习背诵第一段。
课堂练习。
出示练习题。
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一文虽篇幅短小,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其特点,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疏通障碍。然后让学生“读中感美、听中评美。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去文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因此,这节课不仅知识性强,趣味浓厚,富于挑战,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及锻炼,更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