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秦统一中国——芈八子对话秦始皇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设计者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时 40分钟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内容:①知道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意义等基本知识;②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如何评价秦始皇。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秦的统一,二是秦的巩固。秦统一中国所创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③教学重点: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④教学难点:是秦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和人物评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所给的历史信息,多角度分析秦实现统一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观点、多方法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通过“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一辩论环节,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课程涉及图画史料较多,引导学生识图看图分析学习;②指导学生看文字、图画等多形式的历史素材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③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分组学习,促进学生的凝聚力团结互助精神;②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认知发展的特征:初一学生虽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但是对抽象的语言能够进行推理,对具体事物不是太依赖,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慢慢区分开,能进行一定的假设推理,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占据优势。2、初始能力分析:①学生为初一学生,对秦朝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和书籍对这一段历史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同学仅仅停留于视觉表面,更深一步的了解有一些困难。由于课本编写的限制,导致一些历史史实还没有呈现出来,教师应在课堂上做一些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②在独立思考方面,初一学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力已经逐步达到成人水平; ③在想象思维上,初一学生已经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思维活跃期,也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机,对未知世界更是充满好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芈八子对话秦始皇”的形式,将文化这一类枯燥的历史课堂带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以“统一之果→统一之因→统一之策”展示这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查阅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新课导入(3分钟)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历史的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就比如以电视剧形式呈现的芈月传,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是芈八子,战国时期楚威王之女,但若要给芈月做一张名片的话,恐怕还不够完整,因为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秦宣太后,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虽然芈八子和秦始皇相隔四代并为谋面,但是两位却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统一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两位志同道合的人物来学习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生:预习、浏览课本 【以芈月传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板书1:秦统一中国
新课学习(30分钟) 一、统一之果师: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呢?师(概括):从这两段材料中可以得知,战国时期战争残酷,百姓民不聊生。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一位普通老百姓,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师:所以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那么,是谁实现统一,结束了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呢?师: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策略,先后歼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口诀记忆“喊赵薇去演戏”。师: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师:对社会而言,秦的统一使社会相对稳定,这一时期的经济也较快发展。二、统一之因师:不知大家是否想过,战国七雄为何是秦国实现统一,为何不是他国?师:秦国从西荒的穷屌丝成为了史上最成功的逆袭者,最后实现统一。真可谓“当初你对我爱理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是什么是秦国让他国高攀不起呢?师: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实力;秦王嬴政雄才伟略;作战技术合理等等。三、统一之策师: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才能守得住秦国的天下,看看秦宣太后有何高见?师(总结):周王之忧、百姓之苦师:周王的忧虑从何而来?战国时期,诸侯国势力不断强大,兼并战争不断,周天子所控制地位领地越来越少,地位低下。周赧王还因躲债,躲在宫后高台上不肯下来,债台高筑也因此而来。师:堂堂周天子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周天子的忧虑从何而来呢?师:分封制前期维护周朝的统治,但是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很大的权力,这位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师:为了解决周王之忧,避免重蹈覆辙,秦王在地方上又采取了什么制度呢?大臣们给秦王提了什么建议呢?角色扮演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喂上兴许。”李斯:“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师:秦始皇最终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基础。师:在这一整套严密的政治制度之下,秦始皇何来周王之忧呢?【观看视频,概括百姓之苦】师:文字、货币、度量衡问题文字:统一文字为小篆意义:政令顺利推行,人民顺畅沟通,文化交流发展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交通:统一车轨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凿灵渠,平定岭南。评价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但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你怎么看?师: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史论结合。 生:做笔记生:充满好奇,觉得很好玩。生:商鞅变法【学生表演】生:做笔记。生:表演 【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突出历史核心素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书本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导学生正确、完整地评价历史事件】
课堂讨论、互动(5分钟) 师:角色扮演、李斯和王绾。师:如何评价秦始皇 讨论 【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
课堂总结、巩固(5分钟) 1.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派蒙恬北击匈奴 B.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C.建立郡县制 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2.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行暴政统治 C.保障社会稳定 D.实现君主专制 生:做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七、板书设计 9、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二、秦的巩固时间 1、政治人物 2、经济都城 3、文化意义 4、交通 5、军事
八、教学反思 ①通过芈月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③课文对于秦实现统一的原因介绍的较少,但是需要学生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筛选或者添加一些知识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