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文档属性

名称 不求甚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3 15:5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Company Logo不求甚解马南邨Company Logo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理解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Company Logo邓拓,笔名马南邨。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邓拓
(1912~196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Company LogoCompany Logo关于札记 本文选自邓拓《燕山夜话》,属于札记。这类文章短小、内容集中一事一议,由于多从生活实际中的感受选定题目,所以往往切中人们的思想状况。又由于作者知识丰富,旁征博引,所以文章往往引人入胜,特别是对青少年很有教益。 Company Logo课前准备一、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一种以    为 表达方式 ,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二、议论文的分类
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又分为 和 两种。
三、议论文的要素
、 、 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立论 驳论论点 论据 论证Company Logo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
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Company Logo驳论文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Company Logo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反驳对方的论点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Company Logo3.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
Company Logo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驳论的论证方式Company Logo 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
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
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
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
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
趣横生的文字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
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
一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背景Company Logo劝诫( ) 王粲( ) 曲( )解
狂妄( ) huò( )然贯通
要jué( ) 死kōu( )字音字形cànqūwànɡ豁诀抠jièCompany Logo咬文嚼字:
开卷有益: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解释词语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读书就有好处。原指读书需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在个别字句的理解上多费力气。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极端地自高自大。Company Logo“不求甚解”出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Company Logo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
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
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
的两层含义。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
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
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
书要反复阅读。Company Logo树靶子(对方的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Company Logo陶渊明的读书观: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1、虚心,别骄傲自负2、不咬文嚼字,前后贯通Company Logo作者所选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从态度上说明 从方法上说明 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 2、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3、引陆家山的话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今或古,或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选例典型,论说周到。 进一步证明 Company Logo虚心 读活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射靶子Company Logo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结论多读 勤读Company Logo自己的主张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虚心,读活,多读,勤读。Company Logo树靶子射靶子自己的主张驳论文基本结构(摆事实)(讲道理)Company Logo谈读书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不求甚解树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立论驳论不懂 会意 甚解层近层近“会意”和“甚解”的关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Company Logo甚解和阅历的关系毛泽东 阶级斗争史
俞平伯 色 空
李希凡 反封建史
我们学生 爱情史红 楼 梦甚解甚解甚解会意Company Logo几 种 读 书 方 法1、品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4、析读法。
5、寻读法。
6、助读法。
Company Logo品 读 法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如《春》、《围城》的语言美;《炊烟》的人 情美等。Company Logo助 读 法助读法,就是利用书、报光盘、磁带上的精美的文章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如配乐诗,电视散文等。Company Logo摘读法、圈点法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段、句子等加以摘录、圈点。包括笔记摘录,电脑下载,圈点划线、评注等。如毛泽东圈点《水浒传》等。Company Logo析 读 法析读法,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词,句子,修辞情感基调,意境等进行品析。这种读书法过去老师上课经常教。带有研究性质。Company Logo体会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问题探究又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Company Logo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 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要正面表现自己的态度:“虽然不必提倡,但也不应‘盲目地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角度不同,结论迥异,这正是本文关键之所在。 Company Logo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
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 Company Logo总结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Company Logo树靶子不求
甚解驳论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板书设计Company Logo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Company Logo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
1、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好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