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5 21: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直角的初步认识》P40~41页例3例4
教学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学情分析:
《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提供必备的条件。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直角,将观察、找一找、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当中时时有数学,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关于角你都知道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组成
生: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生:我还知道了怎样画角的方法呢!先画……再画……最后画……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出示例3)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幅图,看看哪里有角。
生:我发现国旗的四个角、椅子的靠背与座面有角
生:我还发现运动员的上身与伸直的腿形成了一个角
师:是呀,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都发现了角。为了便于我们观察和研究,老师把这些角都取下来。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角吗?
生:直角
师:对,它就是直角,直角上还有直角符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直角。(板书:直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直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探究新知
(1)从生活中找直角
师:请你认真观察我们剪下的直角,它们是由( )个顶点,( )条边组成的?
生:直角也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师:是的,直角也是角的一种,所以直角也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生:直角上一般都会标上直角符号呢!
师:真棒,这个直角标志很重要,不能忘记哦!
生:这些直角的开口都一样大
师:它们的开口都一样,说明了什么?
生:直角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师:你看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有意识地拿着直角三角尺在讲台、学生课桌比划)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直角。(书本上的直角,黑板上的直角……学生在描述直角的时候注意规范的摸出直角,一个顶点,两条边。但不能点指)
师:其实我们的数学课本上,三角尺上也有直角,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并找到直角,看一看一把三角尺上有几个直角?(1个)三角尺上的直角可厉害啦,我们可以用它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设计意图:做一个数学的有心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学们能在教室里找到直角,这样能让孩子近距离触摸直角,感受直角,这样利于引入“三角尺”的介绍)
(2)判断直角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有的并不是很规范,我们可以说它们很像直角。现在请你拿出练习单,是直角的在括号里打√,并画上直角符号。P44
① ② ④ ③
( ) ( ) ( ) ( )
(3)交流展示:
师: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怎样来判断呢?图一谁能说一说,请你(生操作)。
生1:我拿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比较,刚好重合,所以图一是直角。同学们我说得对吗?谁还有补充或疑问?
生2:为什么你要拿直角来比呢?
生1:因为我们要判断这个角是不是直角,所以就需要直角来比较
生3:我有补充:比较的时候,如果三角尺的直角要和比较的角重合起来就是直角,不重合就不是直角。
生4:我有补充:比较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把三角尺直角上的顶点与比较的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比较的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我们只需要看另一条边了。如果另一条边重合的话就是直角,不重合就不是直角。
生:谢谢他们3个同学给我的建议。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还想来说一说?
生5:比较的时候我们把三角尺直角上的顶点与比较的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比较的角的一条边重合,这样我们只需要看另一条边了。如果另一条边重合的话就是直角,不重合就不是直角。
师:太棒了,老师都沉醉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老师也听明白了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我们的方法是怎样的:第一步——谁来说一说(师操作并及时纠正孩子语言的规范性)(动画演示)
1.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
2.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
3看看三角板上直角另一条边是不是也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
师:你看老师还把判断直角的方法编成一个顺口溜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板书)
①点对点
②边对边
③边压边
④角相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步骤再去判断剩下的角是不是直角?
4.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是直角,请你拿出练习单进行判断,看看他们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自己在练习单中判断,并提示孩子对于明显小于或者大于直角的角,学会直接判断,可以不需要用三角尺去比画)
(设计意图:由孩子的前概念入手,以学定教,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学生的再操作,学生展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更容易接受新知)
(设计意图:再次练习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
(3)画直角
同学判断直角的技能可真厉害,这么快就知道谁说真话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直角。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怎样画角,今天请同学们思考怎样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直角呢?先思考,再动笔画在练习单中。
生:思考并画直角
师:画好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画直角的?
生:讨论画直角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他们画直角的方法。
生:我先画一个顶点,然后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上的直角这样一放就可以画出直角了。我说得对吗?谁还有补充?
生1:我还有补充,我觉得你说得不完整,我们要把直角上的顶点与画的顶点重合,然后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两边边
师:那你可以上来画一画吗?其他同学要认真看他是怎么画的?(生1画)
生1:谁还有疑问或者补充?
生2:我发现你画第二条直角边没有从顶点出发
师:是的,我们画直角边要从顶点出发哦,不能忘记。
生3:我还有补充,通过刚刚的画直角,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如果我们把直角的顶点对着顶点后,沿着直角边画两条直角边时发现这个角有点弯,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稍微把三角尺往左边移一点。(一边说一边操作)
师:看来你还学会了画直角的技巧,真能干!
师:同学们都乐于分享自己的方法,很棒!为了让同学们更准确掌握画直角的方法,请同学们拿起平板,在学习文件包里点击《画直角的方法》来学习。
师:通过刚才观看的微视频,我们一起来规范画直角的步骤:第一步——(生说步骤,师示范画直角)
生:1先画顶点。
2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
3将三角尺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一边直角边与这条边重合。
4、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边
5、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师: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快速地熟记画直角的步骤,老师也把它变成了一个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板书)
①点
② 边
③边(与直角边重合)
④直角符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把自己画得不规范的直角重新画一画(生重新画直角)
师:画好的同学用坐姿告诉我。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以及老师的示范,能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画直角的方法,避免进入误区)
三 积累运用(折直角)
同学们的桌面都有一张不规则的纸,你们能帮老师变个魔术把它变成直角吗?(生讨论,动手折角,说出自己是怎样折的,并说出有多少个直角)
师:原来我们的同学变魔术这么厉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完成今天的任务单吧!
(设计意图:通过折角不仅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给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
任务单练习:
(一)数直角
(二)出示正方体模型,问:1这是什么?(正方体)
2正方体有几个面?(6各面)
3它的角都是……一个面有几个直角?(4个直角)
4那一个正方体有几个直角?(24个直角)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直角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同学真的很棒,都掌握了如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掌握了画直角的方法。那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
直角的初步认识
判断直角的方法 画直角的步骤:
①点对点②边对边③边压边④角相等 ①点 ② 边 ③边(与直角边重合) ④直角符号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中提出认识射线。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所以在导入时从复习角的知识入手,因为直角是角的一部分,具有角的构成特点,使孩子在认识直角有了坡度。新授课时找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知道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架起了数学和生活的练习。本课的重点是学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重在于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经历方法形成的过程,同时培养孩子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后续画直角这个难点和判断锐角、钝角埋下了伏笔。难点是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直角,通过思考,动手画,交流反馈,多媒体介入、教师演示等手段来教学,符合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让孩子享受到自我习得方法的喜悦感,培养孩子爱思考,爱数学的好习惯。
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是:1、在教学直角的大小是一定时,没有通过实例比较,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2、在教学过程中,在生生互动中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孩子的讨论偏离教学重难点。3、没能更好的关注全体学生,还有小部分孩子没有完全掌握画直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