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此内容安排在数学好玩,虽然属于“拓扑学”的内容,但这个内容是一个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好奇心的好题材,对学生来说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特点,能过学生观察、验证、操作让学生懂得从莫比乌斯圈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地方剪开会带给我们神奇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无究的魅力。促进学生不断积累“从头到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3、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数学课向来以严谨自称,并且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开始让学生感到有些“难”,因此有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对数学知识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可以通过验证、猜测,观察、及动手操作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外,还着重向学生介绍了莫比乌斯圈的产生,以及人们运用莫比乌斯圈原理的发明创造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要敢于展开大胆的猜想,在猜想之后一定要动手验证,并且身体力行,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的学习观。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敢于大胆猜想,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猜测到验证这种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奇异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7、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出示一张纸条,在不同的地方夹回形针,通过魔术,让两个回形针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观察欣赏 课前以儿童喜爱的魔术情境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变魔术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此环节用魔术引入 、把学生带入到活动情境中去,旨在激发兴趣
探究新知 活动一:1、出示1号纸条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1号长方形纸条,看看这张纸条它有几个面?几条边?(2个面,4条边)现在谁会变魔术,能把这张有4条边2个面的纸条变成只有两条边和两个面吗? 3、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实物投影)4、验证是不是1条边1个面。活动二: 1、两等分剪开⑴学生用2号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⑵猜想。现在老师用剪刀从中间的线剪开,大胆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板书大胆猜想)⑶验证。要知道究竟怎么样 我们就要动手剪一剪求证一下,求证时要小心点。(板书:小心求证)⑷剪完后,这个更大的纸带是“莫比乌斯带”吗?它真的是莫比乌斯带吗?2、三等分剪开⑴学生用3号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⑵猜想。沿着三分之一得宽度一直剪下去,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⑶验证。 生操作,尝试将纸圈做成1条边1个面。观察动手操作大胆猜测 小心验证动手剪一剪,剪时先对折,从中间剪出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着线剪,动手操作三等分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将纸条的2倍宽按照习惯,同向地连接一起,成为一个纸圈,这个操作比较简单,老师设计这个简单的入门是为了让学生有信心自己的可以成功操作,可以保持之前激发的兴趣。老师充分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演示设计意图:以一张纸条变魔术导入,让所有的学生都会做莫比乌斯带,只有每个学生都学会做,做对了,才能顺利进行下面的教学,通过验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找出莫比乌斯带的一条边一个面的奇异特性。在动手探寻莫比乌斯带的奇妙特点时,坚持让学生先想一想,猜一猜,剪完以后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就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做,还要学生动脑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意识以及勤于反思的习惯。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感受数学的奇妙。
小结:在学生猜测操作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感受到神奇,在通过实践操作、再次体验。
巩固应用 1、师:今天,咱们做了莫比乌斯带,你有什么感受?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学生回答感爱欣赏观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选取了学生认知范围内,并且是学生感兴趣一些图片,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小结:在图文声并茂,呈现了“莫比乌斯带”的美,深化了学生对数学魅力的领悟,拓宽了数学视野
课堂总结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小结。 生回答收获 回顾反思 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4条边2个面 验证2条边2个面 手画 剪刀1条边1个面 猜 1/2 两条 1/3 三条或三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