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基因的分离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11-13 18:08:00

文档简介

《复习课: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Transfer goals(转化和迁移)
1.认同实验材料的选择对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它会影响到实验的成败。
2.假说—演绎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在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
Meaning Making(形成意义、弄明白)
Enduring Understandings(持久的理解)
1.分离定律是研究一对等位基因在亲子代之间进行传递的规律。
2.杂合子自交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及杂合子测交出现1:1的分离比主要是因为在雌、雄配子形成过程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
3.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Essential questions(核心问题)
1.生物亲代的性状在向子代传递过程中有何规律?
2.性状传递规律与基因传递规律之间有何关联?
3.基因分离规律和减数分裂之间有何关系?
4.如何判断某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Acquisition(获得)
1.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它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消失。
2.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所以杂合子能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且它们的数量相等。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决定了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
二、设计评价方案
1.说出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
2.能提出利用分离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子代数量、纯合子、分离比异常、通过测交后代表现型推测配子产生情况等)
3.能提出基因传递符合分离定律的条件。
4.能阐述分离规律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5.能列举某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的判断依据。
三、制定学习计划
课件11张PPT。复习课:基因的分离定律高茎( 787)矮茎(277)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思考2.作为遗传学杂交的实验的材料,通常还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3.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和规律的?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F2出现3:1的分离比F1都表现显性、F2出现3:1的分离比提出假设设计测交实验预测: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1:1(通过演绎推理获得)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数量,分离比为1:1(实际实验结果)归纳,得出分离规律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的实质孟德尔在分离定律中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分离,进入到不同配子中,你怎么理解?请画图表示出该过程。
结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认为哪些基因在传递过程中遵循分离规律、哪些基因不遵循分离规律?分离定律的应用例1:已知马的毛色栗色对白色为显性。某栗色公马,欲知它是否为纯合子,如何检测?
例2:欲检测某抗病(显性)水稻是否为纯合子,用什么方法最为简便?分离定律的应用例3:产青色蛋的金定鸭与产白色蛋的康贝尔鸭杂交,后代中绝大部分都是产青色蛋个体,但是有少数个体产白色蛋(产青色蛋:产白色蛋≈200 : 1),请解释此现象。 分离定律的应用例4:已知某玉米圆花粉粒(R)对长花粉粒(r)显性,花粉粒可当配子研究,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检验某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应用例5:已知某种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对黄鼠交配,后代总出现1/3的黑鼠,其余为黄鼠,请分析原因并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应用例6:已知果蝇的复眼眼色有两对基因控制:
基因型为AaBb(复眼暗红色)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后代果蝇暗红眼:白眼=1:1,此现象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
近千次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反交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过程分析以上例外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的一部分____________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_______。小结:请写出对下列问题的认识实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假说—演绎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分离规律与减数分裂密切相关?
分离规律研究的对象?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注意事项?
测交实验具有哪些重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