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上册1.3角的平分线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1.3角的平分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13 18: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 把关人: 研讨成员:初二数学组 年 月 日
教案序号
3
课时
1
课型
新授
课 题
1.3 角的平分线
重点、难点
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2.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折纸、画图、文字一符号的翻译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探索、概括归纳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材处理
师生
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导入新课
三 课堂巩固
四 课时小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自己动手,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你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
引出角平分线的其他性质即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操作:
1.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
2.你与同伴用三角板检测你们所折的折痕是否符合图示要求.
问题1: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
问题2:
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请填下表:
学生通过讨论作出下列概括:
已知事项:OC平分∠AOB,PD⊥OA,PE⊥OB,D、E为垂足.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PD=PE. 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师]那么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
问题3:根据下表中的图形和已知事项,猜想由已知事项可推出的事项,并用符号语言填写下表:
[例]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
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所以PD=PE.
同理PE=PF.
所以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1.课本P12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
习题B组.
学生动手做
学生回答并引发思考
对于证明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
板书设计
角的平分线
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