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把关人: 研讨成员:初二数学组 年 月 日
教案序号
4
课时
1
课型
新授
课 题
1.4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难点:如何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2 .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会用“因为……所以……理由是……”等方式来进行说理,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
准备
用纸剪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顶点字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材处理
师生
活动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学习过程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出示一组小木屋、金字塔、各种装饰图案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
2.观察图中的等腰△ABC和等腰△DEF纸片,分别说出它们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探索活动:
活动一 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再把图形展平,观察与交流你的发现.
得出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活动二 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文字语言)“翻译” 成符号语言
例题:试说明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0
练习:14页1.2.3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我们共享.
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
配套练习册4页3.4.6.7
学生说出,教师板演
一生板演,其余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先分析再试着写出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在练习本上做
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
性质:
用几何语言表述为:
在△ABC中,如图,
∵AB=AC ∴∠B=∠C(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如图
(1)∵AB=AC ,∠1=∠2
∴AD⊥BC,BD=D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AB=AC,BD=DC
∴AD⊥BC,∠1=∠2
(3)∵AB=AC,AD⊥BC
∴BD=DC,∠1=∠2
二、例题: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0.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