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2份打包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2份打包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17:29:43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 一枝铅笔的直径是 B. 茶杯的高度是
C. 物理书的长度是 D. 他自己的身高是
2. 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
A. 原子 B. 电子 C. 质子 D. 中子
3. 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A. 比真实值偏小 B. 比真实值偏大
C. 不受影响 D.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4. 发育正常的小雷身高约 ,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A. 量程 ,分度值 B. 量程 ,分度值
C. 量程 ,分度值 D. 量程 ,分度值
5. 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
D. 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6. 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A. 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18分)
7. 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或””),物体的长度为 。
8.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或“”),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
9. 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 ,,,其中一次明显错误的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 .
10. 用天平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将该物体放入原来盛有 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密度是 。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1. 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 的长度。
(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 长度为 ;图()中,物体 长度为 ,这个物体长度的准确值是 。
(2)两图中,你觉得图 刻度尺测出的 的长度更准确;在不更换刻度尺的前提下,你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
12. 如图所示的仪器叫 ,它的最小分度为 ,量程为 ;被测物体的体积 。除该仪器外,测量物体的体积还用 测量,而形状规则物体的体积也可使用 测量。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把 分别放在数值的后面,分析是否符合实际:
A、一支铅笔的直径约是 ,不符合实际长度,故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 ,不符合实际长度,所以不符合题意要求;
C 、物理书的长度是 ,不符合实际长度,故不符合题意;
D 、他自己的身高是 ,符合实际长度,故符合题意。
2. C
3. A
【解析】依题意,作图说明:
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
4. A
【解析】已知小雷身高约 ,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与身高差不多,所以选择的刻度尺的量程应该是 或 ;比较知,量程 ,分度值为 的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更高一些,测量误差较小。
5. D
【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解析】解: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只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定义,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
6. C
第二部分
7. ;
【解析】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所以选 ;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若以 作为单位,小数点后要有两位,即 。
8. ;
【解析】①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 ;
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 ,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 。
9. ;


【解析】由题意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所记录的测量数据应该准确到毫米级,所以 这个记录数据
是错误的;
排除错误数据 之后,将数据 ,,, 相加后求平均值得 ;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10. ;
第三部分
11. (1) ;;;
(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2. 量筒; 毫升; 毫升;,量杯;刻度尺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 月 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A. B. C. D.
2. 一支完整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A. B. C. D.
3. 物理课上老师请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 、 、 、 ,则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A. B. C. D.
4. 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A. B. C. D.
5. 关于图所示的各种物品的质量或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
B.
实验中学三余桥的高度约为
C.
小饭碗的质量约为
D.
一袋小浣熊干脆面的质量约为
6.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A. 量程 ,分度值 B. 量程 ,分度值
C. 量程 ,分度值 D. 量程 ,分度值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7. 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 ,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的刻度尺测量的
B. 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的刻度尺测量的
C. 该结果中的“”是估读的
D. 该结果中不存在误差
三、填空题(共5小题;共12分)
8. 测量液体体积时,如图所示,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9.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 匝。请你帮他读出 匝的总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
10. 观察量筒或量杯里液面达到的刻度时,视线要与 相平。
11.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 厘米。
12. 如图所示,物体 的长度为 .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3.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要测量铜丝的直径或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采用 。
(2)要测量一段曲线长度可以采用 。要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学生平均身高在 ,对比可估测小树高度为 。
2. C
【解析】一支完整粉笔的长度约为 。
3. C
【解析】由题意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在进行同一长度的测量时 与其它三次测量差别较大,所以 这个记录数据是错误的;剔除错误数据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物理课本的长 。
4. D
【解析】一根筷子的长度约 ,物理试卷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左右,,故D正确;
故选D。
5. D
6. A
【解析】人的高度大约在 左右,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 ,分度值是 的刻度尺,即选项A准确。
第二部分
7. B, C
【解析】根据测量结果,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所以倒数第 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 。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在 中, 是准确值, 是估读值,故C此选项正确;
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D选项错误。
第三部分
8. 甲
【解析】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要与量筒内液体表面相平,如果仰视则读数偏小,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大,甲是正确的。
9. ;
【解析】刻度尺上 之间有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匝铜丝左侧与 对齐,右侧与 对齐,所以 匝 的总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
10. 凹液面的最低处
11.
12. 3.4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 ,
则物体 的长度 .
第四部分
13. (1) 累积法
(2) 以直代曲法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