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份打包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份打包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17:38:07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2. 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
A.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 B.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
C.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 D.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大小不变
3. 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6分)
4. 身高 米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米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米;当他向镜面前进 米时,人与像的距离为 米,在前进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身高 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 米处,像高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米,人向镜面前进 米,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 米。
6. 如图所示,在竖直墙 与水平地面 之间斜放一平面镜 ,平面镜与墙成 角。一个小球 向右运动,那么,小球在镜中的像沿墙的位置向 (填“上”或“下”)运动;身高 的小明头顶镜面站直在镜前的地面上,他的脚站在镜中的像的位置离 点的距离是 。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8分)
7. 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勇选用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实验,虽然平板玻璃成像比平面镜成像要暗一些,但是平板玻璃还具有 (选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能够方便地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把点燃的蜡烛 放在平板玻璃前,再拿一只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竖立着在平板玻璃后移动,当移动到蜡烛 的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平板玻璃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平板玻璃与蜡烛 之间,从蜡烛 的一侧观察能看到蜡烛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 ,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 的像的位置时,他从平板玻璃后面观察白板,将 看到蜡烛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拿走白板,他将蜡烛 向平板玻璃靠近 ,再将蜡烛 移到蜡烛 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时,他将发现蜡烛 与它在平板玻璃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过程中,平板玻璃必须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如果不垂直,会对实验操作带来的影响是 。
四、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8. 画出图中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 、 、 、 ,从模型上看,只有 左右不同,而 、 、 ,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 、 、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 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2. B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也向平面镜靠近,像与人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3. C
【解析】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C选项正确。
第二部分
4. ;;不变
5. 等于;不变;
6. 上;
【解析】根据题意,当小球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球的像达 点时,像到达 点,小球到达 点时,像到达 点,则镜中的小球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下图;
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身高 的小明头顶镜面站直在镜前的地面上,他的脚站在镜中的像的位置离 点的距离是 。
第三部分
7. (1) 透光;观察到玻璃板后边的蜡烛
(2) 相同
(3) 反射;不能;虚
(4) ;不变
(5) 蜡烛 无法在桌面上与 的像重合
第四部分
8.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 端点 、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 ,用虚线连接 、 即为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2. 如图,平面 上,平面镜 两端坐标分别为 和 ,人眼位于坐标 点处,当一发光点 从坐标原点沿 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 的像
A. 到 区域 B. 到 区域
C. 到 区域 D. 到 区域
3. 关于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 物体的高度为 ,像的高度也为
C. 物距为 ,像距为 D. 减小物距,像的高度变大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6分)
4. 小明带着弟弟去翠湖看海鸥,湖面如镜映出海鸥的 (填"虚"或"实")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5. 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 、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 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 镜。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20分)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经过观察、思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该进行如下操作:将棋子 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 的棋子 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 (某一位置看上去 任一位置看上去都)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 之间,从棋子 侧观察,仍能看到棋子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棋子 ,将这块白板移动到棋子 像的位置时,从棋子 ()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拿走白板,他将棋子 向玻璃板靠近 ,再将棋子 移到 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比较,他发现棋子 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将对实验观察带来不便,请说出不垂直会带来怎样的不便: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8.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9. 如图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0. 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 (选填“”、“”或“”)点。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 (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D
3. B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物体的高度为 ,像的高度也为 ,故B正确;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为 ,像距也为 ,故C错误;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减小物距,像的高度不变,故D错误。
第二部分
4. 虚;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度中等。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所以水面上出现的海鸥的倒影就是海鸥在水面上成的虚像,随着海鸥飞离湖面,它们在湖中的像的大小将始终不变,与海鸥大小相等。
5. 虚;不变
6. 倒立;凸透;虚;平面
【解析】圆圆的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均为倒立的,水珠在水面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第三部分
7. (1) 确定像的位置
【解析】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 棋子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 棋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相同;任一位置看上去都;相等
【解析】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棋子 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相同的棋子 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 的像的位置时,直到从玻璃板前任一位置看上去都棋子 与棋子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3) 反射;;虚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而不是光线的真实到达,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在玻璃板与棋子 之间放上不透明的白板,从棋子 侧观察,仍能看到棋子 的像;拿走棋子 ,将这块白板移动到棋子 像的位置时,从棋子 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 ;不变
【解析】他将棋子 向玻璃板靠近 ,棋子 的像也向玻璃板靠近 ;因此,再将棋子 移到 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棋子 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
(5) 棋子 的像无法与 重合
【解析】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棋子都不可能与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第四部分
8.
【解析】先作出端点 、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 ,用虚线连接 、 即为物体 的像,如图所示:
9.
第五部分
10. (1)
【解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水壶应放在焦点位置,故应放在图乙中的 点;
(2) 反射
【解析】“卫星锅”能收集微弱电视信号,故“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反射性能的材料。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