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一、光的传播(2份打包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一、光的传播(2份打包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17:39:52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一、光的传播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
A. 太阳 B. 月亮 C. 恒星 D. 萤火虫
2. 下列关于光和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和光线都是存在的 B. 光是存在的,而光线是不存在的
C. 光线是存在的,而光是不存在的 D. 光和光线都是不存在的
3. 关于光和声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是 B. 都能在玻璃中传播
C. 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D. 超声波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5. 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如图所示。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工程师们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光器可以固定在地面上
B. 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 激光器必须固定安装在盾构机上
D. 盾构机的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三、填空题(共4小题;共12分)
6. 蜡烛焰、太阳、月亮、钻石、乌黑发亮的头发、篝火中,不是光源的是
7.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日晷。日晷之所以能够利用铜针被太阳光照射时投在石盘上的影子记录时刻,是因为太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8. 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 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
9. 如图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四、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10. 如图所示,在小孔前有一发光点 ,请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的落点。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太阳、恒星、萤火虫本身能发光,是自然光源。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 B
3. B
【解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故A选项错误。
光和声都能在玻璃中传播,故B选项正确。
光年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故C选项错误。
超声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选项错误。
4. D
【解析】过乙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故选 D。
第二部分
5. A, D
【解析】用激光束来引导盾构机沿直线掘进,激光器应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方向不变,激光导向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D正确;BC错误。
第三部分
6. 月亮;钻石;乌黑发亮的头发
7. 直线
8. ()
9. ;;
第四部分
10.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答案所示。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五章 一、光的传播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 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2. 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A. 太阳 B. 火焰 C. 月亮 D. 发光的电灯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水中桥的倒影
B.
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C.
汽车后视镜中的景物
D.
水面处“折断”的筷子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0分)
4. 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有四九届校友送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日晷,并刻有校训“诚爱勤勇”,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能够利用金属针被太阳光照射时投在石盘上的影子记录时刻。这里运用的物理规律是 。
5. 如图中用到共同的物理规律是 。
6. 夏天,人们在大树底下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这些光斑是 的像,这个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这是由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7. 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 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
a.光斑的形状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 (填“合理”或“不合理”)。
(2)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如图 所示),离地面白纸较近,发现白纸上的光斑都是圆形,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为验证猜想c,如图 ,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你觉得选 图实验最科学;实验时,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气体小于液体小于固体。所以选项D正确。
2. C
【解析】太阳、火焰、电灯都能自己发光,都是光源,月亮不能自己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
3. B
第二部分
4.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析】第一个图是影子的形成,第二个图是小孔成像,它们反应的共同的物理规律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 太阳;实;直线传播
第三部分
7. (1) 不合理
【解析】光斑不是影子,所以猜想a不合理。
(2) 无关
【解析】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要验证猜想b,应改变孔的形状,观察光斑的形状;白纸上的光斑都是圆形,说明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
(3) ;有关
【解析】为验证猜想c,要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故选 最科学;实验时,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有关。
(4) 圆形
【解析】本题小孔成像中的发光物体是太阳,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圆形光斑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