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二、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知识+全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二、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知识+全练)(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23:40:38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二、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 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A. B.
C. D.
2. 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 沥青 B. 冰 C. 松香 D. 石蜡
3.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原因是
A. 熔化吸热 B. 熔化放热 C. 凝固吸热 D. 凝固放热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 冰变成水 B. 把糖块放在热水里,一会消失了
C.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5. 如图所示,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客机 成功起飞。该飞机上装有 打印的钛合金零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凝固成型。
6. 判断对错:冰的温度升高到 就一定会熔化成水。 ("ד或”√")
7. 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约是 。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4分)
8.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烧杯中的水面应 (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如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中的丙还是丁 。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9. 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表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晶体可能是 。
(2)图中 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要 (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应随时间的变化而升高,因此,A、D不合题意。又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图象中应有一段是呈水平的,也就是温度不变的,故只有C符合题意。
2. B
【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
冰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所以选 B。
3. A
【解析】下雪后,雪熔化吸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寒冷。
4. B
第二部分
5. 吸收;熔化
【解析】钛合金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6. ×
7. 晶体;;
第三部分
8. (1) 均匀;高于
【解析】实验中把小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体受热均匀,被加热固体要完全浸入液体中。
(2) 试管壁;
【解析】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体中,且不能碰到试管壁和底;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所以读数为 。
(3) ;晶体
【解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不变,所以不变的温度 就是熔点,此物体是晶体。
(4) 丙
【解析】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应该有水平段,表示温度不变,所以能反映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
第四部分
9. (1) 萘
(2) ;吸热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二、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 熔化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
1. 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 松香 B. 冰 C. 玻璃 D. 石蜡
2.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汽化吸热 D. 液化放热
3. 在对冰水混合物的加热过程中
A.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 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 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 D. 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4. 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A.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5. 玻璃在 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 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A. 玻璃熔点为 B. 玻璃熔点高于
C. 玻璃是晶体 D. 玻璃是非晶体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6. 有以下 种物质:A.铁、B.牛奶、C.水晶、D.白糖、E.水银、F.白酒。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标字母),其特征为 。
另一类包括 (标字母),其特征为 。
7. 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 热量。
8. 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
9. 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8分)
10.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或“”),此时示数是 ,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11. 小东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了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固体时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 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态。
12. 探究冰熔化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和数据如图和表格所示:
(1)实验中,为了更方便的观察熔化时物质的状态并且及时测量和记录温度,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
(2)冰熔化时, (选填“吸”或“不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
(3)某同学实验时,发现冰熔化太快,来不及观察、测量和记录,对此请你提出一条简单易行的建议: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解析】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物态变化为熔化,熔化吸热;比直接加冷水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低温。
3. C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恰好是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吸热的时候冰会熔化,但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4. C
【解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 ;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
5. D
【解析】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升温。玻璃在 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 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玻璃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点,故玻璃是非晶体。
第二部分
6. ACD;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EF;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解析】按照物质存在的状态分类:一类是铁、水晶、白糖,共同特征为“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另一类是牛奶、水银、白酒,共同特征为“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7. 液化;吸收
【解析】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淇淋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淇淋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冰淇淋熔化吸热,因此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8. 熔化;放出
9. 可行;可使物质受热均匀
第三部分
10. (1) 均匀
【解析】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
(2) ;;液
【解析】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视线应和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 读数正确。零刻度在液柱最高处下方,温度在 以上,每一个小格代表 ,示数是 ,此时试管中的物质呈液态。
11. 晶体;液
12. (1) 乙
【解析】为了更方便的观察熔化时物质的状态并且及时测量和记录温度,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实现,同时还能满足冰受热均匀。所以选乙装置。
(2) 吸;不变
【解析】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3) 增加冰块质量
【解析】冰太少或者吸收热量太快了,可以增加冰块质量。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