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5 16:06:54

文档简介

雅安市 2021-2022 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
1.B(A.“对于如何评价金庸和“金庸现象”,人们仍感到困惑不定。”说法错误,
原文是“对于如何评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金庸现象”,人们仍然感到困惑不
定。”C.因果倒置,原文是“虽然金庸作品中显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但最终
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的结尾,这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精神这
一目标的、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D.“金庸的出色之处”错,原文
是“金庸武侠的出色之处,正在于建构出了一个想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的幻想
世界。”)
2.A.“依次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和‘侠’” 错,文章主体部分先分
析金庸小说的“侠”,再分析金庸小说的“武”。
3.C.“超越了相对写实的《水浒》式武技.”错,原文是‘武侠’之‘武’,至
少在新武侠以后,事实上已经从相对写实的《水浒》式武技,演变成了独具特
色的东方奇幻。金庸本人所发明或发扬光大的一系列以内力为根基的“武
学”——内功的运行、转移、远程攻击、防御、速度加成等等,已经远远超出
了现实的基础,而成为一种奇幻的设定。”并没有说金庸小说超越了相对写实的
《水浒》式武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4.A “也是第 2 次载人飞行任务”错误,原文“是空间站阶段的第 2 次载人
飞行任务。”
5.C “经批准后都可以进驻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说法错误,原文是“经批准
后都可以利用天宫号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
6.(1)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蕴含着得天独厚极为丰富的科普教育资
源,可以对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
(2)空间站的航天员既是驻留居民,也是被研究对象;可以继续开展围绕航天
员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飞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3)为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支持,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
进行列。
(4)空间站是卫星的大本营,保证卫星和空间站正常运转是国防安全的一个重
要方面。
(每点 2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分)
7.D “同时也使小说情节节奏紧凑有序”错。应该是“舒缓了节奏,使文章曲
折有致”。
8.(1)民风淳朴,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
(2)风俗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
(3)父母子女和睦融洽,姐弟友爱亲情浓郁。
9.第一问,视角:以五月和六月两个儿童的视角来叙述。
第二问,表达效果:
(1)表现儿童对民俗风情的真实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展示生活的美好。
(2)从儿童的视角来叙述能更好的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10.C.
11.D .【解析】“践阼”指皇帝即位。
12.答案:B.【解析】B 项“同时又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错。原文中说的是:
“还拜散骑侍郎”,意思是说“回朝后,庾荜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误解
词义“还”造成错误理解文意。
13.(10 分)
①答案:(庾荜)以散骑常侍的身份带领众人出访北魏,魏主(孝文帝)派
侍郎成淹,带着庾荜等人来到宾馆南边。
(评分标准:“从”:使……跟从;“聘”:出访;“引”:引导;以上各
点各 1 分,句意 2 分。)
②答案:明帝听说这些事情(他的事迹),称赞他,亲自书写诏令褒奖赞美
他,(于是)州里以庾荜为荣耀
(评分标准:“嘉”:称赞;“敕”:皇帝的诏令;“荣”,形容词的意动
用法,以……为荣耀;以上各点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庾荜,字休野,是新野人。庾荜十岁那年,遭逢他父亲的丧事,他守孝
时哀伤过度而消瘦不已,(因而)被同州之人称道。二十岁时,庾荜被州里
迎为主簿,举荐为秀才,数次升任安西主簿、尚书殿中郎、骠骑功曹史等职。
庾荜博览群书,口若悬河,很有才华。南朝齐永明年间,朝廷与北魏和亲,
任命庾荜兼任散骑常侍,作为报聘使者,回朝后,庾荜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
主持东宫事务,管记事。永明十年,己未,北魏孝文帝在明堂祭祀献文帝,
从此以后,每月初一都举行这项活动,形成惯例。庾荜以散骑常侍的身份带
领众人出访北魏,孝文帝派侍郎成淹,带着庾荜等人来到宾馆南边,在远处
看孝文帝在明堂举行祭祀仪式。永明十一年,庾荜掌管中书,起草命令和文
告,离京出任荆州别驾之职。又调任西中郎将咨议参军,后来官复原职,担
任荆州别驾。以前在荆州担任别驾的人,都发了大财,庾荜两次担任这一职
务,却以清廉为下属作表率,杜绝请求托付,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
妻子儿女都难免有饥寒之苦。(齐)明帝听说这些事情(他的事迹),称赞
他,亲自书写诏令褒奖赞美他,(于是)州里以庾荜为荣耀(州中之人都认
为这是极大的荣耀)。丞相渠璋一向和庾荜交好,时常向皇帝推荐他,皇帝
就让他担任都官尚书让他处理案件,他在主持处理朝廷叛乱案件时,深入追
究同党,于是皇帝认为他十分有才干,又调任他为尚书左丞。当时正值经济
凋敝之后,老百姓农田歉收,闹饥荒,所在的地方谷价昂贵,米价格涨到数
千钱一担,老百姓大多流离失所。庾荜抚慰百姓,颇有政绩。他平时就只领
取公家给他的那份俸禄,清正廉洁,此时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甚至有时候
家里一整天不生火。天监元年,庾荜去世,因家中没有钱,庾荜的尸身陈放
着,家人无钱殡殓,灵柩无法归葬。梁武帝听说了这件事,下诏赏赐一百匹
绢,五十斛米。起初,庾荜因为家族是西楚一带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自己
又很年轻便担任比较显赫的官职。他的同乡乐蔼很有才干,平常和他不和,
互相争逐。乐蔼在齐朝豫章王萧嶷手下为官,后来萧嶷去世,乐蔼为官不得
其志,由步兵校尉任上请求回到荆州协助防守,当时庾荜任荆州别驾,更加
瞧不起乐蔼。等到梁武帝即位,乐蔼因西朝之功升任御史中丞,而庾荜这时
候才担任会稽郡行事,心中已经感到耻辱了,正好碰上庾荜在职事上有一些
小过失,梁武帝看到乐蔼是他的同乡,便叫乐蔼去传达自己的旨意,教训庾
荜。庾荜忿恨不已,因而发病离开了人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D(3 分)本诗和《秋兴八首(其一)》没有抒写个人身世遭遇之悲,没
有寄寓壮志难酬之愤。
15.(6 分)
(1)对士兵长久征战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
(2)对叛军的痛恨,同时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无能的讽刺。
(3)对战局形势的担忧,但是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的遗憾之情。
(一点 3 分,情感 2 分,分析 1 分,任意两点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 (每空 1 分,共 6 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A
(孕育:是一个事物被孵化出来;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抚育:照料、教育儿
童,使健康地成长;对象为弱小人或物。 千秋大计:长久的、伟大的规划;长计
远虑:长远打算。史无前例:强调历史上从未有过;“前所未有”指以前没有,
适用范围比前者广泛。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
后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利益。根据后文“盲目模仿,贪图短期
利益”是急于求成获利的做法,此处应选急功近利)
18.(3 分)C
(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少了介词“与”;二是搭配不
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
19.(3 分)A.语段陈述的的主体是“黄河生态文明建设”
20.(6 分)
① 首先是题材、风格的多样化。(2分);②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儿童文学
创作。(2分);③儿童文学创作态势良好(2分)
21.(5 分)
(1)“招聘”改为“招募”;
(2)“拙作”可改为“文章”;
(3)“到时候”改为 “届时”;
(4)“敬请”改为“希望”;
(5)删除“踊跃”。
四、写作(60 分)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内 一 等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20-17 分 16-12 分 11-7 分 6-0 分

切合题意 偏离题意
20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分 内容充实 当
基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感情真挚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础 感情虚假
一 等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等 20-17 分 16-12 分 11-7 分 6-0 分

级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 构 完 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40 20 语言流畅 语 言 通 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工整 字体较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分 分
一 等 二 等 三 等 四 等
20-17 分 16-12 分 11-7 分 6-0 分
发展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等级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特征 个别语句较精彩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显创意
20 分 略显个性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
“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准确入等。
(2)缺标题扣 2分,每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分为止;标点符
号酌情扣分,扣满 3分为止;不足字数的每少 50 字扣 1分。
(3)“是否符合题意”,阅卷现场确定样卷进行讨论;阅卷过程中判为“偏离
题意”的试卷请与阅卷组长沟通。
(4)文章在 200 字左右而又未完篇者,总分不超过 10 分,发展等级不再评分;
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给 0分。雅安市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題目的答窠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裳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小说的武与侠
金庸辞世之后,各大媒体纷纷发文纪念,除寄托哀思外,更带有“盖棺论定”的意唳
耐人寻味的是,许多文章的重点都强调,金庸除去武侠小说之外,还是卓越的报业大亨、政
论家,以及参与起草《基本法》、与许多政要交妤等事迹。强调这些成就自然无可厚非,不
过其中也隐隐有“金庸可不止是写武侠的”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台词彰显出,对于如何评价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金膚现象”,人们仍然感到困惑不定。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武侠小说
的创作和流传,即便金庸其他方面的成就再翻几倍,影响力也绝达不到今天的
金庸本人在访谈中有一个说法:“武侠小说的精神是‘侠’字而不是‘武’字,‘侠’是
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这段话传播很广,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以此而论
武侠是传播一种道徳精神。自然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所以武侠小说较为高雅的叫法就是
“侠义小说”,而低俗的称呼是“武打小说”
不过对一种文学本质与功能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作家本人曾说过而更加合理。把脱离了
武”的“俠”当成武侠的基石有很多说不过去的逻辑。当年韩非子就说过“侠以武犯禁
脱高了起码的武力,侠客和一般的妤人、热心人的区别就不大了。这些人自然也十分值得
习和效仿,但小说读者显然不是为了看这些
事实上,金庯小说中的主角,也并非都可以归为一殺认知的“俠”,哪怕是有“式”的
“侠”。早期的陈家洛、郭靖等人,还多少是按侠客的形象塑造的,有许多为囯为民的光彩
事迹。到了“神雕侠”杨过,虽然乜有些侠义之举,但重点刻画的却是其冲突激烈、爱恨交
织的个人情感生涯,后来的张无忌、令狐冲等人,虽然武功天下无敌,却也并不是“侠之大
者”,可算是大侠的萧峰,也有不少侠士绝对不应该有的杀戳之罪,到了韦小宝就更不用说
虽然也讲义气,但和行侠仗义怎么也浩不上边。按照陈墨等佥庸学者的研究,在金席
,发展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侠”的退隐现象。虽然金庸作品中显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但
最终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的结尾,这使得念席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裐神这一目标的
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譬如,在日月神教和左冷禅之类庞大森严的江湖势力之下
共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