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5 16: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李白
将进酒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
解题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检查预习
展示成果
知人论世
关于作者
关于背景
文学常识
姓名:李白
生于701年,户籍不明。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字号酒中仙,人称诗仙。
母梦长庚星而诞。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长期在各地漫游,喜剑、酒、月,好任侠,崇尚黄老思想。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25
730
742
75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762
溘然仙逝
留下谜团
关于作者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关于背景
歌行亦称七言歌行。发端于先秦,勃兴于唐代。
初唐时期,卢照邻及骆宾王的长篇歌行树立了“律化的歌行”的创作范式。
  盛唐时期,歌行就形式来说仍以“律化的歌行”为常调,叙事与抒情的结合。
  李白、杜甫被论者称为“歌行之祖”。李白更侧重表现自我,杜甫更侧重反映社会。
  中唐时期表现方式也侧重于旁白式。
  晚唐时期,不复有创新。
知识链接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单元概述

把握声律特点

有感情地吟咏

掌握节拍,了解音韵

注意停顿与重读

读出音乐美、情韵美



注意感彩与情绪变化
把握风格,读出诗境与诗情
发挥想象联想,读出画意
二二

二二一或二一二

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杂言跌宕起伏,开合有力,情绪变化往往导致节奏变化
短句短促有力,节奏较快
长句徐急有致,快慢分明
李诗应读来跌宕起伏,徐急有致,于雄快之中,得深远宕逸之神。又读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激愤中略见昂扬与低沉,极具浪漫主义风采。
要领
诵读技巧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高堂
指的是父母。
另解:在高堂上
青丝
黑发
, 悲白发: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得意
适意高兴的时候。
举酒浇愁,及时行乐
会须
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钟鼓
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玉
美好的食物。
恣谑
恣:放纵,无拘无束。谑:玩笑。
径须
径须:干脆只管。
字词点拨 把握文意
再读诗歌,体味感情





天地广阔,人生渺小
宇宙永恒,人生苦短
因为渺小短暂,愁又
如何,不如行乐、自

如何行乐?烹羊宰
牛,痛饮狂歌
权贵当道,排挤贤
良,不如斗酒十千
恣欢谑,不言少钱
借酒同销万古



蔑视权贵
自比陈王

痛饮狂歌
及时行乐

反客为主
借酒浇愁

时光易逝
人生易老
方法点拨 分析情感
抓关键词,学会以点破面,以线串联,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主旨探究: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难点解析 合作探究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问题三:
如何理解诗中的“万古愁”?
问题一:
尝试解读李白的内心矛盾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纠结。
问题二:
难点解析 合作探究

“且为乐”——“万古愁”
乐的短暂,愁的悠远

“必有用”——“不复醒”
用世与避世的矛盾

“必有用”——“不足贵”
渴望仕途与鄙弃权贵

“不足贵”——“不复醒”
愤慨与无奈



难点解析一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但他有崇尚黄老之学。他既追求精神自由,又追求建立丰功伟业。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出世俗法度;建功立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渴望出仕。但此事古难全。梦碎了,于是纵酒,狂歌,开启了万古之愁。文中以圣贤自称,以酒浇愁,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中国文人历来深受中庸之道,明哲保身的思想影响。儒道并用的哲学观与世界观,再加上性情与经历,社会环境与历史发展,无不让挣扎成为的永恒。
亦儒亦道
难点解析二
感情:
相同:
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不同:
前者所谓“长醉不愿醒”显得消极一些,愤激中略见昂扬, 后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愤激中略见低沉。
技巧:
前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后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难点解析三
课后小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作业一
熟读成诵,
落实默写
作业二
整理中国古诗词中关于“酒”、“月”的名句

作业三
多角度研究李白,为作文储备素材。

谢合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