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5 15: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kJ/mol (△H代表乙醇燃烧热)
B. H2SO4 (aq)+2NaOH(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 (△H代表中和热)
C. 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 (反应热)
D. C+O2=CO2 ΔH=-393.5 kJ/mol (反应热)
2. 某温度时,在容器中发生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反应达到平衡
B. 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反应开始至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 对可逆反应2A(s)+3B(g)C(g)+ 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量,平衡向逆反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 ①② B. ④ C. ③ D. ④⑤
4. 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5. 将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a(CH3COOH) C. c(CH3COO-) D.
6.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c(OH-)的溶液
C.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7. 常温下,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体积比是
A. 1∶11 B. 11∶1 C. 1∶9 D. 9∶1
8. 强碱MOH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9. 0.02 mol·L-1 HCN 与 0.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测得c(Na+)>c(C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H+)>c(OH-)
B. c(HCN)>c(Na+)
C. c(H+)+c(HCN)=c(OH-)
D. c(HCN)+c(CN-)=0.02 mol·L-1
10. 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和K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A. 加热 B. 加少量水
C. 滴加少量1mol/L盐酸 D. 滴加少量1mol/L AgNO3溶液
11. 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 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 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 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12. 下列装置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风力发电机 B.硅太阳能电池 C.纽扣式银锌电池 D.电解熔融氯化钠
A. A B. B C. C D. D
13. 镉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反应如下: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则该电池充电时阳极放电的是
A. Cd(OH)2 B. Cd C. Ni(OH)2 D. NiO(OH)
14. 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溶液
B 铜 铁 稀盐酸溶液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15. 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16.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2 mol/L 下列物质的溶液,pH 保持不变的是
A. AgNO3 B. KOH C. HCl D. Na2SO4
17. 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
B. 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 每生成22.4L Cl2,便产生2mol NaOH
D. 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
18.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 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 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19. 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20.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第Ⅱ卷填空题(共40分)
21.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试回答下列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用催化还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③适量的和完全反应,每生成(标准状况下)时,吸收的热量。
则___________;反应①在高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下列反应: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为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温度为时,该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2.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并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空: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时,应将盐酸注入滴定管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
(2)用己知物质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___________,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为止。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 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
(5)某学生根据二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盐酸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0.22 26.31
请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2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都是石墨电极。当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在F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F的名称是___________(阴极或阳极),电源B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欲使丙装置发生:↑反应,则G电极的材料应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4.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均为石墨电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___
(2)石墨棒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当极析出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g;若该变化所需电量由酸性氢氧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
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答案版
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6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kJ/mol (△H代表乙醇燃烧热)
B. H2SO4 (aq)+2NaOH(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 (△H代表中和热)
C. 2H2(g)+O2(g)=2H2O(g) ΔH=- 483.6 kJ/mol (反应热)
D. C+O2=CO2 ΔH=-393.5 kJ/mol (反应热)
答案 C
2. 某温度时,在容器中发生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反应达到平衡
B. 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反应开始至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答案 C
3. 对可逆反应2A(s)+3B(g)C(g)+ 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量,平衡向逆反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 ①② B. ④ C. ③ D. ④⑤
答案 B
4. 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5. 将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a(CH3COOH) C. c(CH3COO-) D.
答案 D
6.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7的溶液 B. c(H+)=c(OH-)的溶液
C.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 B
7. 常温下,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1,则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体积比是
A. 1∶11 B. 11∶1 C. 1∶9 D. 9∶1
答案 C
8. 强碱MOH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 D
9. 0.02 mol·L-1 HCN 与 0.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测得c(Na+)>c(C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H+)>c(OH-)
B. c(HCN)>c(Na+)
C. c(H+)+c(HCN)=c(OH-)
D. c(HCN)+c(CN-)=0.02 mol·L-1
答案 B
10. 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和K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A. 加热 B. 加少量水
C. 滴加少量1mol/L盐酸 D. 滴加少量1mol/L AgNO3溶液
答案 B
11. 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 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 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 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答案 D
12. 下列装置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风力发电机 B.硅太阳能电池 C.纽扣式银锌电池 D.电解熔融氯化钠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13. 镉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反应如下: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则该电池充电时阳极放电的是
A. Cd(OH)2 B. Cd C. Ni(OH)2 D. NiO(OH)
答案 C
14. 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M N P
A 锌 铜 稀硫酸溶液
B 铜 铁 稀盐酸溶液
C 银 锌 硝酸银溶液
D 锌 铁 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
15. 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 A
16.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2 mol/L 下列物质的溶液,pH 保持不变的是
A. AgNO3 B. KOH C. HCl D. Na2SO4
答案 D
17. 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
B. 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 每生成22.4L Cl2,便产生2mol NaOH
D. 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
答案 B
18.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 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 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4OH-
D. 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答案 D
19. 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 D
20.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 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 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 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答案 B
第Ⅱ卷填空题(共40分)
21.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试回答下列与环境有关的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用催化还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③适量的和完全反应,每生成(标准状况下)时,吸收的热量。
则___________;反应①在高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下列反应: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在不同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为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温度为时,该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②. 能
(2) ①. 放热 ②. ③. 80
22. 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并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空: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时,应将盐酸注入滴定管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
(2)用己知物质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___________,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为止。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 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
(5)某学生根据二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盐酸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0.22 26.31
请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答案 (1)乙 (2)由浅红色(或粉红色)变为无色 (3)C
(4)26.10 (5)
2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都是石墨电极。当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在F极附近溶液显红色。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F的名称是___________(阴极或阳极),电源B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欲使丙装置发生:↑反应,则G电极的材料应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 ①. 阴极 ②. 负极
(2)+O2↑
(3)↑+Cl2↑
(4)
24.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均为石墨电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___________
(2)石墨棒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当极析出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g;若该变化所需电量由酸性氢氧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
答案 (1)原电池 (2)有无色气体生成且溶液变红色
(3) ①. 减少 ②. 0.65 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