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 题
水的净化
授 课 人
纪仁江
学 校
加格达奇第四中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 点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硬水及其软化和区别。
难 点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讨论法。
仪器、药品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酒精灯、火柴、石棉网、导气管、试管、锥形瓶、胶塞、简易水过滤器、明矾、河水、水、多媒体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诗中提到自然界的水,市场上各种瓶装、桶装饮用水,怎样制得?喝什么样水好呢?我们来共同探究水的净化。
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自然界中天然水含有许多不溶性的杂质、可溶性的杂质、细菌等。
设问:我们每天喝的水主要从哪里来?
这节课我们扮演自来水厂的工人,把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
展示:净水过程示意图并归纳净水方法
板书:净化方法
回答。
从生活走向化学。
为学生提供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
下面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来逐一认识沉淀、过滤、吸附及蒸馏等净水方法。
设问:我们如何把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沉淀下来呢?(引出探究)
探究点一:两个烧杯各盛有浑浊河水,向其中一个加入3匙明矾,搅拌、静置,观察现象,讨论加明矾的作用。
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表达能力。
设问:沉淀下来的杂质怎样分离出来呢?
指导并检查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
展示过滤操作示意图。
实验中,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探究点二:各组成员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过滤装置,分工合作进行过滤操作。
根据实验成败,讨论总结过滤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思考、讨论
使化学和生活紧密联系。
设问: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经过沉淀、过滤处理的水,清澈度有什么差别?
小结:沉淀、过滤这两种方法主要除去什么样的杂质?(不溶性杂质)
概括
讨论、小结。
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设问: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何除去呢?
多媒体展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介绍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阅读并理解
学以致用,知道市场出售净水器原理,把知识应用到生活。
设问:现在我们得到的是自来水吗?缺少什么操作?
用活性炭得到的水,没有消毒。
设问:常用于水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讨论回答。
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使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
设问: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有什么现象?
解释:这是因为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什么样的水叫软水?
板书:硬水和软水
设问:喝什么样的水好呢?
回答。
阅读教材并回答。
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问: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板书:肥皂水
设问: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麻烦?
探究点三: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
阅读教材并回答。
教会学生利用简单的方法检验硬水和软水。
设问:怎样使硬水软化?
板书:煮沸、蒸馏
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设问:水壶盖上的蒸馏水是经历了哪些过程得到的?介绍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原理
设问:能利用桌上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吗?
探究点四:通过迁移水壶盖上的蒸馏水的得到过程,讨论设计组装仪器。各组展示设计的蒸馏装置。
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选出其中一组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介绍注意事项。
观察蒸馏水的制取实验。
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
小组对比讨论各自的失败和成功之处,做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小结:水的几种净化方法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硬水与软水。
交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尚存疑问,相互解答。
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习 题:
课后作业:
收集一些资料,从卫生、健康角度对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提出自己的看法。
思考并回答
查阅资料概括总结。
把学习延伸到课下。
【板书设计】
课题2 水的净化
【反思】:
课件27张PPT。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课题2水的净化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探究点一:两个烧杯各盛有浑浊河水,向其中一个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静置,观察现象。1.静置沉淀:让部分不溶的杂质自然沉降;2.吸附沉淀:(明矾:溶于水产生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物,
为絮凝剂)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否则影响
过滤速率)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操作要领:1.一贴;2.二低; 3.三靠。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探究点二:过滤所需仪器,过滤试验中,有几个
操作关键点?仪器名称:铁架台、烧杯、漏斗、
滤纸、玻璃棒
⑴滤纸破损
⑵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⑶仪器不干净想一想: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动动脑: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
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可用膨松棉、纱布、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等代替滤纸,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代替漏斗。
活性炭的吸附:活性炭吸附的作用:除去有颜色和异味的可溶性杂质.便于活性炭充分地吸收气味和色素。从下端进水问 题:现在得到的水可以放心饮用了吗? 自来水消毒的方法:第一代消毒剂:漂白粉
第二代消毒剂:氯 气
第三代消毒剂:二氧化氯或臭氧
温馨提示:消毒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杂质,也能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颜色、异味。想一想: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是纯水吗?为什么?
探究点三: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区别方法:肥皂水法
活动: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沫的情况。若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阅读并思考:硬水有什么危害?如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硬水的危害:浪费肥皂,衣服洗不净;锅炉结垢有爆 炸的危险;长期饮用硬水,可影响人体健康等。 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 煮沸 ; 实验室中: 蒸馏。蒸馏:(利用不同物质沸点不同)液态水水蒸气纯水(蒸馏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想一想:蒸馏瓶中为什么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答:防止加热时,出现液体暴沸。
探究点四:能利用桌上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
蒸馏水的装置吗?
出水口进水口温度计水银球课堂总结一、水的净化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近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下端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一贴:二、硬水和软水露一手1、天然水通过 、 、 、 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沉淀蒸馏吸附过滤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D3、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 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D5、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⑴图中缺少的仪器是 ,补上该仪器后图中还存在的错误是 ,该错误将会造成的后果是 。⑵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⑶操作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若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D5.1 水的淨化你能否帮助他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鲁滨逊利用自制的过滤柱过滤泥水,然后把已经过滤的水煮沸。课外作业:收集一些资料,从卫生、健康角度对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外作业:制作《净水器》①活性炭净水器②简易净水器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