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一、选择题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基础和前提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是( )
A.供给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调节服务
2.属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是( )
A.良好的空气 B.舒适的气候 C.优美的风光 D.多样的矿产
3.自然环境的( )
A.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 B.服务功能只能存在一种或两种
C.服务功能在利用上能够持续存在 D.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食物供应方面
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及它们所保存的结构形态和能量平衡,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 )
A.热带种植园 B.南极洲冰原 C.我国东北平原 D.印度德干高原
5.一般说来,与原生环境相比,次生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更多体现在( )
A.供给服务方面 B.支撑服务方面 C.文化服务方面 D.调节服务方面
读某湿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图中湿地的支撑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 )
A.防风固沙 B.提供动物栖息地 C.调蓄洪水 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7.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体现了湿地的( )
A.支撑服务 B.调节服务 C.供给服务 D.文化服务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 )
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C.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9.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11.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
A.城市园林 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14.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水系—森林—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主要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生态系统中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此处(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读下面20世纪世界部分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没有显示的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耕地沙化 C.自然资源衰竭 D.土壤污染
18.上题所选的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影响较大的是( )
①支撑服务
②供给服务
③文化服务
④调节服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
19.水坝,是拦截江河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水坝以上往往形成水库。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的黑峡,具有综合效益。胡佛水坝的建成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下面图1为科罗拉多河流域及胡佛水坝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胡佛水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胡佛水坝的建成对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增强作用。
(2)说明胡佛水坝的建成对自然环境调节服务的增强作用。
(3)推测胡佛水坝的建成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负面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故选B。
2.答案:D 良好的空气和舒适的气候属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优美的风光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属于文化服务。矿产为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故选D。
3.答案:A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如森林同时存在资源供给、作为动物栖息地、提供旅游观光、调节气候等多种服务功能。故选A。自然环境对人类提供持续服务是有条件的和前提的,服务功能的主要表现也因地而异。
4.答案:B 根据材料可知,原生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低,比较四个选项,显然南极洲冰原地带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A 次生环境是人类改造原生环境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使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更多,如提高农产品产量等,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故选A。
6.答案:B 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主要体现在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B项正确。
7.答案:D 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此旅游,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也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体现了湿地的文化服务。D项正确。
8.答案:D 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属于生物基因库功能;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被称为“蓄水海绵”。
9.答案:A 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属于保护性开发;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属于破坏性开发,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10.答案:B 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
11.答案:C 城市园林的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13.答案:B 这四个模型分别符合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
14.答案:D 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15.答案:A 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带,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地表径流,使村寨有清洁的水源;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是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
16.答案:C 村寨建在半山腰梯田的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避免洪涝灾害与村寨建在梯田上方无关;梯田农业生产可能会污染水源,村寨建在半山腰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观赏美景不是其主要原因。
17.答案:D 部分树种和鱼类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会导致耕地沙化。森林减少、土壤退化、湿地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而土壤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将污染物排入土壤而形成的,图中没有显示。故选D。
18.答案:C 土壤污染首先会降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然后影响供给服务功能,对文化服务功能和调节服务功能影响不大。故选C。
19.答案:(1)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巨大水库,可促进渔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渔业资源;为农田灌溉提供更多的水源;水坝利用落差发电,为人类提供廉价的水电;水位提高,提供更好的航运条件等。
(2)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巨大水库,能够调节大坝下游河流流量,使农田灌溉水源相对稳定;能够减少下游洪灾;库区气候受到水坝的调节作用,降水增多,温差变小等。
(3)水库水面面积大,通过蒸发损失大量水,减少水资源的供给;库区淹没植物,水坝阻断某些鱼类的洄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物资源的供给;下游的农田和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物质的泥沙,可能导致农业和渔业减产,也会降低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库区的水淹没大片土地,可能诱发滑坡,减弱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
解析:胡佛水坝对自然环境供给服务功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提供了渔业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及航运条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蓄水量、调节局地小气候方面;其对服务功能的负面影响主要从水量损失、土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游泥沙淤积量减少及次生灾害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