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3 22:27:10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检测(二)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洋务派兴办的目的是( )
A、发展军事,维护“闭关自守”的政策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外来侵略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废除科举制
A、 B、 C、 D、
3、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思想文化
4、洋务派在湖北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开平矿务局
5、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
6、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为救亡图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 D、辛亥革命
7、“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8、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指的是( )
A、封建主义思想 B、帝国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无产阶级思想
9、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起的作用是(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A、 B、 C、 D、
10、在武汉市武昌区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中学”等名称都是为了纪念( )
A、北伐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3、陈独秀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指的是( )
A、“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人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民民主和科学 D、马克思和恩格斯
14 、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15、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16、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没有提出革命纲领
对封建皇帝抱有幻想 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A、 B、 C、 D、
18、“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在(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在洋务运动中,“中国人需要的物品,中国都自己仿造外国制造的……,对我们而言,多卖出一分钱的货物,中国的财产就少被掠夺走一分”,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抑制作用 D、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0、谭嗣同临终前表现出来的一种死得其所的精神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人物类似( )
A、商鞅 B、王安石 C、岳飞 D、北魏孝文帝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5分)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5分)
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5分)
2、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引述的诗句是谭嗣同在什么事件失败后写的?这次事件失败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三中的“贼”指的是谁?(2分)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2分)
三、问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孙中山是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及阅读的课外资料,归纳一下孙中山参与的主要革命活动,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民主和科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辛亥革命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曾高举这两面旗帜,为寻找救国的新出路,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请问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什么重要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检测(二)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洋务派兴办的目的是( B )
A、发展军事,维护“闭关自守”的政策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制外来侵略 D、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废除科举制
A、 B、 C、 D、
3、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 C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思想文化
4、洋务派在湖北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B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开平矿务局
5、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C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
6、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为救亡图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B )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 D、辛亥革命
7、“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D )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8、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指的是(C )
A、封建主义思想 B、帝国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无产阶级思想
9、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起的作用是( D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A、 B、 C、 D、
10、在武汉市武昌区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中学”等名称都是为了纪念(C )
A、北伐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D )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1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3、陈独秀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指的是( C )
A、“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人 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民民主和科学 D、马克思和恩格斯
14 、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事件是( D )
A、抗日战争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15、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C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16、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B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C、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C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没有提出革命纲领
对封建皇帝抱有幻想 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A、 B、 C、 D、
18、“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在(D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9、在洋务运动中,“中国人需要的物品,中国都自己仿造外国制造的……,对我们而言,多卖出一分钱的货物,中国的财产就少被掠夺走一分”,这说明洋务运动(C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抑制作用 D、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0、谭嗣同临终前表现出来的一种死得其所的精神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人物类似(A )
A、商鞅 B、王安石 C、岳飞 D、北魏孝文帝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5分)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政府的统治。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5分)
不触动封建制度。(不改变封建制度)
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5分)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
2、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和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4分)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成为一场政治运动。
材料三引述的诗句是谭嗣同在什么事件失败后写的?这次事件失败说明了什么?(4分)
戊戌变法;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材料三中的“贼”指的是谁?(2分)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2分)
维新派要杀的“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顽固派。维新派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再加上没有群众基础,力量薄弱。
三、问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孙中山是20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及阅读的课外资料,归纳一下孙中山参与的主要革命活动,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革命活动: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同盟会;创办《民报》,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进行坚决的斗争等。
看法:
孙中山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的、拼搏的、不断探索的一生。我们新一代中学生必须学习孙中山立志报国、振兴中华,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完成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2、民主和科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辛亥革命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曾高举这两面旗帜,为寻找救国的新出路,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请问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什么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重要意义:
是近代中国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追求新思想的热情,激励了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