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3 22:27:10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测试题(六)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冲进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
①面粉业 ②纺织业 ③制糖业 ④印刷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
A、移动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信件
4、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的近代发明是( )
①电报 ②电影 ③电脑 ④照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我国最早的由政府设立的出版机构( )
A、商务印书馆 B、北京天文馆 C、知识出版社 D、人民出版社
6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7、张謇弃官不做,回乡开办工厂的目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不为五斗米折腰
8 、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被称为(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9、你认为孙中山的部下见到他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10、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清越铁路 D、京汉铁路
11、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 )
A、1000年 B、1300年 C、1500年 D、2000年
12、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7月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 的前身( )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京师范大学 D、南京大学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采取的经济措施( )
A、适当提高关税 B、改革财税 C、改革币制 D、实行经济统治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③北洋军阀的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6、为我国制碱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李四光 D、冯如
17《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A、鲁迅 B、田汉 C、巴金 D、老舍
18、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是( )A、《呐喊》B、《家》C、《阿q正传》D、《子夜》
19、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试图把其主张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的大合唱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二、列举题:列举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人物(2分*6=12分)
(1)“南张北周”的实业家 。
(2)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 。
(3)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贫油论” 。
(4)《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
(5)《雷雨》的作者是 。
(6)《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 。
三、连线题
1、把下列作品与作者连接起来(8分)
A、《彷徨》 1、老舍
B、《家》 2、周立波
C、《子夜》 3、冼星海
D、《骆驼祥子》 4 、鲁迅
E、《暴风骤雨》 5、巴金
F、《奔马》 6、严复
G、《黄河大合唱》 7、徐悲鸿
H、《天演论》 8、矛盾
2、将中间的人物分别与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10分)
A、地质学家 1、陶行知 a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B、铁路工程师 2、侯德榜 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思想家 3、李四光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化学家 4、魏源 d发明联合制碱法
E、教育家 5、詹天佑 e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能够得到短暂的发展?
2、我国古代有领先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历史(上)单元测试题(六)
单项选择题(2*20=4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D )
A、辛亥革命冲进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 A )
①面粉业 ②纺织业 ③制糖业 ④印刷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B )
A、移动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信件
4、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的近代发明是( C )
①电报 ②电影 ③电脑 ④照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我国最早的由政府设立的出版机构( B )
A、商务印书馆 B、北京天文馆 C、知识出版社 D、人民出版社
6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D )
A、《三国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海国图志》
7、张謇弃官不做,回乡开办工厂的目的是( 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不为五斗米折腰
8 、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被称为( C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9、你认为孙中山的部下见到他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D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10、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B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清越铁路 D、京汉铁路
11、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 B )
A、1000年 B、1300年 C、1500年 D、2000年
12、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7月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 的前身( B )
A、清华大学 B、北京大学 C、北京师范大学 D、南京大学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采取的经济措施( D )
A、适当提高关税 B、改革财税 C、改革币制 D、实行经济统治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A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③北洋军阀的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 D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6、为我国制碱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B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李四光 D、冯如
17《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B )A、鲁迅 B、田汉 C、巴金 D、老舍
18、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是( C )A、《呐喊》B、《家》C、《阿q正传》D、《子夜》
19、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试图把其主张的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A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0、被周恩来称为“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和为大众谱出的呼声”的著名的大合唱是( B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二、列举题:列举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人物(2分*6=12分)
(1)“南张北周”的实业家 张謇,周学熙 。
(2)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 冯如 。
(3)否定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
(4)《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魏源 。
(5)《雷雨》的作者是 曹禺 。
(6)《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 聂耳 。
三、连线题
1、把下列作品与作者连接起来
A、《彷徨》 1、老舍
B、《家》 2、周立波
C、《子夜》 3、冼星海
D、《骆驼祥子》 4 、鲁迅
E、《暴风骤雨》 5、巴金
F、《奔马》 6、严复
G、《黄河大合唱》 7、徐悲鸿
H、《天演论》 8、矛盾
2、将中间的人物分别与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10分)
A、地质学家 1、陶行知 a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B、铁路工程师 2、侯德榜 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C、思想家 3、李四光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化学家 4、魏源 d发明联合制碱法
E、教育家 5、詹天佑 e创立地质力学理论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能够得到短暂的发展?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
③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2、我国古代有领先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①封建制度阻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科学技术的发明成就辉煌,所以许多发明都是由西方传进来的。
②近代交通、通讯工具传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信息的传递,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一些社会生活陋习,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③中国旧习俗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文明传入中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引进西方社会习俗的过程中,也必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服饰改革中就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