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桩你有几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 “× × ×∣ × × ×∣ ×. × ××∣×--∣”。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快而热闹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衬词“哎呦呦呦”、“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圈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延长音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这首歌的艺术形象鲜明生动,并向学生传授了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我校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对音乐的初步感受与鉴赏能力,可辨别音乐情绪和节拍的不同,能听辨出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长短。一部分学生不太了解大树的年龄这一自然科学知识。歌曲中常用的音乐记号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们天真、好玩、爱模仿、富有想象力,这使得我在课上有了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借助艺术形象,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对歌曲中顿音记号和延长音记号在演唱中认真体会,加深印象。
3、教学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体会森林的优美和大树桩的年纪悠久。注意顿音记号和延长音记号的处理和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和唱法。
4、教学重点
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教学难点
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与顿音记号还有延长音记号的学习和正确运用
6、教具
钢琴
七、教学方式与手段
1、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熟悉歌曲旋律。
2、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附点四分音符、顿音记号和延长音记号的音乐知识。
3、视唱法:通过歌曲学习,掌握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
4、参与与体验:通过男女分开演唱或请同学上来演唱,巩固歌曲,检查教学成果。
八、教学过程(阶段目标、具体操作步骤、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1) 组织教学
教师活动:
同学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来到曹老师的音乐课堂,第一次见面,老师打算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了解一下大家。
教师带着歌曲第一句的节奏提问学生的年龄,学生回答,老师可以让学生带入歌曲第二句的节奏进行回答。
同 学 呀 | 同 学 呀 | 你. 呀 几岁 | 啦 - -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
老 师 呀 | 老 师 呀 | 我. 呀 X 岁 | 啦 - -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可以大致根据老师的提问节奏回答自己几岁
设计意图:
这个节奏提问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节奏,可以借此机会熟悉歌曲一二句的节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那么枯燥。
(2)、导入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带同学去森林里面游玩,放着欢快的音乐当作背景,带着学生做简单的律动
我们到了大森林里面,大家现在可以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板凳,请坐!
这时看到了大树桩
老师问大家,谁知道大树的年纪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答案是什么吧!
(教师出示大树年轮的图片,播放歌曲第二段,请同学来聆听)
学生预设活动:
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大树计算年龄是用年轮,老师再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大树年轮的知识,渐渐的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大树桩你有几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吧。
设计意图:通过郊游的情境创设来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成功的导入课题<<大树桩你有几岁>>
(三)、教唱环节
教师活动:
1、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第一段。
2、先提问学生这是3/4拍的歌曲,讲解3/4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教学生用拍手代表强拍,拍腿代表弱。形成三拍子强弱弱的学习和巩固。
3、先请学生自己试着演唱第一段旋律,随后老师进行纠正。(这时要强调坐姿和声音)
教师活动:(圈出乐句中有顿音记号的歌谱)
1、 谁来告诉老师,这几个乐句上面的小小的倒三角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预设:回答这是顿音记号,有的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
教师活动:
1、 公布答案是顿音记号
2、 那谁知道这个顿音记号这里要怎么唱?应该唱的怎么样呢?
学生活动预设: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不上来,教师就提示这个地方是应该唱的连一点还是短促一点呢?这时候可能会有学生根据之前聆听歌曲的记忆来回答短促一点,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了解顿音记号的含义。
设计意图:把顿音记号的音乐知识放到学第一段的时候,是为了在学完整首歌曲之后再进行处理会比较容易,只需要学生把这个地方唱的短促而有弹性就可以。
教师活动:
1、带着歌词完整的跟琴演唱第一段。
2、跟着伴奏演唱第一段,注意强弱弱的拍手拍腿同时进行。
学生活动预设:会很好的配合,完整演唱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第一段结束时候的附点四分音符和歌词对不上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把这一段单独拿出来练习,做到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练习,使学生扎实的学习本段歌曲,并熟悉3/4拍和附点四分音符还有顿音记号。
(4)、一段到二段过渡
教师活动:
同学们,既然我们在河边看到了大树桩,那老师的问题来了,歌曲中的大树桩上面这么多圆圈是年轮,它代表着大树的年纪,那么这个大树桩它到底有几岁呀?我们来继续听音乐,从歌曲中寻找答案。(播放第二段音频)
学生活动预设:也许会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注意到歌词中大树桩的年纪,也可能会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注意到,教师正常播放音乐,再找同学来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是对第一段的提问式的歌词到第二段回答式的歌词的一个过渡,顺便巩固前面所说的年轮知识。
(5)、教唱第二段
教师活动:
1、教师请学生在第一段已经学会的基础上自行尝试跟琴逐句演唱歌曲旋律。
2、试着给旋律带入歌词,跟琴演唱。
3、完整的跟琴演唱和跟伴奏演唱,期间一直保持着拍手拍腿的律动。
学生活动预设:第二段结束的附点四分音符处的歌词相比第一段来说要好学一些,教师基本不用怎么纠正,学生就可以正确的演唱。
设计意图:同样通过聆听和跟琴,跟伴奏练习,巩固,使歌曲学的扎实。
(6)、完整的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跟琴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歌词,期间一直保持拍手拍腿的律动。
学生活动预设: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完整的跟琴演唱。
设计意图:巩固之前学过的两段歌曲,和检查学习效果。
(7)、结束句部分
1、教师活动:出示结束句乐句,提问学生:“你比爷爷”的第二个爷上面有一个像小帽子一样的符号谁能告诉老师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大部分同学不太了解,老师来进行延长音记号的普及。
设计意图:因为结束句有延长音的缘故,所以把这句单独拿出来进行讲解。
2、教师活动:那既然我们说这个符号是延长音,那么谁能来告诉老师这个地方应该要怎么唱呢?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回答应该要把音延长,这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大家处理结束句延长音的这个地方,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就由老师直接带领大家学习延长音部分要怎么唱。
设计意图:了解延长音记号的概念,并学唱最后的结束句。
(8)、完整演唱,并处理歌曲的顿音记号地方
1、 教师活动:
请学生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钢琴一遍,伴奏音频一遍。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能完整的演唱。
2、教师活动:处理学生唱歌时的坐姿、状态和歌曲中顿音记号,延长音记号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
设计意图:提高歌曲学习的完整性。
(9)、请学生演唱
教师活动:将全部同学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分别进行演唱。老师提供钢琴伴奏或者音频伴奏。
学生活动预设:根据前面的学习可以完整并用正确的方式来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巩固本堂课的内容和检查教学成果。
(10)、结束课堂
1、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大森林郊游,看到了大树桩,学到了大树计算年龄是通过年轮来计算。也学习了好听的歌曲,那谁来跟老师说说咱们通过今天的想学习你都有哪些感受呢?
学生活动预设:回答今天学习的歌曲的感受。
教师活动:大家看,现在太阳慢慢的下山了,我们也要离开大森林回家了,现在请同学们收起你们带来的小板凳,唱着《大树桩你有几岁》一起走出森林回家吧!
(播放音乐,学生在歌唱声中有序的走出教室,结束今天的课堂)
九、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紧紧围绕着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设计,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听、看、练、等活动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引领者和参与者和学生共同学习。在演唱环节依托音响而不是依赖音响,跟伴奏和清唱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做到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课堂气氛活跃,完成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借助艺术形象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真正做到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