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5 22: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例10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计算结果是6.25个,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变成7。而第(2)题求红丝条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最后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学情分析:
结合本班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得数学应用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取近似值的不同情况,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取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关键:取近似值的方法。
解决问题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0.36÷1.2 1.65÷0.15 10÷4.4 40÷14
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1、创设情境:小强妈妈前几天买来了一桶香油,重2.5千克(出示实物),因这桶过大,小强妈妈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请你们帮她想一想该怎么办?(分装在小瓶里)这个主意好!瞧,(出示小瓶子)我找来了一些小瓶子,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香油,那小强妈妈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
出示例10(1)
(1)独立审题,分析条件与问题,然后列式解答。
(2)引发学生思考:需要准备6.25个瓶子吗?瓶子数可以是小数吗?
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是多少上瓶子?
根据实际情况,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进去吗?
(3)师:从这一道题中,我们知道,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要采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也就是无论这题中的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
(4)出示《练练吧》,一起练一练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进一法”。
2、出示例12(2)。
(1)独立审题,分析条件与问题,然后列式解答。
(2)提问:礼盒的数量必须是整数,那这一道题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是多少个呢?25米够吗?
(3)师:在这一道题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要采用“去尾法”求近似数,也说是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
(4)出示《练练吧》,一起练一练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去尾法”。
3、引导学生比较(1)和(2)两题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不采用“四舍五入法”。不同点:(1)是向整数部分进一;而(2)只取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舍去。)
4、小结:“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三、走进智慧屋
1、出示教科书第41页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思路,说一说用哪种方法去取近似值,为什么?(4÷0.32≈12(个)即使用了“去尾法”)
2、练习九第8题。
(1)读一读。
(2)问:从题中你找到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列式解答。
(5)反问:为什么这里用“进一法”求近似数?
3、出示判断题.
①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②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③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④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1)读题。
(2)分析数量关系。
小组内讨论:题中可以发现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隐藏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讲出用什么处理结果。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外请你们各自搜索一些生活中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的例子。
五、作业设计
第41页练习九,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