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同步巩固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同步巩固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5 17:22: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加速度定律
D.相对论
2.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3.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新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4.当今“无人码头”“无人仓库”“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的出现是哪一技术的产物(  )
A.人工智能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5.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A.国际投资的发展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 D.便利的交通
6.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 B.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 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7.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8.新科技革命引起了劳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欧美国家的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有
A.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
B.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所占比率最大
C.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D.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信息产业达到50%以上
9.“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10.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1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超过地球总面积的2/3。如何去探测深海,如何去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人类今天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海洋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12.材料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些属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
①高分子材料 ②纳米材料③生态环境材料④生物医用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3.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这反映了
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 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
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
14.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15.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
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
16.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17.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18.《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B.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19.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20.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21.与图中③对应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网络技术的应用 B.信息技术的应用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蒸汽机的应用
22.“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4.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 )
A.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B.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
C.改变历史研究方式 D.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2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7.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 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28.印度自20世纪60至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信息反映了印度实现了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C.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9.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已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 D.中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
30.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D.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31.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下表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B.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D.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时开始运行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需要总额高达3800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而且要确保每小时200公里高速运行的安全,为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极大的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新干线建设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
——摘编自《日本的铁路系统》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干线的建成,对日本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奥巴马认为,为了创建全面繁荣景象,美国不能失去其技术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部署新一代宽带;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倍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面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
34.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5.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变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工业革命各自主要起始国、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3.0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
(3)四次工业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请各举一例说明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加速度定律
D.相对论
【答案】D
【详解】
自由落体定律是指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 天演论主要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题干无关,故B错误。加速度定律是指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与题干无关,故C错误。 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以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故D正确。
2.中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答案】B
【详解】
注意题干的两大条件,一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2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故B项正确;A、C两项时间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故排除;D项不属于空间技术成就,故排除。
【点睛】
3.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新科技革命才出现的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内燃机技术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移动支付奠定基础,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4.当今“无人码头”“无人仓库”“无人车间”和“无人工厂”的出现是哪一技术的产物(  )
A.人工智能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答案】A
【详解】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领域的智能化,为生产中的无人技术提供基础,故选A项;BCD项的相关技术与材料主旨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5.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它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业兴起的前提条件是
A.国际投资的发展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深入 D.便利的交通
【答案】B
【详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推动了电子商业兴起,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6.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 B.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 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时间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因此D正确;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故选D。
7.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这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农作物品种的增多
【答案】A
【详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材料“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可知农业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8.新科技革命引起了劳作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欧美国家的就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有
A.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有所增加
B.第二、第三产业从业者所占比率最大
C.第三产业的从业者大量增加
D.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信息产业达到50%以上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科技革命促使欧美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加,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9.“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故A错误;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说法绝对,故B错误;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符合历史史实,故C正确;工业3.0产生了第三产业,故D项错误。
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有改变过,A项说法错误;BC与材料表述无关。故,正确答案选D。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科技革命与信息技术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014年9月18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4年,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 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
C.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 D.新中国已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答案】A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核技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中国的核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即新中国的核技术正赶超世界,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自身不会威胁着世界安全,选项B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核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表明开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的核技术
1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超过地球总面积的2/3。如何去探测深海,如何去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人类今天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海洋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最早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答案】A
【详解】
海洋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处于重要位置,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深海研究的国家,因此A正确,BCD排除。
12.材料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哪些属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
①高分子材料 ②纳米材料③生态环境材料④生物医用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详解】
据所学可知,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科技中异军突起,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不断更断,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正确,BCD排除。
13.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这反映了
A.美国对苏联科技全面超越 B.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劲
C.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科技领域是美苏争霸焦点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美苏争霸期间,苏联空间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美国加快发展空间技术,反映国家间科技竞争附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苏联科技已经全面超越,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国实行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攻,排除B项;美苏争霸焦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排除D项。故选C。
14.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C
【详解】
中美将会是新一轮科技潮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竞争对手,于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主要是因为美国想减缓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速度,实质就是大国竞争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故答案为C。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出中美之间的竞争,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中美之间不存在冷战,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博弈一说无从体现,排除D。故选C。
15.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
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核爆炸成功”可知,中国的国防能力大大加强,C选项排除。核爆炸与航天无关,A选项排除。尖端科技领先美苏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的结论,D选项排除。
16.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B.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C项表述符合题意,A D两项不符合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B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选C。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点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防科技所取得重大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总结,这应该成为我们必须牢固掌握的话语。
17.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答案】A
【详解】
材料反映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通信和交通,我们的文化和娱乐生活我们的购物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选择A。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不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并没有强调人们日常生活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全球化和同步发展,故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革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基本事实来理解和分析材料。
18.《互联网进化论》一书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B.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答案】A
【详解】
工业革命之前已经有工厂,信息革命后也依然存在工厂,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意思是工业革命后人像机器一样工作,信息革命后,许多人可以做的工作机器也可以做。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故A正确。 “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不代表机器与人的争斗止于信息革命,该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错误。由常识可知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且该项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
19.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只需敲几个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反映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故C正确;A只反映迅速传播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排除;D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只需敲几个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结合所学互联网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20.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答案】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科学技术·航天事业
21.与图中③对应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与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网络技术的应用 B.信息技术的应用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蒸汽机的应用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网络技术的应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A符合题意;信息技术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B排除;电力的广泛应用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C排除;蒸汽机的应用是在19世纪末之前占主导地位,D排除。
22.“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
A.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
B.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
D.促进了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为现代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可知,这一重大科技成就电的发现和应用,其推动力电力工业和电器产品的发展,C正确;A是蒸汽机的作用,排除;B是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排除;D是内燃机的作用,排除。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
B.战争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发明
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D.现代科技进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B
【详解】
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重点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意思,故A项错误;科技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故C项错误;现代科学技术开始于二战期间,故D项错误。
24.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国家公祭网为此举行了第四次网络公祭仪式,千万人在此祭奠遇难者,祈愿和平。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表明互联网( )
A.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B.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
C.改变历史研究方式 D.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该网站设七种语言,能帮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可知,互联网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广度,故B正确;材料内容是从互联网传播,让更多国家、人民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没有关于价值观、历史研究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描述,故ACD都与材料主旨无关,都排除。
25.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无关,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D.新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C
【详解】
据“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二战推动科技的发展,A排除;B属于夸大科技的作用,排除;D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故选C。
27.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促进中国更加重视科技 B.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
C.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答案】C
【详解】
从建国初规定科技发明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仅对获奖者頒发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到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反映出国家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激励,C项正确;1991年美苏冷战已经结束,不是促进当今中国更加重视科技的原因,A项错误;改革开放“开始”要求提高创新能力与国家早在1955年就已制定条例、设立科技发明奖项等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D项错误。
28.印度自20世纪60至80年代相继进行了“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信息反映了印度实现了粮食自给的主要经验是
A.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 B.农业向商品化发展
C.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答案】A
【详解】
通过农业领域的一系列革命,利用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交易平台”“种植技术”等,体现了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农业,A项正确;农业向商品化发展没有概括出印度农业的三大革命和“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等内容,B项错误;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只是印度实现粮食自给的部分原因,C项错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只是对材料部分信息的概括,不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D项错误。
29.2014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已近600家参展商的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C.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 D.中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在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并结合所学可知,21世纪,世界工业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故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中国经济实力领先世界,故排除CD。
30.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史实是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D.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答案】D
【详解】
根据图表可知,对比1995年,2014年全球互联网人口总数大幅增长,各国家和地区占比也有较大提高,说明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广,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D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故排除A;亚洲人口众多,因此占比高不代表渗透率最高,故排除B;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
31.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下表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B.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D.新科技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时间可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进行新科技革命,尤其是推行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美国经济在整个世界的地位,故B项错误;美国仍具有世界制造业的优势,故C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年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时开始运行的东海道新干线,不仅需要总额高达3800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而且要确保每小时200公里高速运行的安全,为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极大的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新干线建设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
——摘编自《日本的铁路系统》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干线的建成,对日本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答案】作用:促进日本其他行业和沿线的新兴行业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交通和物资的交流;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详解】
根据材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极大的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土木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可知,促进日本其他行业的发展;根据材料“由于新干线可在4小时之内将京滨、中京、阪神工商业地带及中间城市有机地连接起来,人员和物资流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可知,便利了人们的交通和物资的交流;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根据材料“因而大大促进了新干线沿线地带新产业的形成”可知,促进沿线的新兴行业的发展。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奥巴马认为,为了创建全面繁荣景象,美国不能失去其技术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部署新一代宽带;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倍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面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
【答案】(1)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科技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政府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
(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加大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推动互联网普及促进信息交流;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更新换代加速发展……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进行概括归纳。
(2)根据材料二“部署新一代宽带;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倍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从教育人才、科研的投入、互联网建设、基础科学的研究及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行回答即可。
34.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宗教神学的冲击。
(2)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1)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
(2)①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②工业革命推动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推动工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生产方式)在欧美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科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回答法国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动科学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详解】
(1)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
(2)论证:根据材料“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分别论证:科学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许多新的发明创造。工业革命推动政治革命:根据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可知,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推动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生产方式)在欧美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回答法国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动科学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35.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变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前两次工业革命各自主要起始国、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及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工业3.0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
(3)四次工业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中国。请各举一例说明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始国:英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现代工厂制;经济全球化:通过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始国: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变化: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了从加强到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体制的变迁。
(3)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等政治运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积极进行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之际,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详解】
(1)实际上是考查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国:英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现代工厂制;经济全球化:通过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始国:主要是美国和德国;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从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从加强到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来回答变化。
(3)根据所学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一角度概括。其它几次言之有理亦可。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