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
A、能生长和繁殖 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会呼吸和排泄 D、能运动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
物像变模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哪项措施最有效(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回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子库
4.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 能捕获小虫,把他分类为植物的原因是( )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
5.植物体、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7.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
A、生物种类增加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没有办法区分细胞质和液泡时,我们可以使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9.人在考试的时候会感觉到紧张,呼吸、心跳都会加快,起到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10.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
11. 右图为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狼与犬
B、狼与狮
C、猫与虎
D、猫与狮
12.下列属于植物的组织的是( )
A、番茄果实 B、蚕豆叶下表皮 C、小麦幼叶 D、一粒花生
13.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14.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组别操作
结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低/高倍镜
高
低
高
高
高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
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
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粗
粗
粗
细
细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1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如欲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放下,需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 )
A、为了使显微镜对好光
B、使物镜降至适当高度,以便使被观察物恰好对准物镜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坏
D、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物体像的高度
16.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17.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B、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别
C、荷花和人体的构成相差“系统”这个级
D、我们食用紫菜是使用它的叶片
19.下列属于植物果实的是( )
A、白果 B、葵花籽 C、西瓜子 D、松果
20.草履虫、蚯蚓、海星、水母分别属于( )
A、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原生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
D、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21.济南军区总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主
依据是( )
A、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衰老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生长
2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不能开花、结果 B、生殖离不开水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没有根、茎、叶分化
23.下表是某同学对9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成体内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24.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
⑵C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⑶D用 进行生殖,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植物。
⑷E生活在水中,它用 呼吸。
25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①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_______动物。
②图中C类动物是以__ ___(选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26.皮肤是人体的保护屏障,它有许多功能:
①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 组织构成。
②当人的手触摸到高温物体,会很快缩回来,这个过程中人体内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地是 组织。
③某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填“真皮”或“表皮”)。
④通过以上阅读,你认为“皮肤”应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
27.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你认为看的看到细胞最大的是 ,此时视野最 (暗、亮);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一般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眼望着目镜观察,同时另一眼________,这时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
(3)将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时,以45°角放下,为了防止__ __的产生。
(4)小枫在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时,你认为造成①的原因是 ,造成③的原因是 。
28.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方括号中填字母)名称: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
(5)一些水果中有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是细胞的细胞液,它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29.下列为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请回答:上表中A表示 C表示 。
30.在学习了植物分类之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玉米、松树、桫椤、葫芦藓、玫瑰、紫菜的特点进行分类,如下表所示,问其中①到⑥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1.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是 ,依靠[ ] 运动;乙是 依靠[ ] 运动。
(2)甲和已各由一个细胞构成,都生活在水中,他们都是 生物, 不需要从水中获得食物,所以它是 (填“动物”或“植物”)。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3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形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到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 与甲学者所提到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有的理由是 。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33. 中央电视台曾介绍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计,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甲
无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乙
有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⑴该实验的假设是 ;
⑵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⑶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4. 利用放射线辐射农产品能起到抑制发芽、杀虫杀菌、防止霉变等作用。但是,农产品经辐射后,营养成分是否受到影响呢?小亮与同学们以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开展了探究。他们将实验所用的柑橘分为四组,辐射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后, 将它们置于不同温度下贮藏10天,测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维生素C含量,单位是mg/100g。
第l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0剂量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低温
32.0
31.0
25.5
25.8
常温
27.7
27.2
25.4
24.8
高温
19.2
12.6
3.22
2.28
请问:
⑴在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 组;
⑵综合考虑上述信息,你认为如何处理柑橘,既能防止霉变,又能较好地保持营养成分? 。
七年级科学第二章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40分)
24.(1) , ,
(2) ,
(3) , ,
(4) 。
25.(1) ,(2) 。
26.(1) ,
(2) ,
(3) ,
(4) 。
27.(1) , ,
(2) , , 。
(3) ,
(4) , 。
28.(1) ,
(2)[ ] ,
(3)[ ] ,
(4)[ ] ,
(5)[ ] 。
29. , 。
30.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1.(1) ,[ ] , ,[ ] 。
(2) ,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14分)
32.(1) (2) 。
33.(1) ,
(2) ,
(3) 。
34.(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