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命题人:陈 达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
第I卷 选择题(共7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器”。它能使CO和NOx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烃类充分燃烧、SO2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上述方法的缺点是导致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大,从而大大提高空气的酸度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从根本上控制城市的各种污染源
D.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不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B.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C.测氯水的pH,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室温下,在0.01mol·L-1NaOH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mol/L B.1.0×10-6mol/L C.1.0×10-2mol/L D.1.0×10-12mol/L
4.下列表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O32-+2H2OH2CO3+2OH- B.Fe3++3H2OFe(OH)3↓+3H+
C.CH3COO-+H2OCH3COOH+OH- D.NH3+H2ONH3·H2O
5.25℃,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A.0.01mol·L-1HCl B.pH=2的H2SO4溶液
C.c(OH-)=10-13 mol·L-1 D.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
6.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促进了水的电离 B.c(H+)减小
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D.c(OH-)减小
7.向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加 B.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
C.溶液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小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I-
B.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K+、NH、AlO、CO
C.c(OH-)/c(H+)=1012的溶液中:NH、Al3+、NO、CO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NO
9.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产生和消失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于下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A.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NO转化为NO2
C.O3转化为PAN D.RH和NO2转化为PAN和O3
11.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0
290
②
1.60
0.20
0.0010
145
③
0.80
0.40
0.0010
145
④
0.80
0.20
0.002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12.T ℃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B.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13.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已知:
C(s)+1/2O2(g)=CO(g);△H=-Q1kJ/mol,CO(g)+1/2O2(g)=CO2(g);△H=-Q2kJ/mol
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A.1/2Q2 kJ B.1/3Q1 kJ C.1/3Q2 kJ D.1/3(Q1+Q2)kJ
14.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1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16.向100 mL pH=13的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2SO4溶液,当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约为
A.25mL B.36mL C.43mL D.82mL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
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B.35℃时,c(H+)>c(OH-)
C.水电离的百分率25℃>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18.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的NH3·H2O与10mL0.1mol/L的NH3·H2O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c(H+) B.c(OH-) C.电离程度 D. 中和时所需HCl的量
19.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w不变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H+)增大,Kw不变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不变
D.将溶液加热到90℃,K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
20.T℃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其能量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NH3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H2(g)=NH3(g);△H=(a+b)kJ·mol-1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1); △H=2(a-b-c)kJ·mol-1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H2的转化率增大
D.Tl>T2,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1.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b<a<c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
化钠溶液体积:c<a<b
22.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4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8分)
23.(12分)(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滴定时:用左手 ,右手 ,眼睛应紧盯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24.(每空2分,共12分)常温下,有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⑤
0.001mol·L-1
CH3COOH溶液
pH=10
NaOH溶液
0.001mol·L-1
NaOH溶液
pH=4
CH3COOH溶液
pH=4
NH4Cl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7(填“>”或“=”或“<”等,下同)。
(2)①稀释到原来的10倍后的溶液pH ④溶液的pH。
(3)④和⑤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④ ⑤。
(4)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两溶液体积关系为V(NaOH) V(CH3COOH)。
(5)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7,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可能为:
。
25.(每空3分,共15分)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达到平衡时。
(1)830K时,若起始时:c(CO)=2 mol/L,c(H2O)=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为 。
(2)830K,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 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
(3)若830K时,起始浓度c(CO)=a mol/L,c(H2O)=b mol/L,H2的平衡浓度
c(H2)=c mol/L,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
②当a=b时,a= c。
26.(每空3分,共9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 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体积CO2和H2的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 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第10 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
1molCO2和3mol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
c(CH3OH)=1.5 mol/L
B.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C.0~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
率为0.075 mol/(L·min)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6
E.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值增加
三厂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答题纸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命题人:陈 达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8分)
23.(12分)(1)左手 ,(2分)
右手 ,(2分)
(1分), 。(1分)
(2) _______ 。(6分)
24.(每空2分,共12分)
(1)pH 7(填“>”或“=”或“<”,下同)。
(2) 。
(3)④ ⑤。
(4) V(NaOH) V(CH3COOH)。
(5) pH 7, 。
25.(每空3分,共15分)
(1) ;K值为 。
(2) 。
(3)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
②当a=b时,a= c。
26.(每空3分,共9分)
(1) 。
(2)①△H3 0(填“>”、“<”或“=”)。
② (填字母代号)。
三厂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选修)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选择题(共7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D
A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C
C
D
AC
B
BD
题号
21
22
答案
D
A
22.解析化学平衡知识应用(判断平衡状态、图像分析、平衡移动原理、平衡计算);考题主要有两类形式:第一类考查平衡的一般问题,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计算)、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计算。回答化学反应速率时重点留意是否为浓度的改变量。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关键两者的温度高低。
第二类为等效平衡的相关判断。分析时建立如下解题模型:
原容器——等效的相关容器——判断是否压缩到与原容器体积一样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8分)
23.(12分)
(1)握活塞旋转开关(2分),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2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1分),半分钟(1分)。
(2)A、B、D。(6分)
24.(每空2分,共12分)(1)>
(2)>
(3)<
(4)<
(5)< CH3COONa和CH3COOH
25.(每空3分,共15分)(1)40%;1。
(2)25%。
(3) ; 2。
解析(1) CO+H2O(g)CO2+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mol/L) 2 3 0 0
转化浓度 1.2 1.2 1.2 1.2
平衡浓度 0.8 1.8 1.2 1.2
K=
(2)设CO的转化浓度为x CO+H2O(g)CO2+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 mol/L) 2 6 0 0
转化浓度 x x x x
平衡浓度 2-x 6-x x x
K=,x=1.5 mol/L
(3) CO+H2O(g)CO2+H2
起始浓度(单位均为mol/L) a b 0 0
转化浓度 c c c c
平衡浓度 a-c b-c c c
①,②a=b,则a=2c
26.(每空3分,共9分)
(1)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1
(2)①<
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