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多普勒效应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 多普勒效应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20: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 多普勒效应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是(  )
A.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不同
C.超声波被行进中的车辆反射后,测速仪上接收到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
D.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小石、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木锤替代橡胶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B.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参与振动的频率等于声波频率
C.空气中超声波传播速度远大于普通声波传播的速度
D.超声波迎着汽车行驶方向发射,汽车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低
3.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C.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甲、乙两列火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等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4.下列有关物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属于波的衍射现象
B.使用耳机让人们更好地欣赏音乐,是利用了波的干涉
C.医学上用“彩超”可以检查心脏、大脑和眼底血管的病变是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D.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雷声轰鸣不绝,属于波的干涉现象
5.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观察者与声源间没有相对运动也可能产生多勒效应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低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D.救护车迎面驶来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的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6.波源所发出的机械波的频率为,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也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波源静止不动,则观察者一定静止不动
B.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
C.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增大
D.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
7.小茗同学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研究多普勒效应,一列火车一边鸣笛一边快速经过火车站,在火车头经过小茗同学的前后一段时间内,小茗同学听到汽笛声的频率(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8.一辆大客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乐音,当大客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乐音的音调。当观察者坐上一辆小轿车后听到这个乐音的音调比原来低的是(  )
A.小轿车静止,大客车向他驶来
B.小轿车静止,大客车离他驶去
C.大客车静止,小轿车向着大客车驶去
D.大客车在前、小轿车在后,且小轿车速度大于大客车速度
二、多选题
9.下列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的是(  )
A.远去的汽车声音越来越小
B.炮弹迎面飞来,声音刺耳
C.火车向人驶来时,人感到鸣笛的音调变高;远离人而去时,人感到鸣笛的音调变低
D.大风中,远处人的说话声时强时弱
10.如图甲所示,女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小女孩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据图乙,下列关于小女孩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女孩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小女孩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小女孩在点C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小女孩在点C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多普勒效应的是(  )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
C.战场上士兵听到的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的我方炮弹飞行声音不同
D.星系谱线的红移现象
12.如图所示,小球P一边贴着水面每秒振动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x=0处是它的初始位置。图示为恰经10个周期时观察到的水面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x轴正方向一侧的观测者,接收频率大于5Hz
B.位于x轴负方向一侧的观测者,接收频率大于5Hz
C.水面波的传播速度是0.2m/s,小球匀速移动的速度是0.1m/s
D.水面波的传播速度是0.4m/s,小球匀速移动的速度是0.2m/s
13.站在火车站台上的旅客听到路过的火车鸣笛声的音调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火车进站时,鸣笛声的音调变低
B.当火车进站时,鸣笛声的音调变高
C.当火车离站时,鸣笛声的音调变低
D.当火车离站时,鸣笛声的音调变高
三、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一名观察者站在桥上观察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鸣笛通过桥梁向远处驶去。已知复兴号高铁列车通过桥梁所在路段时的速度为280km/h,列车发声器发出的笛声频率为500Hz,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列车发声器发出的笛声的波长为___________m,在列车远去时站在桥上的观察者听到笛声的波长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计算值。
15.如图表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
A.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反射现象    D.多普勒效应
(2)波源正在移向___________(选填A、B、C、D点)。
(3)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___________(选填A、B、C、D点)。
16.利用多普勒测速仪测速
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测量反射波的________,根据反射波________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17.正在铁路边工作的工人,听到一列火车的汽笛声,发现汽笛声的音调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_____,由此可判断这列火车正在_____(选填“背离”、“向着”)他行驶.
18.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哈勃从星光谱的观测中发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退行,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大,两者成正比,这个规律称为哈勃定律。一个遥远的超新星以速度v远离地球观察者,地球观察者测量的星系光谱波长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超新星发出光谱波长;地球观察者测量超新星发出光的传播速度为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19.生活中经常用“呼啸而来”形容正在驶近的车辆,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而言频率发生变化的表现,无线电波也具有这种效应.图中的测速雷达正在向一辆接近的车辆发生无线电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的无线电波.由于车辆的运动,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与发生时不同,利用频率差就能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已知发出和接收的频率间关系为,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若,,可知被测车辆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传播速度,故A错误;
B.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是由于介质折射率不同导致的,与多普勒效应无关,故B错误;
C.超声波被行进中的车辆反射后,测速仪上接收到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是由于多普勒效应产生的,故C正确;
D.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小石、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是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A.音叉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故A错误;
B.波传播时,介质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故B正确;
C.超声波也是声波,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相同。故C错误;
D.汽车越快,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但波源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B正确;
CD.若甲乙两列车相向正对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则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变大,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不变;故C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但是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A正确;
B.耳机利用了波的干涉,能够让人更好的欣赏音乐,B正确;
C.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这是波源和接受物体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的效应,C正确;
D.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音的多次反射,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5.D
【详解】
A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不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而是观察者相对波源的位置变化引起了听觉频率的变化,故AB错误;
C.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那么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故C错误;
D.救护车迎面驶来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的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
【详解】
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现在振源所发出的机械波的频率为180Hz,观察者所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也为180Hz,则说明振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若振源静止不动,观察者不一定静止不动,观察者绕振源做圆周运动时观察到的频率也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由多普勒效应可知:当火车靠近小茗时,小茗同学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变高,当火车远离小茗时,小茗同学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变低,故小茗同学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先高后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和观察者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高。当波源和观察者距变大,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低。 由于观察者听到这个乐音的音调比原来降低,即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减小,说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在增大。
故选B。
9.BC
【详解】
AD.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能量(振幅)决定,多普勒效应是指声源与接收者间相对运动而改变接收波的频率,故AD错误;
B.炮弹迎面飞来,声源和人间距离越来越近,人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变大,属于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
C.火车向人驶来或远离人而去,均会造成声源和接收者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人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变化,属于多普勒效应,故C正确。
故选BC。
10.AD
【详解】
小女孩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会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小女孩向左运动时,她感到音调变低。
故选 AD。
11.CD
【详解】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A错误;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又,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这是声音的共振,B错误;
CD.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飞行声音不同和星系谱线的红移现象都是多普勒效应,选项CD正确。
故选CD。
12.AC
【详解】
AB.小球每秒振动5次,所以波的频率为5Hz,小球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根据多普勒效应规律可知,位于x轴正方向一侧的观测者,接收频率大于5Hz,位于x轴负方向一侧的观测者,接收频率小于5Hz,所以A正确;B错误;
CD.小球的振动周期为
小球振动1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为
小球的速度为
水面波的传播速度为
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3.BC
【详解】
AB.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大时音调高,频率小时音调低,火车进站时旅客接收到的频率会变大,故音调变高,故A错误;B正确;
CD.火车离站时,旅客接收到的频率会变小,故音调会变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4. 0.68m 大于
【详解】
由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式可得
在列车远去时,观察者听到笛声的波长
因此在列车远去时站在桥上的观察者听到笛声的波长大于笛声的原波长。
15. D A B
【详解】
(1)该图表示的是多普勒效应,正确选项为D。
(2)从波长变化情况来看,波源正在移向A点。
(3)由于波源远离B点,所以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B点。
16. 频率 频率
17. 多普勒效应; 向着;
【详解】
听到一列火车的汽笛声,发现汽笛声的音调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多普勒效应,由此可判断这列火车正在 向着他行驶.
18. 大于 c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遥远的超新星以速度v远离地球观察者,则地球观察者测量的星系光谱波长大于超新星发出光谱波长;根据相对论原理,地球观察者测量超新星发出光的传播速度为c。
19.30
【解析】
【详解】
由题给出的信息可知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