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4 08: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民生路■辛亥革命的酝酿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7课 辛亥革命孙中山故居
广东中山市翠亨村年轻时的孙中山(17岁)
1866.11.12~1925.3.12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思考:孙中山为什么选择革命之路? 列强侵略→忧国忧民
西式教育→ 思想进步
满清腐败→变法之路行不通一、辛亥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名称 成立地点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檀香山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长 沙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上 海 蔡元培

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目标主要革命团体统一革命政党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中 国 同 盟 会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2、同盟会的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05年8月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 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二、武 昌 起 义
(辛亥革命的高潮)
(1)革命党人做了哪些准备?
① 1911年,文学社和共进社联合成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总部(蒋翊武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②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发展了大批革命成员(例如:熊秉坤、金兆龙等)。

(2)经过:
10月9日正午……
10月10日晚……
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广义)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指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内,全国有十多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3)、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题词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公元=1912+民国-12、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孙中山、黄兴等参加临时参议院成立典礼。前排左起第三人为黄兴,第四人为孙中山。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孙中山为了用法律形式把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起来,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月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包括曾发布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禁烟、限期剪除发辫、保护华侨、办理公债等命令,以及关于慎重农事、禁止缠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命令。帝国主义(和谈)(威 胁)(支持)革命党人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结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宣布“退位”。从此,二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宣告结束。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京师公报》印发的号外  1912年2月13日,《京师公报》印发的刊登清帝宣布退位,以及优待皇室各条件的号外。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结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思考:
1辛亥革命是一次什么性质的革命?
2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么看?
功绩①推翻了清王朝; 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足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教训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评价:功绩、不足、教训……课堂小结:谢谢!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  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准备在武昌起义。图为策划武昌起义的文学社领导人之一蒋翊[yì]武和共进会领导人之一孙武。蒋翊武
1885~1913
湖南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孙武
1879~1939.11.10
湖北夏口人  1911年10月9日正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起义用的旗帜,印信、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在形势危急下,蒋翊武通知革命党人当晚发动起义。正在这时,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捕,第二天,被湖广总督下令杀害。武汉“三烈亭”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雕像武昌首义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革命党人熊秉坤等人在这里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驻南湖的新军炮队立即起义,进驻中和门开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此后,中和门就改称起义门。这是1981年重修后的起义门。武昌起义门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起义军连续三次猛攻,攻克总督衙门,并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汉阳、汉口的革命士兵也先后起义。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旧址。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设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蛇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