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位移与时间关系图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物理《位移与时间关系图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11-14 09: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可以用直线坐标系定量描述质点位置及位移。
那么如果要描述运动过程中任一时刻的位置
及任一段时间的位移呢?位移-时间图像 例如:在平直的公路旁每隔100米竖立着有标号的电线杆Ⅰ、Ⅱ等,一观察者坐在汽车上.研究汽车的运动情况.当汽车经过各电线杆时依次按下秒表,做下了如下记录:时间t/S
0
4.9
10.0
15.1
19.9
位移X/m
0
100
200
300
40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每5s)里汽车的位移是相等的(100m). 作图步骤:(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移X.(2)描点法描出数据(3)用平滑的曲线尽可能的把绝大部分点连接起来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结论1: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以参考点为原点):结论2: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质点静止结论3:起点不在原点(1)始于x轴:开始计时时物体未从坐标原点出发
(2)始于t轴:计时开始后过了一段时间物体才出发例题:
如图所示,Ⅰ、Ⅱ图像有什么不同?答: Ⅰ的斜率 > Ⅱ的斜率
即tgβ > tg α 。结论: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大小(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负(倾斜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
1A质点做越来越慢的变速运动B质点做越来越快的变速运动结论4: 图像是曲线表示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根据X —t图象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结论5:图像不是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问:
图中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
哪个过程运动最快?第3s内位移为多大?
4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第4秒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如图2-2-6所示,关于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A、B两物体的X-t图像平行,那么它们运动的速度相同
B.计时开始,即t=0时,A在离开坐标原点So处,B也开始离开原点
C.当t=to时,A、B两物体相距为So
D.经过很长时间后,A、B两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可能相遇A如图2-2-7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X-t图象,则A.甲、乙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则一定相遇  
C.t1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遇
D.t2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遇ABC图2-2-8中图象为一质点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0--40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0s运动的方向与后20s运动的方向相反 
C.前20s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后20s做速度减小的运动   
D.前20s为匀速运动,后20s也为匀速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BD物体甲和乙分别从A、B两处作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2-2-9所示,则A. 甲的速度大小为0.75m/s
B. 乙的速度大小为0.5m/s
C. t=4s时甲和乙相遇  
D. 在0~8s内,甲和乙最远相距5mABCD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示他的运动状态( )答案:B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 D.乙运动的速度大小大于甲运动的速度大小答案:BD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s内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