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篮 球 双 手 胸 前 传 接 球
一、教学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在教学环境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表象,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估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使学生的鉴别能力得到发展。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及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让全体同学都参与,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运动技能: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动 作的含义, 做到动作清楚,手部动作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力量等素质。
4、心理健康: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 使学生在特殊的环竟下能独立学习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一项开展相当广泛的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篮球学习得到美育熏陶。中学阶段是学生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培养篮球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经常运用篮球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1、高中二年级女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她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身体发生巨大变化,部分生理指标趋于成人化,女生由于对自己身体的剧烈变化还不能完全接受,导致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呈现消极化;在心理上表现出不敢也不愿意参与许多运动项目的练习,不太好动、好奇心不够强。但她们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
2、高中二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采用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 学法
本课学法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六、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传球手型
2、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对手型的控制
七、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游戏热身导入—————学习新知识—————拓展延伸————放松
(1) 课的开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从而体现体育课的严肃性
教学手段:采用常规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口令练习 。
教学要求:动作干净利索,整齐一致。
(2)课的热身导入
以”活动篮筐“游戏作为导入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用《灌篮高手》做衬托来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为新课教学做好感情铺垫。通过游戏,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投篮的命中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从而导出本课所学内容
(3)学 习 新 知
教学步骤:1、尝试练习 2、自主尝试 3、集体教学 4、示范引导 5、分组练习
纠错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足自主纠错
(4)拓 展 延 伸
设计意图:根据现在学生在家庭、社会所处的位置,以及生活的现状,让她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并在“劳动”中享受“丰收”的喜悦。从而体会到“丰收”来自于辛勤的“播种”
八、放 松
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快从紧张激烈学静下来,同时,在老师的语言暗示中放松身体,舒缓情绪,从而使学生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课堂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