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童年的发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童年的发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4 10: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 童 年 的 发 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学习目标 我会读
胚胎 祸患 澄澈 双臂 天赋 淘气 妨碍 岂止 痴迷 厘米 困窘 羞愧 幸亏 绞尽脑汁 小组讨论: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
飞鸟等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化
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理解语句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作者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童年这段故事让他在自豪之余,也有着丝丝的愤懑。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本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从课文中看,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讲课时“一本正经板着面孔”。显然是要用这表情控制学生不许胡思乱想,事实上也达到了这个目的,“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就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 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童年的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找老师解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驱逐迫害) 哥白尼: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不然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 “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课后延伸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