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深圳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深圳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6 00: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深圳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
生 物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 40分。第1~12 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高尔基体中形成
C.线粒体与叶绿体基质中均无 ATP生成
D.在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细胞器
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2条或 2条以上的多肽链构成的
B.数量相同的5种氨基酸可以组成不同的多肽链
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3.下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5℃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B.酶在65℃溶液中发生了可逆性变化
C.25℃条件下,0~t1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等
D.根据图示结果可知,该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某些生物学原理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和养殖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能被农田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物和能量被农作物利用
B.农田被水淹要及时排水,否则根细胞会因缺乏氧气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导致烂根
C.要根据草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载畜量,放养的羊或牛维持在K值可提高每年的出产量
D.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5.下列有关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同一时期
D.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6.如图为某基因型为 AaBbCc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某阶段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中 A、B、C表示基因及其所在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碱基对的缺失、替换或增添导致的变异常常发生在图示过程之前的阶段
B.2、3或6上出现基因 A,属于相同的变异类型
C.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7与8未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在受精过程中,基因B/b与基因C/c 的自由组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发生
7.科研人员对某单链 RNA病毒进行基因测序,确定了该病毒感染过程中所需关键蛋白的基因,并通过基因工程制造出相应的疫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增殖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宿主细胞
B.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以得到四种产物
C.人体注射该种病毒的疫苗后,会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该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相比T2噬菌体更容易发生变异
8.已知某条染色体上有基因X和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Y,现将某外来脱氧核苷酸序列Z插入该DNA片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Z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X中,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若Z为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 X中,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若Z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Z为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发生了基因重组
9.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羔羊,该塑料袋中有血氧交换系统,并通过营养输入口输送营养物质,通过废液输出口排出代谢废物。早产羔羊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后,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将“人造子宫”中的电解质溶液换成蒸馏水,则羔羊不会成活
B.如果“人造子宫”的血氧交换系统发生障碍,则羔羊会立即死亡
C.“人造子宫”中的羔羊要经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如果营养输入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则羔羊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能会增加
10.“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体中可能会进行基因的表达过程
B.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根的背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11.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细胞也属于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
C.第二次再接触相同的抗原后,c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d细胞
D.b细胞是T细胞,接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的d细胞是效应 T细胞
12.一种被称为“十七年蝉”的生物虽然在地面存活时间不超过4 周,但仍然给正处于新冠疫情期间的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要调查十七年蝉幼虫的种群密度,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
B.十七年蝉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其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气温、天敌、传染病等会对十七年蝉的种群数量造成影响
D.在空间上,十七年蝉因为食物分布不同而存在垂直结构
13.科学家获得一种突变蚊子。将纯合的突变雄蚊与野生型雌蚊交配,F1全为突变型,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为9:1(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野生型只有一种基因型 B.F2中有四种基因型致死
C.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5
14.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 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无论细胞分裂几次均不会出现试管①中的 DNA带
B.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加,试管③中的b带比重增加,a带比重降低
C.该实验可以证明 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
D.大肠杆菌的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但复制产生的D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15.某研究小组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性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控制甲病和乙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Ⅱ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Ⅱ3和Ⅱ4再生育一男孩,该男孩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1/4
C.甲病和乙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同,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
D.若乙病是红绿色盲,则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1或Ⅰ2。
16.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9.8℃条件下第10天后出现环境阻力
B.该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C.24.8℃条件下第8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在达到 K值之前出生率与死亡率都越来越小
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8分。
17.(12分)图甲表示生物体中两个重要的细胞代谢过程模拟图,1~9表示物质,Ⅰ~V表示场所;图乙表示线粒体中某种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O2产生和消耗的场所分别为 、 (用“Ⅰ~V”作答); (填数字)可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去。
(2)正常生长的该种绿色植物,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罩上,此后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ATP/ADP比值下降 B.NADPH/NADP+比值下降
C.CO2的固定加快 D.O2的产生停止
(3)若图乙中的酶参与水的生成,则该酶最可能分布在 上。(用图甲中“I~V”作答)
(4)图乙中,在0℃左右A点不与横轴相交的原因是 。
18.(12分)为了探究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选取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雄性大鼠若干只,随机分为6组,普通饮食对照组(C组)、普通饮食+连续运动 90min 组(CEA 组)、普通饮食+上下午各运动45min 组(CEB组)、高脂饮食对照组(H组)、高脂饮食+连续运动90min 组(HEA组)、高脂饮食+上下午各运动45min组(HEB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是一类 (化学本质)类激素,其发挥作用时具有 (答出亮点)的特点。
(2)请据图分析,H组空腹血糖高干C组的原因是 。
(3)研究发现与C 组相比,H组大鼠体重偏大,请分析原因是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 的游泳方案更有利于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
19.(12分)在某时期内某草场蝗灾严重,为了掌握灾情,对该草场的几种蝗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图 2为该草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上述4 种蝗虫中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 。大量施用农药杀灭蝗虫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实行大而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蝗虫的寄生虫)可以很好地控制蝗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图1中,在红腹牧草蝗的种群密度小于 15只/m 时,牧草产量增加,请说明原因: 。(牧草增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
(3)图2中,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4)若延长食物链 (填“能”或“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0.(12分)家猫的皮毛颜色,雄性只有黑色和橙色,雌性有黑色、橙色和黑橙花斑三种,现将纯合的黑色雄猫和纯合橙色雌猫杂交,得到的F1中雌性均是黑橙花斑,雄性均是橙色,有人据此现象提出两种假说:
(一)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雌性和雄性中的表现型不同;
(二)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体细胞中会有一条 X染色体失活。在胚胎发育到原肠肽的时期,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条随机失活,并且一旦这个细胞后动了对某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进程,那么这个细胞的子代细胞都会保持对同样的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说(一)正确,让F1雌猫和雄猫杂交,则子代毛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若假说(二)正确,那么黑橙花斑的家猫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原因是 。
(3)为了探究这两个假说哪个更加合理,请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以及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
人们常常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培养酵母菌可以利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其成分为马铃薯20g,葡萄糖2g,琼脂1.5~2g,水100mL,自然 pH。回答下列问题:
(1)在 (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 。
(2)根据物理性质划分,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为 培养基。研究表明,酵母菌虽然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菌可以在蜂蜜、果酱等含水量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后者表明,它们对渗透压的耐受性 。
(3)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以无菌操作准确称取干酵母 25g,置于225mL无菌水中并混匀,即为1:10样品稀释液,直到样液浓度稀释到10-7,再利用 法接种,这个浓度能够较准确进行计数的原因是 。
(4)若采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产酒,制备海藻酸钠溶液时,由于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速度较慢,需要通过
促进其溶解。发酵产酒过程最重要的成分是酵母菌体内的酶,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 来表示。

2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存在于T细胞表面。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能与PD—1特异性结合,诱导T细胞瓦解死亡,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帮助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逸。将PD—1和 PD—L1作为靶点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已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上述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根据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切取患有骨髓瘤的小鼠的瘤块,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其目的是 。然后加入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置于 培养箱中培养,以备所需。
(2)为制备 PD—1抗体和 PD—L1抗体可分别将 PD—1和PD—L1作为 注射到健康小鼠体内,从产生免疫反应的小鼠脾脏中获得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后,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杂交瘤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细胞可以融合,依据的细胞学原理是 ,这些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 ,目的是 。
(3)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有 、 。
湛江、深圳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
生物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内质网中形成,B错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少量ATP生成,
C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中合成,D错误。
2.B 蛋白质是由肽链盘曲折叠构成的,也可能只有1条肽链,A错误;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
tRNA,不是蛋白质,C错误;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D错误。
3.C 因为图中涉及到的温度很少,虽然在这三种温度下 45℃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快,但该温度不一定是该酶的
最适温度,A 错误;该酶在65℃溶液中会变性,变性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B错误;根据图示无法判断酶的作用机理,D错误。
4.D 农家肥中富含有机物,可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产生CO2和无机盐并释放能量,无机物可以被农作
物利用,但能量不能被农作物利用,A错误;农田被水淹后烂根是因为根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所致,B错误;放养的牛或羊的数量应该维持在 K/2 附近才能提高产量,C错误。
5.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但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
6.A 若不发生变异,2上应该含有基因A,3上应该含有基因a,6上没有基因A或基因a,3或6上出现基因
A,分别属于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作为姐妹染色单体的7和8不会分离,C错误;基因 B/b 与基因C/c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在受精过程中,D 错误。
7.B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彻底水解后会得到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共六种产物,B错误。
8.D 若乙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X中,则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若乙为有遗传效应的片
段,且插入位点在基因X中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若Z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不会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若Z为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插入位点在片段 Y中,则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
9.B 如果羔羊短时间内氧气供应不足,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羔羊缺氧后也不会立即
死亡,B错误。
10.D 根的背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D错误。
11.D 图中的 a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
原,A错误;图中所示的过程为细胞免疫,B错误;c细胞不能增殖分化为b细胞(T细胞),C错误。
12.D 在空间上,群落的不同种群之间可能由于食物分布不同而存在垂直结构,但十七年蝉的种群内部不存
在垂直结构,D错误。
13.D 野生型是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只有一种(aabb),A 项正确;F2中有四种基因型(AAbb、Aabb、aaBB、
aaBb)致死,B项正确;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其基因应该在常染色体上,C项正确;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abb=9:1,其中 AABB、aabb是纯合子,分别占总数的1/10,因此杂合子的比例为4/5,D项错误。
14.A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试管③中a带的比例会增加,b带的比例会降低,B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不能证明 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15.B 根据Ⅱ7和Ⅱ8均是甲病患者但生有不患甲病的女儿(Ⅲ11),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Ⅱ3
和Ⅱ4不患乙病但生有患病的儿子,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判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甲病和乙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甲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同,由于不能确定乙病具体的遗传方式,所以不能确定该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高低,C错误;若乙病是红绿色盲,则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Ⅰ2,D错误。
16.B 19.8℃条件下第10天前已经出现环境阻力,A项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
个体数最大值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项正确;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条件下大约第五天时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项错误;在达到 K值之前出生率越来越小,死亡率越来越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越来越小,最后接近相等,D项错误。17.(每空2分)
(1)V Ⅱ 2
(2)C
(3)Ⅳ
(4)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所以低温条件下酶仍然有活性不会失活
18.(除注明外,每空2分)
(1)蛋白质 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2)高脂饮食使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受损(失活)(或高脂饮食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2 分);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水平升高(2分)
(3)高脂饮食导致过剩的脂肪在体内储存
(4)上下午各运动 45min
19.(每空2分)
(1)亚洲小车蝗 间接
(2)少量蝗虫采食,能促进牧草再生长,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
(3)c+h(或h+d+f或 h+f+i+e)(c/a)×100%[或(b-h)/a×100%或(f+d)/a×100%或(f+i+e)/a×100%](4)不能
20.(每空3分)
(1)黑色:橙色:黑橙花斑=1:2:1
(2)雌性杂合胚胎的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黑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皮毛颜色就呈现橙色,反之就呈现黑色,因此不同个体在胚胎发育中不同细胞中X染色体失活的情况不同,因此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家猫(合理即可)
(3)实验思路:选择多只黑色雌猫和橙色雄猫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后代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一更合理;若后代不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二更合理(或若后代雄猫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一更合理;若后代雄猫都是黑色猫,则假说二更合理,合理即可)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
(1)无氧 C6H12O6→2C2H5OH+2CO2(2分)
(2)固体 高(或强)
(3)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 之间(2分)
(4)小火,或间断加热(2分)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合理即可,2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
(1)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2分) 二氧化碳恒温(2分)
(2)抗原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2分) 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2分)
(3)作为诊断试剂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