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登勃朗峰
1.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雇佣(gù) 霓裳(ní) 缭绕(liáo) 白雪皑皑(ǎi)
B.急湍(tuān) 骤然(zhòu) 逗留(dǒu) 纷至沓来(tà)
C.妩媚(mèi) 辚辚(lín) 灼灼(sháo) 瞬息万变(shùn)
D.醺醺(xūn) 巉峻(chán) 俯瞰(kàn) 色彩斑斓(lán)
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隧道 可悯 诺言 轻歌漫舞
B.绚丽 闪铄 歇息 和颜悦色
C.蔓延 陡峭 打嗝 络绎不绝
D.宛如 巍峨 敝篷 名副其实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走出帐篷,骑上快马,拾级而上地飞奔而去,转眼间已冲上对面的小丘。
B.国庆之夜,人们轻歌曼舞,共庆佳节。
C.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纷至沓来。
D.王经理对人和颜悦色,下属都非常喜欢他。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当代青年要切实____________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2)成语有“汉语活化石”之称,短短几个字,就____________着一段历史、一段寓言,或一段哲学思索。
(3)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景区吸引着各地游客____________,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A.担负 隐含 纷至沓来
B.担任 隐藏 络绎不绝
C.担任 隐藏 纷至沓来
D.担负 隐含 络绎不绝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是法国作家,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小说。
B.《远处的青山》收录了查尔斯·狄更斯、奥斯卡·王尔德、约翰·高尔斯华绥、华盛顿·欧文等名人名家旅行中的所见所感。
C.本文写作手法自由,既有散文的笔法,也有小说的写法。
D.《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但语言也体现了“马克·吐温式的幽默”。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出于对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永远爬不完。
C.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叹。
D.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ōng(_____)绿
zhòu(_____)然
hōng(_____)鸣
xuàn(_____)丽
纷至tà(_____)来
沟hè(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本文选自《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A项,皑ái。B项,逗dòu。C项,灼zhuó。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漫一曼。B项,铄一烁。D项,敝一敞。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不合语境,“拾级而上”指逐步登阶向上。这个词语与“快马”“飞奔而去”的语境不符。B项,使用正确,“轻歌曼舞”指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C项,使用正确,“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D项,使用正确,“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1)句,“担负”的意思是承当,与后文的“使命”搭配恰当,“担任”的意思是担当某种职务或工作。(2)句,“隐含”的意思是隐约含有、暗含,“隐藏”的意思是藏起来不让发现,根据关键信息“一段历史”“一段寓言”可知,此处应选择“隐含”,故可排除B、C两个选项。(3)句,“纷至沓来”是动词,“络绎不绝”是形容词,景区“吸引着各地游客”应用“纷至沓来”,不能是“络绎不绝”。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法国作家”表述有误,应是“美国作家”。
6.答案:C
解析:A.是因为作者觉得他们不能充分感受到旅游的快乐,可怜可悯。B.山越高越能看到更独特的风景。D.文中还写了下山投宿途中的奇人奇事。
7.答案:葱 骤 轰 绚 沓 壑
8.答案:马克·吐温 美 汤姆·索亚历险记 远处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