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用天然气代替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2.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3.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乘电动公交车,提倡绿色出行 B.用洗菜水浇花,节约淡水资源
C.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直接露天焚烧
4.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环境问题 B 微观解释
①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变暖 ②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酸雨、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有关 ①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②白糖在水中溶解 分子不停运动 ③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物质的用途 D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食品防腐 ③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作烟雾弹 ①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②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③停止加热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A.A B.B C.C D.D
5.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B.安全常识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消毒净水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发生火灾 ——拨打“110”
C.环保知识 D.物质鉴别
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空气污染 O2和CO2——澄清石灰水 N2和O2——带火星的木条
A.A B.B C.C D.D
6.2018 年和 2019 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 CO2和 SO2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8.截至2021年6月14日20时,江西抚州和鹰潭两市的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十,并且江西全省11设区市的空气质量都是优级。下列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推广燃煤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9.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有毒的NO气体,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可将NO按下图所示过程(①~④)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NO分解的中间产物为N2O2
C.过程②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该工艺可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10.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过程2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过程1、过程2的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都不变
D.此流程中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11.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D.过度使用化肥不会污染水
1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
B.大力发展水电,减少燃煤发电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氢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优点,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铁生锈、食物变质主要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
(3)目前居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用天然气做饭主要是利用了天然气的___________。(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4)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目成正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1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其分支之一是能源化学。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
(2)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的重点。
①我国将推行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某品牌汽车使用相同标号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时,每百公里油耗和CO排放量的数据如表。
项目 平均油耗/L CO排放量/g
乙醇汽油 11.8 1.358
普通汽油 11.8 2.108
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醇汽油对环境更友好的理由是_________。
③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3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
④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路灯 C.核动力潜艇
16.为防止全球变暖,我国承诺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的示意图。
(1)上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_______(填“化学能”或“热能”)。
(2)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_______个氢气分子。
(3)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甲醇)和H2O,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4)上图中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17.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触的状态。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文中涉及到的塑料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_____(填字母)。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氢气燃烧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充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不使用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两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选项A正确;
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选项B正确;
C、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故应合理、有计划地开采,而不是加速开采,选项C错误;
D、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用天然气代替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选项D正确。
故选:C。
2.B
【详解】
A、大量植树造林可有效净化空气,应该提倡,选项不符合题意;
B、直接燃烧煤炭,产生有害气体及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空气,不应该提倡,选项符合题意;
C、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无污染,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该提倡,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应该提倡,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A、乘电动公交车,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用洗菜水浇花,可实现“一水多用”,节约淡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A、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说法正确;②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能造成城市空气污染,说法正确;③酸雨的形成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是因为氟里昂,都与空气污染有关,说法正确,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B、①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说法正确;②白糖在水中溶解,说明分子不停运动,说法正确;③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体积不变,说法不正确,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
C、①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说法不正确;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食品防腐,说法正确;③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可用于制作烟雾弹,说法正确,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
D、①不能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以防止中毒,说法不正确;②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以防止中毒,说法正确;③停止加热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说法不正确,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
故选A。
5.D
【详解】
A、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消毒,故A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而不是用嘴吹灭,以免发生火灾,发生火灾要拨打“119”,而不是110,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N2和O2,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CO2是空气的成分,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C
【详解】
A、阴离子带负电荷,但带负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电子也带负电荷,推理不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只含一种元素,但它们是混合物,推理不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推理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伴随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反应,灯泡发光放热,有能量变化,但不是化学变化,推理不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烟尘、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B不符合题意;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C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烟尘等大气污染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A、由图示可知,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最终生成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N2+O2,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示表示的为NO分成氮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氮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和氮分子,没有中间产物,选项说法不正确;
C、过程②的变化,分子分成原子,不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过程将NO转化为N2、O2,可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过程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错误。
B、过程2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作用下生成铁和氧气,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
C、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过程1、过程2属于化学变化,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都不变,正确。
D、过程1生成物是炭黑和四氧化三铁,此流程中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
A、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A错误;
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C正确;
D、过度使用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B.大力发展水电,减少燃煤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都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正确。
D.将工厂烟囱加高不能防止污染空气,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的废气经过净化处理才可进行排放,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热值高 原料来源广 生成物无污染
【详解】
氢气具有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高,且原料的来源广等优点,所以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热值高;原料来源广;生成物无污染; ; 。
14.
(1) O2 H2O
(2)N2
(3)可燃性
(4)C
【解析】
(1)
铁生锈、食物变质主要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表明空气中有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
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证明空气中含有水分,其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填N2。
(3)
用天然气做饭是因为天然气能够燃烧放出热量,即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故填可燃性。
(4)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目成正比,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则空气组成微观模型中,氮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约为4:1,与图C相符,故填C。
15.
(1)石油
(2)CH4+2O2CO2+2H2O
(3) 混合物 每百公里平均油耗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标号乙醇汽油排放的CO比普通汽油少 27g ABC
【分析】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2)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3)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故填:混合物
根据表格可知:每百公里平均油耗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标号乙醇汽油排放的CO比普通汽油少。 故填:每百公里平均油耗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标号乙醇汽油排放的CO比普通汽油少
设:3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x。
故填:27g
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太阳能路灯利用太阳能,核动力潜艇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核能都是新能源。故填:ABC
【点睛】
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
16.
(1)化学能
(2)2
(3)不属于
(4)H2O
【解析】
(1)
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2个水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2个氢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从微观的角度讲,每2个水分子分解,会产生2个氢气分子。
(3)
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甲醇)和H2O,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4)
水即作反应物又作生成物,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O。
17.
(1)A
(2)D
(3)
相同条件下,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氢气制取成本高 氢气运输和贮存困难
【分析】
(1)
A、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废弃塑料属于可回收物,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不符合题意;
C、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不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指危害比较小,没有再次利用的价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B、将气态水升温,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故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符合题意。
故选D;
(3)
氢气燃烧生成 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由图可知,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不使用氢气的原因是:氢气制取成本高、运输和贮存困难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