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篮球——行进间投篮及组合练习教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篮球——行进间投篮及组合练习教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19 08:5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行进间投篮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四目标,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之产生运动兴趣,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在教学中遵循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体育的快乐。
二.教材与学情
篮球运动是初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开展篮球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结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篮球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的形成。行进间投篮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基本技术,是球员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行进间投篮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熟练、协调,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解决行进间投篮的手脚配合问题,为以后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授课班级是初三(1)班学生,学生的纪律一般,但热爱运动,不过对于一些技术性动作掌握较差,为了提高他们运动技能,本次课选择技术动作相对基本但较难以掌握的行进间投篮为内容,采用讲解、示范、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三.方法与特色
本课采用讲解示范法,学生自主与合作结合的方法,还有游戏和比赛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1游戏化教学:辅教材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2创设情景,合作练习:创造真实的篮球比赛情景,结合传接球上篮练习,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3循序渐进,体能技术相结合:通过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重复练习,既巩固了技术动作,又增加了运动强度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四.组织与安全
本节课上课场地为相连的三个篮球场,场地较为宽阔,三面有围墙和围栏,一面连接田径场。基本队形有2种,第一种是集合队形,左右间隔一拳,前后距离1臂。第二种是左右间隔2臂,前后距离2臂的体操队形。
各集合采用第一种队形,原地持球练习和行进间运球练习均采用第二种队形。
安全措施:
1.在课堂常规中,教师提醒学生,在课堂上服从教师的指令,并相互帮助。
2.原地持球练习和行进间运球目的是充分活动关节,防止受伤。
3.分组练习时保持前后练习学生有安全距离,避免碰撞。
五.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三块
器材:标志物若干,篮球38个
体育课授课计划(教案)
周次: 课次: 2
内容 篮球行进间投篮及组合练习 重点 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难点 身体的协调配合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行进间投篮动作的要领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投篮技术情感:通过运动体验,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结构 课的内容 目的要求  教学与组织 运动量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 1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二.导入课的内容1.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2.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迅速,报数响亮 教法:语言导入课的内容提出本课学习的任务、要求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准备部分 篮球行进间专项准备活动1.行进间单脚提膝跳2.行进间高抬腿3.行进间后踢腿4小碎步接加速跑5.180°转体跳原地球性练习1.持球转体练习2.原地高低手运球3.原地换手运球4.跨步运球5.两人运球对抗练习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精神饱满,精神集中目的:充分活动开全身各关节要求:运球途中听教师指挥练习 1. 两个边线距离,进行行进间专项准备活动。 ☆ ☆ ☆ ☆ ☆ ☆ ☆ ☆ ★2.基本体操队形进行原地有球练习 11 33
基本部分 一.主教材(行进间投篮)18’练习1: 接球上篮练习练习2: 运球过人上篮练习练习3: 侧掩护上篮练习二辅助教材游戏:撒网捕鱼 目的:加强学生持球的手脚协调配合要求:除排头外,每人一球,上篮完成,自己运球排到对面队尾 要求: 持球做假动作,完成上篮后自抢篮板,完成本队任务后排到对面队尾。目的:在练习行进间上篮的同时增强运球和传接球能力。要求: 掩护到位,不产生推人等犯规动作。要求:在规定区域内完成游戏内容。 一1 练习方法:学生两路纵队站于底线,排头同学跑出接对面同学传球,运一下接行进间投篮。完成后排对面队尾,同时传球同学跑出接球上篮,依次循环。 2 练习方法:A、B两组同学站于罚球线两个对角,B1同学完成上篮后抢到篮板将球传给A1,然后回去防守B2同学,A1将球传给B2,B2运球假动作过人上篮。 A B3 练习方法:在练习2的基础上,A组同学做完传球,给B组同学做侧掩护。1 游戏规则:半个篮球场为“鱼塘”,选两名学生手拉手做渔网,其余同学为“鱼儿”,在池塘范围内跑动,被“渔网”抓到或跑出“池塘”的鱼儿则加入渔网这组,直到所有鱼儿被抓光。 111 3325
结束部分 一.放松练习3’1.静态拉伸二.总结下课1’1总结本次课2学生回收器材3师生再见! 要求:认真完成放松活动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密度与负荷 课后反思
年级 执行日期: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