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培优(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只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液体对两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分别为、,则( )
A., B., C., D.,
2.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4:1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甲、乙两图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变化量等于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轻质圆柱形薄容器甲和乙,底面积S甲:S乙=2:3,分别盛有两种液体A和B,容器底部用细线拉着相同实心物体C,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液面高度相同。pC:pA:pB=1:2:4,当细线剪断,待物体C静止后,甲和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都不对
4.将一个密度为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装满水和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水和酒精足够多)。小球静止时,溢出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己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和B,A的下端与物块甲通过轻质细绳相连,B的上面放着物块乙,A、B都刚好浸没于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绳的拉力大于乙的重力
C.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
D.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6.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7.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 ,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 10cm,金属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 100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 1N
B.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 100Pa
C.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
D.金属球的密度为2.7 ×103kg/m3
8.水平桌面上分别放置一个装满液体的溢水杯和一个装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将a球放入烧杯中,a球在液体中下沉。再将与a球完全相同的b球放入溢水杯中,b球漂浮,溢出的液体全部流入烧杯中,a、b两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溢水杯中液体的密度
B.两球都静止后,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所受浮力
C.溢水杯中液体溢出后,溢水杯底所受液体压强变小
D.b球放入溢水杯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9.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A漂浮、B悬浮、C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B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D.C密度一定小于A的密度
1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二、填空题
11.重力为15N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10.1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m3。
12.如图所示是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一个底面积为,高为的长方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央,木块密度为。小华向容器中注入水,此过程中木块始终竖立,水未溢出容器外(,)。则木块的重力为________,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
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所受的浮力F甲、F乙、F丙之间的关系应为:F甲_______F乙_______F丙;它们的密度ρ甲、ρ乙、ρ丙之间的关系是:ρ甲_______ρ乙_______ρ丙。(选填“>”、“<”或“=”)。
14.如图甲所示,底面积S为25cm2的圆柱形平底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未知液体,将容器放入水中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容器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1=10cm,该容器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 N;如图乙所示,从容器中取出100cm3的液体后,当容器下表面所处深度h2=6.8cm时,该容器仍处于直立漂浮状态,则未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g取10Nkg)
15.将一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杯中,静止后溢出19g水,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cm3;擦干后,又将小球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杯中,静止后溢出了16g酒精;则小球的质量是______g,在水中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小球的密度是______kg/m3。(已知ρ酒精=0.8×103kg/m3)
16.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A和B(VA>V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______pB。若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烧杯中均装有足够等量的水,将A、B两物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后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A和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FA______FB(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块竖直放置在水中,它恰好能悬浮在水中,物块的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为p1,物块的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为F1;.现将此长方体物块水平放置在水中,它在水中的最终状态如图所示,物块的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为p2,物块的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差为F2.则p1______p2,F1______F2,(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8.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某种液体,待液体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这三个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选填字母);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______(选填字母)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ρ甲=ρ乙=ρ丙
其中______球(选填“甲”“乙”“丙”)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有一条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请画出木块受到浮力的示意图______;
20.一根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重G的木块相连,向容器内注水直至水面与木块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将出水口阀门打开,水缓缓流出。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出水口阀门打开后直至水流尽的过程中,弹簧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F变化的大致图像。(已知水木)
21.()如图,一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块未紧密贴合容器底部),请画出金属块受到力的示意图.
()小球重,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2.某物理社团的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A.B.C.D.E.
(1)从图中的A、B、C、D、E四幅图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现象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
(2)从图中的_______三幅图比较可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之后他们讨论既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不同,可以用这套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于是对弹簧测力计进行重新标度,将如图D所示的装置改成一个密度秤。通过分析可知,该密度秤的刻度应是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应不超过_______g/cm3。
23.明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实验时,提出如下几种猜想:
①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有关;
②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有关;
③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有关;
④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铁块缓缓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实验现象及数据可知:猜想______是正确的,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关系的是______;
(3)明明将重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是为了验证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由测得数据可得盐水密度为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五、计算题
24.如图甲所示,小明课余时间用弹簧测力计做浮力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实心圆柱体Q,圆柱体Q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容器壁接触,然后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上升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乙,g取10N/kg,不计水面的变化;
(1)圆柱体的重力为多少?
(2)圆柱体的底面积为多少?
(3)将物块P与圆柱体Q用细线连接放入装水容器内,二者恰好悬浮如图丙所示;如果物块P的体积为400cm3,则物块P的密度为多少?
25.一个小孩的体重350N,人的密度约为1.06×103kg/m3,小孩的头约占全身体积的,有一种救生衣,使孩子落水后始终能漏出水面,其密度为10kg/m3:
①求小孩的体积;
②求小孩头漏出水面时的浮力;
③求救生衣体积至少得为多少。
26.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体A,其上表面与细线相连,底部贴有压力传感器(不计质量与体积),连接电脑后可显示传感器所受压力的大小。图乙是某次将圆柱体A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匀速放入容器底部,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已知薄壁柱形容器的重力为1N,底面积为20cm2,圆柱体A浸入水中时底部始终与水平面相平,且容器中没有水溢出,求:
(1)t=1s时,A物体底部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多少?
(2)1s~2s的时间内,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3)第3s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C
6.A
7.D
8.D
9.B
10.C
11. 4.9 竖直向上 4.9×10-4
12. 9 6 300
13. = > < <
14. 2.5 0.8×103
15. 19 19 漂浮 0.95×103
16. 小于 小于
17. 大于 等于
18. C A 乙
19.
20.
21.
2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A、C和E 均匀 4
23. ② ③ D 液体密度 1.2×103
24.(1)2.0N;(2)4cm2;(3)0.6×103kg/m3
25.(1)0.033m3;(2)297N;(3)5.35×10-3 m3
26.(1)2000Pa;(2)0.1m/s;(3)7000Pa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培优(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①F1>F2;②F1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在足够高的容器底固定一轻质弹,弹簧原长10cm,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木块的边长为10cm,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如图所示,此时长度为6cm(已知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所受弹力的变化量为1N)。现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液体,当木块有1/2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在木块A正上放置一台金块B,静止时液面刚好浸没B,已知合金块的体积为150cm3,高为4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A的重力为4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放置合金块B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60Pa
D.合金块B的重力为13.25N
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乙中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将体积为200cm3的物体A放入水中时,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其重力之比为5:6;将体积相同的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了3N;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水=1.0103kg/m3,g=10N/kg)
A.物体A的重力为6N B.A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C.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D.物体B的密度为4103kg/m3
4.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放在乙的中央。若乙的边长是甲的2倍,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上下表面都处于水平位置,正方体乙漂浮且有的体积浸入水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1∶4
B.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3∶8
C.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4∶3
D.甲、乙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5∶12
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25cm2的薄壁柱形容器A放置在水平面上,正方体木块B静止在容器A底部中央,木块B重为6N,边长为10 cm,不吸水且质量分布均匀。缓慢向容器A里面加水直到容器底部对木块B的支持力刚好为零时停止加水,再将木块B沿竖直方向截取四分之一并取出(不计水的损失),待木块和水再次静止后,木块剩余部分仍保持原来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的体积为1350cm3
B.水面下降的高度为0.5cm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475Pa
D.木块剩余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Pa
6.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铝=2.7×103kg/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7.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清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②将其放入密度为0.9g/cm3的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是为了增大在测量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使读数更方便
B.若要A或B位置标示刻度0.9,则应该标示在A位置
C.若刻度A、B和刻度1.0都相差0.1g/cm3,则A、B距刻度1.0是等距的
D.若该密度计测某两种液体密度,液面正好在A、B位置,则密度计处于A刻度的那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
9.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深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质量为(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容器底部有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缓慢放水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金属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 )
A.随着放水时间的增加,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
B.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C.合金块的密度为
D.阀门未打开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二、填空题
10.小明一次实验时将一个装有部分水的平底薄壁试管,放入一个柱形盛水容器中,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一实心橡皮泥块放入试管内,橡皮泥块下沉并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后,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如图乙所示),则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比p甲______p乙,小明测量出容器的横截面积是试管横截面积的5倍,他很快就算出了放入的橡皮泥块密度为______kg/m3。
1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或某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氦气)从而获得较大的______升到空中的。(两空均选填“自身重力”或“浮力”)
12.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盛满煤油,另一个盛满水,把小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则小物块: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体积是______cm ;密度是______g/cm 。(煤油的密度是0.8×10 kg/m )
13.水平地面上放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正方体物块A的重为6N、边长为10cm,用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并浸没于水中,此时水深为30cm。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剪断细线,待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4.如图所示,甲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ρ水=1.0×103kg/m3。则mA∶m1=________;图丁中,“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5.如图所示,某冰块中有一小金属块,冰和金属块的总质量悬61g,将它们放在底面积为1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___________ Pa,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 kg/m3。( ρ冰= 0.9×103kg /m3)
16.如图所示,为某一校园厕所自动冲厕器的供水水箱,水箱顶部为一个压力传感器开关,A、B为两个配重的圆柱体用细线与压力传感器开关相连。已知:水箱底面积为,高。当压力传感器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时闭合,水泵从进水口向水箱注水;当拉力为4N时断开,停止注水。两相同圆柱体底面积,高,重为6N。要求水箱内储水量为200L时停止注水,当储水量剩余40L时开始注水。求满足上述条件下,上面绳子长度________cm和下面绳子长度_______cm。
三、作图题
17.两个高为0.1m外形完全相同圆柱体A、B,A密度为0.6g/cm3,B密度为2.7g/cm3,分别放置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水深为0.2 m,在甲图中画出放圆柱体A的容器中注水质量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在乙图中画出圆柱体B所受浮力F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
18.小明在做探究物体的上浮与下沉实验时,将盛水的烧杯放在斜面上,再将小球放到水中,小球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为小明记录下不完整的情景图,请在图中用细直线补画出烧杯中的水面位置,并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有一条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请画出木块受到浮力的示意图______;
四、实验题
20.某同学利用粗细均匀且透明的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的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已知:。这位同学的测量方法如下:
(1)如图甲所示,首先将正方体物块放入水中,物块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物块的重力,物块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6cm。
(2)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放在正方体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由此可知,与甲图相比,在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金属块系在物块下方,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在丙图中物块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和______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金属块的体积______乙、丙两图中正方体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之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则金属块的密度______。
2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如图所示,并记录了圆柱体在水中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图像。(已知,取)
(1)分析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
(4)若将该圆柱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所示),通过题中相关信息计算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22.小敏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a)、(b),物体A浸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2)比较(b)、(c)和(d)三组实验时,小敏和小华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小敏认为物体A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小华认为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你认为________的结论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比较(d)与(e)两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拓展】在上述实验中可以求得物体A的体积为________,(e)中所用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
五、计算题
23.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底面积为的足够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装了的水,现在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求:
(1)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3)物块刚好浸没时与没有放入物体前相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量;
(4)如果不计容器的质量,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且物体没有到达容器底部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4.“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将空心金属筒灌满水沉到水底,由潜水员下水,用钢缆把浮筒与沉船栓住。启动打捞船上的压气机,把空气压进筒中排出水,这些浮筒就会带着沉船一起浮到水面上。有一个正方体空心铝合金浮筒模型,如图所示。已知模型重8N,总体积为1000cm3,放入圆柱形容器中,漂浮于水面上。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模型底面积的2倍。(ρ合金=2×103kg/m3)求:
(1)模型受到的浮力多大?
(2)使模型悬浮在水中,需将容器中的水向空心部分注入多少N?
(3)模型充水悬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比容器中只有水时所受水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5.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的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A。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A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当h=5cm时,继续往容器中加入2kg的液体,待物块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Pa?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D
7.A
8.B
9.C
10. < 1.25×103
11. 自身重力 浮力
12. 1.8 200 0.9
13. 3000 2900
14. 3∶1 0.8×103
15. 60 7×103
16. 6 17
17.
18.
19.
20. 等于 小于 变大 变大 等于 等于
2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DE(或ADE) 9 5
22. 0.4 小华 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23.(1)10N;(2)2.5×103kg/m3;(3)200Pa;(4)1200Pa。
24.(1)8N;(2)2N;(3)500Pa
25.(1);(2);(3)1150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培优(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乙中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将体积为200cm3的物体A放入水中时,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其重力之比为5:6;将体积相同的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了3N;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水=1.0103kg/m3,g=10N/kg)
A.物体A的重力为6N B.A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C.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D.物体B的密度为4103kg/m3
2.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g/cm3)和石蜡(ρ蜡=0.9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上后,松木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和F2,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V木露和V蜡露。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V木露:V蜡露=5:1 B.F1>F2,V木露:V蜡露=5:4
C.F1<F2,V木露:V蜡露=5:2 D.F1= F2,V木露:V蜡露=5:2
3.体积相等的物体A、B、C浸入某种液体中,平衡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则( )
A.FA>FB>FC B.FA=FB>FC C.FA4.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实验丁中,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2N
D.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2N
5.水平桌面上分别放置一个装满液体的溢水杯和一个装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将a球放入烧杯中,a球在液体中下沉。再将与a球完全相同的b球放入溢水杯中,b球漂浮,溢出的液体全部流入烧杯中,a、b两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溢水杯中液体的密度
B.两球都静止后,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所受浮力
C.溢水杯中液体溢出后,溢水杯底所受液体压强变小
D.b球放入溢水杯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6.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7.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铝=2.7×103kg/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9.预计2019年通车的青山长江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
B.构件的重力为9.6×105N
C.构件的密度为3×103kg/m3
D.构件在如图④位置时,h为3m,则底部受到江水压强为2×104Pa
二、填空题
10.小明一次实验时将一个装有部分水的平底薄壁试管,放入一个柱形盛水容器中,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一实心橡皮泥块放入试管内,橡皮泥块下沉并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后,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如图乙所示),则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比p甲______p乙,小明测量出容器的横截面积是试管横截面积的5倍,他很快就算出了放入的橡皮泥块密度为______kg/m3。
11.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则船自身的重力为______N。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船与冰层接触面积为,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重为2N的圆柱形薄壁溢水杯,底面积为100cm2,溢水口距杯底7cm,内装有深度为5cm的水,则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N。将一重为3.2N、底面积为40cm 、高为10cm的圆柱形木块A缓慢放入溢水杯的水中,木块A静止后,与木块放入前相比,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为_______Pa。
13.如图所示,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实心铝球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铝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则铝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m3,铝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N。
1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有体积露出液面,则木块的密度为____kg/m3,木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若把木块沿虚线部分切去时,右侧木块将______(选填“上浮”“保持不动”或“下沉”)。
15.如图所示,某冰块中有一小金属块,冰和金属块的总质量悬61g,将它们放在底面积为1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___________ Pa,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 kg/m3。( ρ冰= 0.9×103kg /m3)
16.如图所示,A、B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物体。A、B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体恰好悬浮。剪断细线,A上浮,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此时A所受的重力______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线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70Pa,则水面高度变化了______m;如果B体积是A体积的,则B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三、作图题
17.()如图,一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块未紧密贴合容器底部),请画出金属块受到力的示意图.
()小球重,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18.小明在做探究物体的上浮与下沉实验时,将盛水的烧杯放在斜面上,再将小球放到水中,小球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为小明记录下不完整的情景图,请在图中用细直线补画出烧杯中的水面位置,并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的示意图。
19.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 (______) 。
四、实验题
20.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是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圆柱形物块、小桶和水“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过程情景,其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F1、F2、F3、F4。
(1)在实验操作前细心的明天同学指出:在情景甲中存在错误,该错误是溢水杯中水面______;
(2)纠正错误后,该探究实验的合理顺序为______(用甲、乙、丙、丁表示);
(3)在情景乙的测量中,溢水口还在溢水过程中,义正同学便急忙把小杯移开,开始测量小杯和溢出水的总重力,这样会导致测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4)在完成实验之后,陶子同学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用于测量密度的盐溶液,她思考之后建议:利用浮力来测量该液体的密度。经过组内一番讨论,仅增加了戊图(注意:戊图中是盐水,乙图中是水)所示情景,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5,则待测盐溶液的密度ρ液可表示为或,其中X=______(用F1、F5表示)。
21.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____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6)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g取10N/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小芳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五、计算题
2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______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
(4)若把上述液体倒干净后,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3m2、高为0.2m的圆柱形物块,且与容器底不密合,物块的密度为0.5×103kg/m3,取g=10N/kg。向容器内缓慢注水,使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时,求向容器内注入水的质量是______。
23.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1)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2700m3,求船自身的重力;
(2)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体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减小为900m3,船与冰层的接触面积为8m2,求此时船对冰层的压强。
24.有边长为的正方体木块A和未知边长的正方体石块B。已知。现把A放入盛有足够深的水的容器中,静止后有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
(1)求木块的密度;
(2)若把B轻放到A上,静止时A刚被浸没(如图乙所示),若B的密度, 求B的边长b;
(3)若把A、B用轻绳连接后,A上B下地送入水中被水浸没(如图丙所示),然后释放。请分析释放后它们上浮还是下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D
6.D
7.A
8.D
9.C
10.< 1.25×103
11.
12.5 240
13.3.4 2
14.0.6×103 6N 保持不动
15.60 7×103
16.等于
17.
18.
19.
20.没有与溢水口相平 丁、甲、乙、丙 偏小
21.3.8 1.4 A、D 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A 能 2.7×103 ρ水
22.1g/cm3 103 Pa 1.32×103Pa 0.3kg
23.(1)2.7×107N;(2)2.25×106Pa
24.(1)0.8×103kg/m3;(2)a;(3)上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浮力与升力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培优(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有同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A、B两物体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B.物体B的密度可能大于物体A的密度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甲、乙两杯中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相等
2.将铝块和木块粘在一起,将木块朝下放入水中,铝块和木块漂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木块体积的一半(如图甲)。 将铝块朝下放入水中(如图乙),静止时,则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甲图的相比(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浮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F甲浮>F乙浮 F甲4.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只有水,(b)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只鸭子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两只鸭子排开水的质量相同
C.(c)中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大
D.这三种情况下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一样大
6.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A、B、C是三个相同的长方体,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FA=FB=FC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8.圆柱形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A、B体积相等,并被一根轻绳连接起来放入容器内。缓慢向其中加水,当A有 体积露出水面时,如图甲所示,B对容器底压力恰好为0,容器内水深为40cm;图乙表示整个过程中A所受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长度为10cm
B.A的重力为100N
C.当水深为40cm时,绳子拉力为20N
D.当水深为10cm时,B对容器底压强为6000Pa
9.如图所示,某装有水的容器中漂浮着一块冰,在水的表面上又覆盖着一层油。已知水面高度,油面高度为,则当冰熔化之后( )
A.水面高度升高,油面高度升高 B.水面高度升高,油面高度降低
C.水面高度降低,油面高度升高 D.水面高度降低,油面高度降低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足够高,容器内放有一个重为4N的实心正方体A,高hA=10cm,A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根10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深18cm,细绳对A的拉力为___________N。圆柱体B的重力为5N,底面积SB=50cm2,高hB=8cm。先将B竖直放在A的中央,待A、B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再将B取下来放入水中沉底,A、B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p1与p2的差值为___________(整个过程A始终保持竖直)。
11.如图(a)所示,物体A重为,体积为。如图(b)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重为、底面积为S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容器内盛有重为的水。
(1)若用绳子吊着物体A,将三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比值为___________。
(2)若剪断绳子后,物体A下沉至容器底部且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比值为___________。
12.小明一次实验时将一个装有部分水的平底薄壁试管,放入一个柱形盛水容器中,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一实心橡皮泥块放入试管内,橡皮泥块下沉并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后,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如图乙所示),则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比p甲______p乙,小明测量出容器的横截面积是试管横截面积的5倍,他很快就算出了放入的橡皮泥块密度为______kg/m3。
13.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则船自身的重力为______N。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船与冰层接触面积为,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______Pa。(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4.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另一密度为0.5×103kg/m3、质量为75g的圆柱形物体A竖直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p1,则物体A的体积为_____m3, p1为______Pa;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150cm2、内装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当把物体A竖直放入容器中,并用细针将它压到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A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 p2,已知 p1︰ p2=5︰6,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g取10N/kg)。
15.如图所示,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木球和铜球的密度关系为ρ木<ρ酒精<ρ水<ρ铜,将木球放入水中、铜球放入酒精中(无液体溢出)。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甲______p乙,木球和铜球所受浮力关系F木______F铜。(大于/等于/小于)
16.水平地面上放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正方体物块A的重为6N、边长为10cm,用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并浸没于水中,此时水深为30cm。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剪断细线,待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17.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物体浸入水中,当物体体积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当物体体积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物体静止在水中时处于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此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 N(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
三、作图题
18.将一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 (______) 。
19.()如图,一金属块沉入水底(金属块未紧密贴合容器底部),请画出金属块受到力的示意图.
()小球重,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0.两个高为0.1m外形完全相同圆柱体A、B,A密度为0.6g/cm3,B密度为2.7g/cm3,分别放置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水深为0.2 m,在甲图中画出放圆柱体A的容器中注水质量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在乙图中画出圆柱体B所受浮力F与水深度h的大致关系图像。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小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
(1)由乙、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2)若F1、F2、F3、F4之间满足关系:______,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由乙、丙两图可算出石块密度为:ρ石=______。(用字母F2、F3、ρ水表示)
22.小雨探究“圆锥形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由图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与物体没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图步骤A、______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kg/m3,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如果在步骤E中不小心使物体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部有力的作用,则所测液体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锥形物体从底部刚好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没入水中,描绘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锥形物体的浸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与如图中相符合的是______。
A. B. C. D.
(6)小雨继续探究,如图中步骤F所示,圆锥形物体底部距离烧杯底部为2cm,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空烧杯内加水,当所加水使圆锥形物体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共向烧杯中加入______g的水。(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烧杯底面积为300cm2)
五、计算题
23.如图所示内底面积为500cm2的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手持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边长10cm,密度为800kg/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塑料块,塑料块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向容器内缓慢加水,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时停止加水,情况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弹簧受到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长度就增加1cm,塑料块不吸水。(g=10N/kg)求:
(1)如图乙所示,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从图甲到图乙,加入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3)将如图乙所示塑料块浸在水中部分的下面一部分切去(切去部分为浸在水中体积的一半),塑料块最终静止后,其上表面相对于图乙所在位置移动的距离为多少厘米?
24.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块上。已知物块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5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此时水深30cm。
(1)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2)该物块的密度;
(3)打开出水口,缓慢放水,当弹簧恢复原状时,关闭出水口。求放水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25.如图甲,边长为10cm,密度为0.4g/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重力为10N,底面积为200cm2,高为26cm的薄壁形容器中。底面积50cm2,高为12cm,重为14N的长方体B,通过一根轻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正方体A慢慢上浮至与长方体B粘合在一起。当液体深度为25cm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3000Pa,且正方体A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
(2)乙图中,轻质细线对长方体B的拉力大小;
(3)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的细线,待AB这个整体静止后相较于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D
6.D
7.D
8.C
9.B
10.4 50
11.1∶1 0.8
12.< 1.25×103
13.
14.1.5×10-4 75 0.9×103
15.小于 小于
16.3000 2900
17.漂浮 5.4
18.
19.
20.
21.F2-F3 F2-F3=F4-F1 ρ水
22.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DE 4×103 0.8×103 偏大 B 1400
23.(1)800cm3;(2)7.2kg;(3)0.4cm
24.(1)10N;(2)0.5×103kg/m3;(3)1.0×103Pa
25.(1);(2)8.4N;(3)62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