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每年( )为全国爱耳日。
A.3月3日 B.3月4日 C.3月5日
2.中午时大树的影子在( )。
A.南面 B.北面 C.西面
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更高的是( )。
A.把橡皮筋拉得松一点
B.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
C.拨动橡皮筋时所用的力大一些
4.地球的表面大部分都是( )。
A.陆地 B.海洋 C.湖泊
5.吸气、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器官是( )。
A.咽 B.支气管 C.食管 D.肺
6.首次实现人们登上月球的梦想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二、填空题
7.月相的变化是会重复出现的,这就形成了月相变化的__________。
8.牛的叫声________,鸟的叫声________。(选填“高”或“低”)
9.音量的大小是由物体_______的大小决定的。
10.上午8时,阳光下一个木桩的影子朝向_________,4个小时后影子朝向_________。
11.行进中的光被___________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2.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______)
13.进入人体的氧气能从肺部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带到全身。(______)
14.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准确测绘出海岸线在每个“小格子”中的确切位置。(______)
15.小肠的一端与大肠连接,另一端与肛门相通。(______)
16.在一个月里,不同夜晚的月相是不同的。(______)
四、连线题
17.把下列月相与其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五、排序题
18.请根据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一排:_____。
①伽利略和他的望远镜
②人类登上月球
③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④古人观月记录
六、简答题
19.噪声控制的方式有哪些?
20.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关系?
七、实验题
21.实验过程:收集两袋气体,一袋是空气,一袋是人呼出的气体。分别往两个杯中倒人大半杯澄清的石灰水,向一个杯子中注入人呼出的气体,向另一个杯子中注入空气。
实验现象:注入人呼出的气体的石灰水变_______,注入空气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呼吸前比呼吸后,气体中的_____________比原来增多了。
八、综合题
22.小亮同学在探究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小亮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竞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瓶内的空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强”或“弱”),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2.根据手机铃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再通过______得出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亮在探究活动中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C
6.A
7.规律
8.低 高
9.振动幅度
10.西 北
11.阻挡 阴影
12.√
13.√
14.√
15.×
16.√
17.
18.④①③②
19.1.对噪声源进行改造或者隔音。2.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隔声或者吸声。3.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噪声防护。
20.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21.浑浊 没有变化 二氧化碳
22.弱 ①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推理 EADC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