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一、杠杆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B. 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支点的两侧
C.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 杠杆的长度一定是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2. 如图所示的杠杆 处于平衡状态, 点为杠杆的支点,则力 的力臂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 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 ,使杆从 位置匀速转到 位置的过程中,力 的大小将
A. 一直是变大的 B. 一直是变小的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4.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 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A. B. C. D.
5. 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能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如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A. B.
C. D.
6. 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省力杠杆
B. 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 杠杆 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 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7. 校工用如下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省力 B. 减小阻力臂,省力
C. 增大动力臂,方便 D. 减小动力臂,方便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8. 如图所示, 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重物 和力 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且平衡。如果用力 代替力 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三、填空题(共1小题;共6分)
9. 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的杠杆是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
四、实验题(共1小题;共12分)
10.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 调。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五、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11. 如图所示,画出力 的力臂及杠杆的阻力示意图。
12. 如图所示,轻质曲形杠杆 在动力 的作用下可绕 点顺时针转动,请在杠杆上画出阻碍其转动的最小阻力 及其力臂 的示意图。
六、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13. 如图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 可绕 点(螺母)转动, , , ,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 的重力为 。
(2)松开螺母保持 不动,使 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 点转动的杠杆 ( 点对应 点),保持 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 应该移动到 。
A. 点处
B.①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杠杆指的是能够绕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该固定点称之为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故A正确;
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在支点的两侧或者在支点的同一侧,都有可能能使杠杆平衡,故B错误;
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垂直时,力臂在杠杆上;而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不在杆上,故C错误;
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与杠杆垂直时,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当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与杠杆不垂直时,杠杆的长度不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故D错误。
2. C
【解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既要过支点 ,还要与力的作用线垂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只有 ,所以C正确。
3. C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分析,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也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当杠杆从水平位置拉到最终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所以动力变小。故 先变大后变小。故选 C。
4. C
【解析】【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 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解析】解:在 点施力 ,由于阻力竖直向下,因此动力 方向向上,并且当 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即 最小。
故选:。
【点评】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要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从而做出最长的力臂。
5. D
6. A
7. B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把树枝向轴靠近时,阻力臂 减小,则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减小,同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 也减小,由于手的位置不变,即动力臂 不变,则动力 减小,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减小阻力臂,省力,所以选 B。
第二部分
8. B, D
第三部分
9. 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第四部分
10. (1) 右
【解析】杠杆右左端下沉,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 不能;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3) 左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杠杆一个小格代表 ,
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
杠杆的左端:,
杠杆的右端:,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
(4) 变大;其力臂变小
【解析】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 ,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 ,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第五部分
11.
【解析】先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画出阻力,然后画出动力 的作用线,从支点分别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就是动力臂,如图所示:
12.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 可知,在动力跟动力臂的乘积定时,阻力臂越长,阻力越小;图中支点在 点,因此 作为阻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
第六部分
13. (1)
(2) C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一、杠杆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共16分)
1. 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条,支点在中点时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左端锯下全长的 ,并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此时木条的平衡情况是
A. 仍保持平衡 B. 右端下沉 C. 左端下沉 D. 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3. 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4. 如图所示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忽略不计。 长为 厘米, 长为 厘米,物体重力 为 牛,力 沿竖直向下作用,则力 的大小为
A. 牛 B. 牛 C. 牛 D. 牛
二、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5. 小李同学进行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调节杠杆时,他可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的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 。
(2)如图(乙)所示,在左侧 格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 牛,现有一弹簧测力计,竖直作用于杠杆上,已知其示数为 牛,杠杆的水平位置平衡,则其作用于 点。
(3)本实验的结论是: 。
三、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6. 如图,在杠杆 上挂了一个重为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7.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悬挂在轻质杠杆的 端,物体 悬挂在 端,杠杆水平平衡。已知:,物体 所受重力 ,物体 所受重力 ,物体 的底面积 。求:
(1)水平桌面对物体 的支持力 ;
(2)物体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26分)
8. 指出以下几种情况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人推车向前走,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桌上放着墨水瓶,墨水瓶压桌子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3)磁铁吸引软铁,磁铁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9.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为支点, 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 的力臂 ;
(2)钓鱼竿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A
【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为 ,一个格为 ,
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现在在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后,左边 ,右边 ,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左端下降。
4. C
第二部分
5. (1) 左;平衡螺母;便于测量力臂
【解析】由图示右端下沉,说明杠杆右边较重,两端螺母应向左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 或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得:,解得:;所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其作用于 点或者 点;
(3)
【解析】杠杆平衡条件:,即 。
第三部分
6.
【解析】连接 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答图所示的 。
第四部分
7. (1)
【解析】以杠杆为研究对象,设 端所受拉力为 , 端所受拉力为 。杠杆以 点为支点恰好平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
根据题意知 ,,
故 ,
以物体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故 。
(2)
【解析】。
第五部分
8. (1) 人;车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本身也是受力物体。
(2) 墨水瓶;桌子
(3) 软铁;磁铁
9. (1)
【解析】找到支点 及 的作用线,从支点开始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出力臂,如图所示:
(2) 费力
【解析】钓鱼竿在使用的过程中手移动的距离小于鱼移动的距离,并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距离。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