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知识+全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知识+全练)(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06:48:22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 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2. 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 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 ;将蜡烛移到距透镜光心 厘米处时,应调节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 从侧面看鱼缸中的金鱼,发现金鱼“变大”了,这是因为鱼缸相当于一个 透镜,看到的金鱼是放大了的 像(选填“实”或“虚”)。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32分)
4.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泽选择了一块焦距为 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
(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髙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 。
(2)当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移至图甲所示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若把点燃的蜡烛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细心的小泽发现实验时间一长,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为了使这次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
5. 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 和 ,焦距分别为 、 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计划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 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 、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 、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③将发光物体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保持发光体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将透镜更换为焦距为 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
(2)请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
(3)小华改正问题后,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调节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 上,使得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 ;
(2)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 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发现: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厘米,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厘米;B、 厘米;C 、 厘米;D 、 厘米
(4)另一位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以找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这一实验现象的只有 B。
第二部分
2. ;靠近;倒立;缩小
【解析】已知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物距为 ,所以凸透镜焦距为
当蜡烛在距凸透镜 处时,则有
所以有
故应调节光屏靠近透镜。
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 凸;虚
【解析】因为装有水的圆形鱼缸,中间比边缘厚,因此圆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当金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就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三部分
4. (1) 同一高度
【解析】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能;右;放大;投影仪;左
【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由图甲可知,此时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的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此时光屏上能够成像;
若把点燃的蜡烛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刻度时,此时蜡烛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在二倍焦距之外,即 刻度线右侧,应向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此时物距变大,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距变小,光屏上成的像会向左偏。
(3) 上
5. (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解析】小华计划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 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是否有关”,自变量应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2) 将步骤④改为:保持凸透镜焦距不变,将发光物体 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 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解析】实验时应改变发光物体 到凸透镜的距离。
(3) 如表所示
【解析】设计的表格应反映出实验次数、物距 、像的高度 。
6. (1) 直线,中央
【解析】利用“三心一线”,使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上。
(2) 增大,变大
【解析】当物距大于 倍焦距,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即像到透镜的距离增大,同时像变大。
(3) C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当物距为 时,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则 ,通过排除判断,则焦距为 。
(4) 物体放在焦点或焦点以内
【解析】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原因:①三心不在同一直线,②物体放在焦点或焦点以内。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 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 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 若将蜡烛从光具座 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
2.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 蜡烛在距透镜 倍焦距以内
C.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 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二、双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3.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清晰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B. C. D.
三、填空题(共2小题;共12分)
4. 如图所示是一款“熊出没”的手指投影灯玩具,调节它到墙壁的距离,墙上会出现清晰的卡通图象,该像相对于物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5.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置于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 、 、 、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 点时,屏上出现最大的像;当蜡烛位于 点时,屏上清晰的像距凸透镜最近:当蜡烛位于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四、实验题(共2小题;共22分)
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1)摆放顺序: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活动可以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 当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 立的实像;
② 当 时,像的大小比物体 ;
③ 当 时,像的大小比物体 ;
④ 当 时,像的大小与物体 ;
⑤ 当 时,在凸透镜的 侧形成正立的、 的虚像。
7. 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 。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像的大小将变 。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处于 和 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故A选项错误。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刻度处时,物距等于 ,物距小于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选项错误。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刻度处时,物距等于 ,物距等于 倍焦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选项正确。将蜡烛从光具座 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根据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故D选项错误。
2. D
【解析】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C错误;把蜡烛靠近透镜,物距减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即光屏应远离透镜,故D正确。
第二部分
3. A,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当物距为 时,凸透镜成倒立清晰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 ,故AB正确,CD错误。
第三部分
4. 倒立;放大;实像
【解析】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 ;;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物体在 倍焦距和 倍焦距之间,由图可知, 、 点正好在 倍焦距和 倍焦距之间,所以当蜡烛位于 、 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
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在 点时,物体更近,成的像更大;
当蜡烛位于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当蜡烛位于 点时,在 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当蜡烛位于 点时,屏上清晰的像距凸透镜最近.
第四部分
6. (1) 同一高度
(2) ① 倒
② 小
③ 大
④ 等大
⑤ 同;放大
7. (1)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 左;小
【解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调节,此时像的大小比之前的像要小些。
(3) 沿水平且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解析】沿水平且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可验证小亮的观点。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