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四、眼睛和眼镜 全练
一、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 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 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 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矫正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 矫正远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能不断地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弥补人类自身的缺陷,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现在流行一种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方法中哪种是医院可能采用的
A. 利用手术把晶状体加厚,从而改变它的折光能力
B. 利用手术把一个很薄的近视眼镜片放人眼中,就像隐形眼镜那样
C. 利用手术改变睫状体的收缩放松能力,从而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
D. 利用手术把晶状体磨薄,改变它的折光能力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6分)
4. 如图甲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 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像.用眼不卫生会造成眼睛的缺陷,如图乙所示为的近视眼的成像光路,矫正它应配戴 透镜制作的镜片.
5. 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可知,这个人的眼睛是 眼,需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 小华将一支新的 铅笔放在某眼镜的后面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情形如图所示,则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它对光线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该眼镜所矫正的是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A
3. D
【解析】利用手术只能把晶状体磨薄,减弱它的折光能力,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第二部分
4. 凸透镜;实;凹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5. 远视;凸透
6. 凸;会聚;远视
【解析】由题意可知,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该镜片是凸透镜,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
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第1页(共1 页)北师大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四、眼睛和眼镜 知识
一、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 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 、初中生为 、高中生为 ,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 度的趋势。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引起家长及社会高度关注。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 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B. 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D. 远视眼看物体时,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6分)
3. 人观察物体时,视角越大,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 (填“大”或“小”),且越 (填“清楚”或“模糊”)。
4.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 和 ,调整 和 的高度,使它们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 。
5.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 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6.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 ,折光能力 ,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视网膜上得到的是一个 。近视眼要用由 制成的近视眼镜来做矫正。
7. 如图所示,来自物点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 :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 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 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
8. 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远点在 ,近点在大约 处。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4分)
9. 如图所示,将一张纸平铺于阳光下的地上,取一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于纸上一点,照射一会儿:
(1)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把一根火柴放在这点照射,结果会怎样
(2)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当瓶中进入雨水后,还有可能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10. 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C
【解析】由图知,A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A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C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B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丙图表示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D图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图。故选AC.
2. A, C
【解析】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A正确、B错误。由于远视眼的晶状体过薄,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近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故远视眼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选项C正确、D错误。
第二部分
3. 大;清楚
【解析】如图所示:视角越大,即物体 离人眼越近时, 在视网膜上对应的像 就越大,也就是说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大。就好比一座山,你站在山脚下,则山看起来很大,离山十分远则山看起来很小。又因为近处的物体射入眼睛的光线较多,所以我们看起来会更清晰些。
4. 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光屏;高度;中心
5. 前;凹透镜。
【解析】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6. 太厚;太强;太长;光斑;凹透镜
7. 左;远;凸
【解析】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体 ,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
同时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8. ;无限远; ;小;大
第三部分
9. (1) 会出现一个亮斑;过一会火柴会燃烧起来。
(2) 引起森林火灾。
第四部分
10.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纸间距离,在纸上形成一个亮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到凸透镜间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