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7 19: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罐和铁罐
一、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做不到的。他们一般是较多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光看到别人的短处,容易骄傲自满。让学生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在以前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做得也不太好,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技能目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像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童话故事,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读他们的故事,会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二、初读,感知全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1)生字我会读:陶 懦 辩 恼 怒 耻 逝 殿 掘 朴 素 谦 虚 嘴 吵 感 荒 捧 值 受 (指名读正音,齐读,同桌读,老师指读,开火车读,组词。)注意:“耻、逝”是翘舌音,“素”是平舌音。“懦 、恼、怒”声母都是n。
(2)词语我会读:
骄傲 傲慢 谦虚 神气 恼怒 理会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奚落  懦弱 轻蔑 争辩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3)书写生字:陶 谦 虚 嘴 恼 怒 吵 感 荒 捧 朴 素 值 受
①形近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比如:恼和脑、捧和棒、朴和扑、受和爱、吵和沙、陶和淘。
②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易写错的字,如“荒”的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写成“”;“植”右边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素”中间部分是“幺”,不要少写一点;“感”右上方不要少写一点。
3.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1)生字我会读:陶 懦 辩 恼 怒 耻 逝 殿 掘 朴 素 谦 虚 嘴 吵 感 荒 捧 值 受
(2)词语我会读:
骄傲 傲慢 谦虚 神气 恼怒 理会 荒凉 惊讶 光洁 朴素 价值 兴奋 奚落  懦弱 轻蔑 争辩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找出表示神态的词语,圈出来。
4、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板书:  谦虚    傲慢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加上动作朗读,体会人物内心)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课文的题目是——《陶罐和铁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了解了关于陶罐和铁罐的哪些内容呢?谁来说说我知道了_____。
板书: 陶罐:谦虚 铁罐:傲慢
3你非常会学习。时光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那么又经过许多年代以后,究竟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下面大家自己大声读一读课文的11—17段,在课文中画一画,哪一段写了陶罐的结局,哪一段写了铁罐的结局。思考:陶罐和铁罐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学习11—17段。
1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现在的陶罐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第14段:人们捧起陶罐……美观。
板书:光洁、朴素、美观
3那么现在的铁罐现在怎么样了呢?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谁来说?
第17段:人们立即动手……没见到。
“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用一个词来形容是——“无影无踪”
板书:无影无踪
4这就是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故事是怎样发展的,以及它们的结局。同学们,如果把这个故事改写成一个剧本,你认为这个故事写几幕比较合适呢?
5两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幕怎样安排比较合适。
第一幕 时间:古时候 地点:国王的御厨里 人物:陶罐和铁罐
第二幕 时间:现代 地点:荒凉的场地上 人物:陶罐和人们
6第一幕的内容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我们来看看第二幕的内容。
出示:“哟,这里有一个罐子!”谁来读一下?点名读
这句话应该读出的语气是?惊讶。出示:一个人惊讶地说。
开火车读:“哟,这里有一个罐子!”
7接着读,出示“真的,一个陶罐!”这句话是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说的,我们也要高兴地叫起来。再来读一读“真的,一个陶罐!”
8师生配合读,老师来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老师:“哟,这里有一个罐子!”生:“真的,一个陶罐!”
9棒极了,这么精美的罐子,在地里埋了千万年,是何其珍贵啊,所以有一个人马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出示 第15段:“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10“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这句话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11想象一下,现在人们挖出这么珍贵的古代的罐子,还会不会用它来装东西?用它来做什么?(放进博物馆供人们参观、珍藏)
12是啊,现在的陶罐可真是了不起啊,现在就让把人们发现陶罐的那种惊喜读出来。分角色读,只读对话,不读旁白。一位读12段第一个发现陶罐的人说的话。第二个同学读15段称赞陶罐的话。其他同学读13段人们高兴地叫起来的话,明白了吗?(只读对话,不读旁白。大家要配合好)
13大家配合地非常好,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陶罐在地下埋了很多年,它一出土,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高兴、开心、兴奋……)
14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是——“兴奋”,我们来看看陶罐被挖掘出来后,它说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第16段?
出示:“谢谢你们……够受了。”
15之前它们在一个橱柜里的时候,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现在,陶罐被人们发现了,陶罐还不忘自己的兄弟铁罐,从陶罐的这一段话里你感受到了陶罐什么品质?(宽容、大度……)
16再读一读16段。
17人们马上去找铁罐了,可是结果怎样?
齐读17段:人们……没见到。
想一想,为什么铁罐不见了呢?它去哪里了?
18这就是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我相信课文学到这,我们已经对这个故事非常深刻了。那么现在我想让你们用精彩的朗读,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谁愿意来?
19分角色(可以有家长参与):①陶罐 ②铁罐 ③12段第一个发现陶罐的人 ④15段夸赞陶罐有价值的那个人 ⑥旁白 ⑤13段 其他的人说的话 大家一起读
20请陶罐和铁罐的扮演者带书上讲台。发陶罐和铁罐的头饰戴上,可以加上合适的动作和表情。(从第一段开始表演)
21你们的朗读和表演非常精彩。把掌声送给每个同学自己。故事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铁罐已经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物。
22此时此刻,①你想对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对自己说些什么呢?②小组讨论: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①讨论 ②点名说自己的收获、感悟。③家长、学生相互说说各自的长处。
23师总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4老师在这里也有几条金玉良言,送给大家: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四、板书设计:
26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6、作业
1《同步》《全练》
2预习下一课。
参考资料:
   1.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2.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3.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
   4.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5.恼怒:气恼,发怒。如:十分恼怒。
   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
   7.和睦相处:相处得好,不争吵。
   8.羞耻:不光彩,不体面。如:不知羞耻。
   9.理会:理睬。如:谁也没理会他。
   10.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如:岁月流逝。
   11.覆灭:全部被消灭。如:全军覆灭。
   12.覆盖:遮盖。如:覆盖上积雪。
   13.渣滓: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14.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
近义词:骄傲--高傲 谦虚--谦逊 懦弱--软弱
    轻蔑--轻视 确实--实在 争辩--分辩
    恼怒--发怒 羞耻--差辱 理会--理睬
    流逝--消逝 覆灭--消灭 倒塌--坍塌
    惊讶--惊异 朴素--质朴 兴奋--激动
反义词:骄傲--谦虚 懦弱--坚强 羞耻--光彩
    傲慢--谦恭 朴素--奢华 兴奋--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