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祖先的摇篮 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祖先的摇篮 课件(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6 1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下册
23 祖先的摇篮
第一阶:我爱识字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会认字
祖先 蔷薇 掏出
逗笑 逮住 回忆

dǎi
qiáng wēi
tāo

dòu
蔷薇
识字提纲
1.识记生字。
形声:祖 啊 浓 蓝 摘 掏 赛 忆会意:望
2.写字。
识字方法
偏旁归类
蔷薇




换一换
萄-艹+扌=掏
墙-土+艹=蔷
多音字

(dǎi)
逮住
(dài)
逮捕
辨析:
表示“捉,捕,用于口语”时,读dǎi,如,逮老鼠;表示“到,及”“逮捕,捉拿”时,读dài,如,逮捕、力有未逮。
易读错
“祖、赛”是平舌音;
“摘”是翘舌音;
“浓”读nóng,不要读成néng;
“逮”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dǎi。
会写字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礻”窄“且”宽,顶部“礻”高,底部“且”高。“且”的首笔竖在竖中线右侧,最后一笔横穿插到“礻”的点的下边。
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氵”窄“农”宽,顶部“氵”低,底部“农”低。“氵 ”第二点偏左,在横中线上;“农”末笔捺要写得舒展。
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月”的撇穿过横中线,穿插到“亡”的竖提的下侧;“王”居下居中,三横长短不一,竖笔写在竖中线上。
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艹”“皿”宽,“艹”窄。“艹 ”居上居中;“艹”右竖长,右边的点从横中线起笔,“皿”居下居中,末笔横要长于“艹”的横。
书写指导
重难点字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宀”扁,居上居中,点在竖中线上;“宀”的三个横画中,第三横要写得长些,撇捺起笔不相交,盖下;“贝”居下居中,末笔是点。
易写错
“祖”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忆”右边是“乙”,不要写成“己”。
词语听写
祖先 浓绿 蓝天 赛跑
回忆 原始 意思 野果
野兔 摘抄 掏心 一望无边
近义词
捉—逮    原始—古老     遮住—挡住  美好—美妙
遥远—久远  回忆—回想 
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苍苍茫茫—无边无际
反义词
浓—淡   原始—现代   美好—丑陋 回忆—展望
第二阶:我会阅读
学习内容
1.理解词语。
2.理解内容: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祖先的摇篮很有意思?
[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未开化的。
[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树荫]树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回忆]回想。
[遥远]很远。
词语解释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1.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第二、三小节: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
3.第四小节:回到现实,发出慨叹。
课文解读
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原始森林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像摇篮?
结构导图
共同点
婴儿在摇篮里睡觉、生活
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居住
感觉
安全、
快乐
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有意思呢?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摇篮本来是小小的,而祖先的摇篮竟然是那么大的原始森林。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课文解读
第一小节
比作
  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比喻句,生动地说明了人类的祖先曾在这个绿色的“摇篮”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课文解读
读课文第二小节,说说我们的祖先曾在“摇篮”做过什么。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课文解读
第二小节
动词运用准确
  “可曾”是我们对祖先的猜测。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从事的活动
扩词
摘葡萄
摘苹果
掏书包
掏口袋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品 词
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
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掏:
把手伸进鸟窝中,所以用“掏”。
  “掏”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解 句
  掏鹊蛋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可作者为什么还猜想我们的祖先掏鹊蛋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最原始的简单生活,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通过采野果和掏鹊蛋等方式来维持生存,作者的这种猜想符合当时的生存现状。而现在我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生活资源,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课文解读
读课文第三小节,说说那时候孩子们可曾在“摇篮”做过什么。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课文解读
第三小节
  两个疑问句,是对祖先生活的幻想,充满童趣。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几个动词,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淘气的特点。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说一说:这些对祖先和孩子们在森林中活动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祖先的生活很快乐,人与自然相处很和谐。
课文解读
第四小节
  指时间久远。祖先那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指祖先的生活是自在、悠闲的,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赐。
  “啊”字抒发了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歌颂和赞叹。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首尾照应
和谐共处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该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树木和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爱护树木和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结构层次
祖先的摇篮
爷爷说
总述
森林孕
育祖先
回忆美
好遥远
原始森林 祖先的摇篮
想象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想象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回忆
总结
原始森林 祖先的摇篮
主要内容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用__________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儿童的眼光
祖先生活
人类祖先的摇篮
赞美、向往之情
第三阶:我想试试
学习内容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
 保护森林的广告语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
老师来指导
这首散文诗语言生动活泼天真有趣。朗读时要通过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首先要读好问句。“我想——”“想”字语音稍稍延长些,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可曾”读出猜想、疑问的语气。其次要读好感叹句。“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朗读时应带着惊奇、赞叹的感觉。
课后习题1
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
答案供参考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提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课后习题2
2.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老师来指导
本题是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训练。首先要反复诵读第2、3小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合理想象一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如,看朝阳、赏星星等;最后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课后习题2
2.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答案供参考
我想一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下看枫叶,采蘑菇?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蝴蝶嬉戏,听小鸟唱歌?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看蜘蛛吐丝,看蚂蚁搬家吗?也在这里捡松果,捕蝴蝶吗?
课后习题3
老师来指导
这九个短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动词,要重读,并注意字的读音。“摘”“捉”
“赏”“数”都是翘舌音;“采”是平舌音;“逮”“看”“数”是多音字,也要读准字音。这三组短语,第一行加点的字后面接的是食物名称,第二行加点的字后面接的是动物名称,第三行加点的字后面接的是景物名称。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点的动词跟后面的词语是如何搭配的,并想一想这些动词是否可以随意换成其他的动词,进而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最后在诵读中进行积累。
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
课后习题3
答案供参考
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
我想试试
保护森林的广告语
让呼吸在绿色中流畅,让土地在根系间凝聚!
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会吃了你。
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人人当好护林员,保护绿色大家园。
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